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十四年(1925年)8月份《京报》附设第一种周刊之《戏剧周刊》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因为梅兰芳所演《长坂坡》戏中的一句只有两个字的戏词所发生的一场“争论”。梅兰芳是人们喜爱的戏剧大师。自1904年阴历七月初七11岁那年,在北京广和楼第一次登台演昆腔《长生殿·鹊桥密誓》的织女;到1913年11月20岁时,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27日傍晚,山东电视台有线综艺台演播厅侧一间演员化妆室,经友人引介,我拜会了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季子、梅派正宗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梅先生见到我后,很礼貌地站起身,同我握手。梅先生虽然60来岁,但一点不显老,好像40来岁,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和气慈祥,一派大家风范。这天,梅先生抵济后,下午休息,养好精神应付晚上演出,不接见客人。我的任务是将有关梅兰芳大师的一本书赠送给先生,并再赠一册托转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我的书名叫《人生舞台》,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出版,全书40万字,首篇即写的是“梅兰芳与  相似文献   

3.
梅兰芳故居     
今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10周年。这位被誉为伟大演员和美的化身的梅兰芳为中国京剧发展与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1年《戏剧月刊》组织了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0)
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之子、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梅兰芳纪念馆名誉馆长、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梅葆玖先生,因支气管痉挛,深度昏迷,经多方抢救无效,于2016年4月25日11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梅葆玖,祖籍江苏泰州,国家一级演员。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的"梅宅",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9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梅派艺术传人。代表作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等。声声《梨花颂》作别梅葆玖5月3日上午,梅葆玖先生遗体  相似文献   

5.
如果没有柯灵、黄裳、谢蔚明等人的全力促成,一代艺术大师梅兰芳将没有艺术哲学遗留后世。《舞台生活四十年》(以下简称《四十年》)是用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记录的方式发表的艺术家活动传记文学  相似文献   

6.
刘华 《世纪行》2006,(12):31-33
于魁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1961年出生于辽宁沈阳,198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2001年毕业于中国京剧研究生班。他嗓音高亢圆润,苍劲厚实,声情并茂,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等,是中国京剧最具票房魅力的青年文武老生,第12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代表剧目有《野猪林》、《满江红》等,近年排演了《梅兰芳》、《袁崇焕》等新编剧。  相似文献   

7.
邓炘炘 《小康》2010,(3):112-115
白马诗社,这个被忽略的文学群体,某种程度却是"五四"精神在海外的延续,是海外学子家国情怀的寄托 2009年10月26日,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先生去世于美国旧金山家中。消息传入国内,引起史学界巨大震动。唐德刚在中国大陆地区以作家、口述历史学家闻名,他的《胡适口述历史》、《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梅兰芳传稿》、《史学与红学》等著作广受好评。  相似文献   

8.
<正>梨园故物韵味悠长看图说故事以戏单证剧史《梅兰芳老戏单图鉴》收录梅兰芳及梅派传人珍稀老戏单200余张,以民国时期为主,配有10余万字的解读文字,从戏单、节目册等乏人关注的冷僻文献史料研究梅兰芳一生的舞台生活。编者将梅兰芳的舞台生涯划分为六个阶段加以概述,同时在每个阶段里挑选若干张既有代表性、典型性,又富研讨价值和意义的老戏单,解读分析,阐幽发微,以期从一个新视角对梅兰芳的舞台生活进行鲜活的理解和体认,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0)
正梅葆玖生前,我们经常能在一些场合碰见,这个消息非常突然。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感到十分悲痛。梅葆玖先生为人非常和善,每次见到他,总是笑呵呵的。他是"温良恭俭让"的代表,我一直非常敬重他的为人。不仅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交往,在工作上,我们还在纪念梅兰芳先生的活动中同台演出过《凤还巢》。梅先生和梅夫人非常鼓励、支持我,希望我可以学习梅派。我自己的恩师华慧麟先生就是梅兰芳先生的入室弟子。我也非常崇拜梅兰芳先生,一直在向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5,(3)
看过电影《知音》的人都熟知小凤仙。历史上小凤仙确有其人。电影讲一九一六年秋小凤仙掩护蔡锷出逃之后,被蔡家接回,这是虚构的。许姬传先生在《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曾写到梅兰芳与小凤仙在沈阳晤谈的一段往事。一九五一年,梅剧团到沈阳演出时,梅兰芳先生居然收到署名小凤仙的来信,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丁玲这个名字,中国人民并不陌生。她,原名蒋祎,生于湖南,幼年丧父后受母影响,广泛接触进步书刊,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27年发表处女作《梦珂》,后又发表引人瞩目的《莎菲女士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梅兰芳,一个是文坛巨匠,一个是伶界名角,他们曾经在同一城市居住多年。梅兰芳自1894年出生后,长期定居北京;而鲁迅是于1912年5月随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迁往北京,当时他在教育部任科长、佥事,在北京待了14年之久。这是一段。第二段是鲁迅与梅兰芳同时居住在上海,那是1932年春至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约4年左右。他们两人有18年左右的时间同住在一个城市,然而,他们在一起聚首的次数极少,有记载的仅有1933年在上海一起接待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的一次。鲁迅与梅兰芳虽然交往极少,但鲁迅在文章中却多次论及梅兰芳,翻检《鲁迅全集》,关乎到梅兰…  相似文献   

