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容忍“台独”,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相似文献   

2.
国家主席胡锦涛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界联组会上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做了重要讲话。胡主席在讲话中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对当前两岸关系出现的新情况作出及时、有针对性的阐述,再次展现了在新形势下祖国大陆维护两岸和平、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极大诚意。胡锦涛主席还强调:“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  相似文献   

3.
《统一论坛》2005,(2):2-3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相似文献   

4.
宗鹰 《统一论坛》2005,(2):35-37
2005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四个决不”是海内外中华儿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共同心愿的集中与升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精练地阐述了中央对台政策。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几个环节互相呼应,相辅相成,堪称刚柔并济的典范。学习四点意见,笔者体会到,统一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反“独”和认“同”。只…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8,(4):10-10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重要意见。 全文如下: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相似文献   

6.
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就两岸关系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的四点意见,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分裂、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严正立场。同时,胡锦涛强调提出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胡锦涛的讲话开创了几个“首次":一,首次提出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的第一个台独组织是台湾人廖文毅于1950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台湾民主独立党。在日、美一些反华势力的扶植下 ,台独运动在日本和美国得到了很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 ,李登辉执掌台湾政权后 ,纵容、姑息甚至幕后推动台独活动 ,致使台独势力逐渐坐大。2000年台湾“大选” ,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侯选人陈水扁当选 ,台独势力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在 ,台独势力已成为阻碍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统一论坛》2008,(1):5-5
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陈水扁当局加紧推动“入联公投”、企图走向“法理台独”、台海进入高危时期的严峻局势下,为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反“独”促统工作,推进中国和平统一进程,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于2008年1月18日至19日在马尼拉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和平统一亚洲论坛。  相似文献   

9.
挥戈 《台声》2005,(4):16-16
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2896压倒性高票庄严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当日签署立即生效。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在反“台独”斗争中的一件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事情,必将对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及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反分裂国家法》自列入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内容,特别是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就《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向大会作了说明后,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普遍赞同和支持,国际社会普遍表示理解和同情。但是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却肆意歪曲、攻…  相似文献   

10.
3月4日,陈水扁在参加“台独”组织“FAPA”的活动时,提出了“四要一没有”。岛内外舆论认为,“四要一没有”只是再次证实了他的“台独”本性,他又在“台独”路上迈出极其危险的一步。“四不一没有”下的“台独”在“台独”问题上,陈水扁有过“两极化”表演,以“四不一没有”为主题的“不搞台独版”是他的主要伪装,“四要一没有”是“台独”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11.
台海要论     
《两岸关系》2006,(10):1-1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当前,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增多,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的势头增强。但是,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尚未消除,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仍然是两岸同胞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将继续坚持贯彻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早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  相似文献   

12.
《时事报告》2005,(4):5-5
新闻事实:2004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经过表决,以全票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议案,决定提请于今年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22日,顽固坚持“台独”路线、腐败无能、不得人心的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遭到惨败,国民党重新夺回执政权,两岸人民的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全国第九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祖国大陆和台港澳及海外的学者共130余人出席,笔者躬逢其盛,并重点参加了一个小组的讨论,聆听了各方学者的发言。现就民进党执政后的两岸关系发表一点感言。          台湾“变天”后的基本态势  3月18日的大选,主政台湾50年的国民党败选,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以微弱多数票(39.3%)而胜选上台。台湾“变天”了!  民进党上台后,鉴于占60.7%的选民并未投自己的票,缺乏强势民意,因而不得不放下身段,多说好话。尤其是对岛内外都十分关注的海峡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文胜 《台声》2008,(4):11-13
2008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全国政协民革、台盟、台联组联席会议,与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并发表对台重要讲话。三年前的今天,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成为新时期对台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三年来,两岸同胞在胡锦涛总书记对台四点意见的指导下,克服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干扰破坏,极大地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三年后的今天,胡锦涛总书记又来到了全国政协民革、台盟、台联组,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两会”开始的第一天,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公开参加的第一个会议,也是“两会”期间发表的第一个讲话。足以说明这个讲话极具份量,对于未来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要闻点击     
《两岸关系》2002,(5):7-7
3月5日,朱鎔基总理在九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我  相似文献   

17.
陈水扁终于在2月27日抛弃“四不一没有”承诺,终止了“国统会”和“国统纲领”,走上了“新宪公投”的“台独”绝路。加剧对抗,陈水扁事“独”一意孤行2005年至今,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祖国大陆在胡锦涛“四点意见”的指导下,注重争取台湾民心,积极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0,(2):98-98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3月18日晚上就台湾地区产生新的领导人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吕秀莲作为民进党在台湾地区3月问变更领导人活动中,以不足四成得票率侥幸当选者的副手,拿着当选证书到祖坟前光耀一番之后,还没等正式上台便开始感受到过度兴奋后的落寞,于是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发表仅1年,就转化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巨大力量,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两岸形势更加缓和。2004年台湾大选后,两岸关系一度十分紧张,2005年3月“四点意见”发表后,非常严峻的局势慢慢走向缓和。二是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后,遏制了“台独”分裂势力铤而走险,胜似百万雄师。三是连、宋历史性访问大陆,国共两党领导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博大的胸怀抚平了过去的历史创伤,国民党也确立了未来的政治路线。四是台湾“三合一”地方选举,国民党气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