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洪 《当代党员》2007,(10):8-9
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06.3万人,其中一半以上转移到市外务工经商,达361.5万人;市内转移344.8万人,占48.8%。  相似文献   

2.
竺光 《奋斗》2007,(2):48-4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全国农村有劳动力4.9亿以上,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据农业部调查监测,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已达1.149亿。比上年增加670万人。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在400万左右,年增长速度为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浪潮和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已成为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占国 《奋斗》2006,(9):14-15
近年来,黑龙江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省共转移农村劳动力402万人,比上年增长10.6%;劳务收入达到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今年上半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向省外转移102万人,向境外转移1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今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已把强化村级就业服务功能、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人,使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5.
略论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 《发展论坛》2003,(11):48-50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点,事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我省农村人口基数大,占总人口的70%以上,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需求。据有关部门调查估算,全省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约有700多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9.2%。这种状况极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农村社会稳定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并对此加以科学的引导和管理,对促进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取得很大成就,仅1998年至2002年期间累计劳务输出482万人次,年均96.4万人次,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21%。然而,由于贵州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据2000年的统计,贵州农村劳动力总数1599.08万人,其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1305.28万人,在二、三产业就业的267.6万人。全省现有耕地面积2765.22万亩,根据贵州目前的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07,(7):29-29
近年来,我市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基本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的工作体系。全市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06万人,城镇化率由直辖初的29.5%提高到46.7%;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5.8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兵团党校学报》2010,(3):31-31
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8日听取国务院关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保障农民工权益工作情况的报告。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人以上,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突出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天津支部生活》2006,(3):58-59
15件实事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决定2006年为农民办15件实事。其中包括:1.为1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2.培育20万农业科技示范户。示范户农产品产量和综合收入比前3年平均水平增长10%以上,示范户单位农产品产量节本100k以上。3.以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产粮大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为重点,实现3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培养1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到今年底,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人左右。在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三碰头”,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安国之策。  相似文献   

11.
开县是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151万,其中农业人口136万,而全县耕地面积只有100万亩,人均不足0.8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44万。近10年来,开县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12.
“组团帮扶”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已经推行了9年时间,9年间,龙泉驿区先后从区级机关派出帮扶干部828名,投入帮扶资金5.05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帮助被帮扶镇乡农民年均增收550元,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扩大农民就业,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效率。如何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和发展要求,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转向非农行业等资源配置效率高的地域和行业,这是我们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从目前看,宁夏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低,劳动力素质低,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比重不高,转移到本乡以外的劳动力更少。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达225.23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55.3%。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劳动力占16.4%,小学占30.5%,初中占42.1%,高中以上占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务经济是指农村劳动力利用自身体力和智力以及有限资金在家庭以外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湖南是一个中部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劳务经济的现状、特征、问题及对策,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状及特征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有3680多万人,其中未从业的劳动力资源780多万人,减去其中约150万学生(已进入劳动力年龄),实际剩余劳动力630万人,加上可从农林牧渔业中调出的富余劳动力,我省农村能转移的劳动力有160…  相似文献   

15.
杜保国 《奋斗》2007,(2):50-51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许多难点与问题,主要是农业内部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较小。农业外部对劳动力的拉力较弱,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劳务中介组织的发育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基础教育体制以及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必须努力拓展打工领域,做大做强打工经济。  相似文献   

16.
海东地区现有总人口154万,其中农村人口132万,占全区总人口的85%;全区共有农村劳动力67.7万,占农村总人口的51.2%。面对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实际,近年来,海东地区从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力度,劳务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市  相似文献   

17.
田嘉 《共产党人》2013,(6):38-39
正2012年以来,固原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与区内外用工企业对接,巩固和开拓转移就业基地,拓展就业岗位,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育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着力提升有组织转移就业的市场化水平,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基本情况(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目前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68.74万人,其中男性35.63万人,占51.83%;女性33.11万人,占48.17%。从业劳动力61.3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9.21%。其中男性32万人,占52.19%;女性29.32万人,占47.81%。  相似文献   

18.
祖轩 《奋斗》2007,(9):52-52
绥化市每年有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80多万人,其中党员1万多名,随着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出务工人员难组织、权利难维护、党员难管理的问题日渐突出,出现了一些党建工作空白点。为此.绥化市委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劳务经济产业链上,全市已建立劳务经济党支部(总支)301个,  相似文献   

19.
晓司 《支部生活》2006,(11):42-42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就业司称,2006年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另据农业部的消息,中国农村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总量约有1.5亿人。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回流现象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事关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快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更好的做好回流劳动力再就业工作,事关全局。本文从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回流的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