13.
王扉 《两岸关系》2009,(1):64-65
也许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回顾2009年初的华语电影,至少有这么三网部电影还是值得一说的.吴宇森的《赤壁(下)》、陈凯歌的《梅兰芳》、叶伟信的《叶问》,以及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前三部电影都可以归人史诗类大片.后者则只是一个幽默、好看的情感故事片。和他们一起扎堆在2009午前后这个“贺岁”档期的电影当然还有.例如《爱情左右》、《女人不坏》、《桃花运》……,但2009贺岁片闪亮的要角就是这“三大一小”了.  相似文献   

14.
<正>梅兰芳研究基本文献史料首次系统整理出版《梅兰芳珍稀史料汇刊》萃选民国时期梅兰芳珍稀史料20余种,共200余万字,内容包括梅兰芳家世的梳理、从艺经历、艺术的探讨、交游酬酢、宣传推广等,涵盖梅兰芳的演剧生涯、艺术追求和生活历程,再现了立体、丰富、多姿多彩的梅兰芳。纵观收录文献,视野开阔、内容全面,有以"梅党"中人为代表的捧梅者的视角,有对梅兰芳无好感的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9,(5):83-83
8月29日,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在北京展览馆举行颁奖典礼。 优秀故事片奖:《梅兰芳》《集结号》《高考1977》《沂蒙六姐妹》《大河》《袁隆平》《八月一日》《铁人》《突发事件》《我的左手》。  相似文献   

16.
顾保孜 《传承》2010,(13):27-27
1964年国庆节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虽然告别了舞台,但是周恩来的心却没有告别《东方红》。也就在这天晚上接见结束后,周恩来把有关负责人召集到西花厅,综合中外朋友的建议,提议把《东方红》拍成电影。  相似文献   

17.
周琼 《人民公安》2008,(23):6-6
12月2日,《梅兰芳》全球首映。影片甫一开头.闪现的不是梅兰芳舞台上的妙曼身姿.而是一张苍老面容和面容下的一副纸枷锁。这也成为贯穿全片的一个核心象征物。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1日,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将写入中国民政史和中国法制史。从这天起,《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开始施行,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 新制度从确立到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8月1日只是揭开了救助制度具体实践的序幕,今后的工作还有很多,也许在实施当中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从制度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月下旬,京剧《梅兰芳》远赴德国,参加了在柏林举办的“文化记忆”演出活动。该剧由北京京剧艺术团与德国交响乐团共同完成,再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现代京剧的魅力。近年来,中国京剧在海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中国京剧院已被邀请参  相似文献   

20.
梅兰芳入党     
顾育豹 《传承》2009,(1):21-21
1959年初春,梅宅书房里很暗,只有窗前一点光亮。梅兰芳披着一件深灰色的上衣,背门朝窗伏案认真地书写着,一连十多天都是这样。夫人进屋轻问:"何不请秘书笔录或整理呢?"梅兰芳放下笔,郑重答道:"不,这不能请人代笔!"原来,桌上厚厚的一叠文稿,是他重新亲笔撰写的《入党申请书》。解放初期,当梅兰芳积极投身抗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