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世平  刘波  李力 《当代广西》2008,(17):38-39
包头,蒙古语称“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包头又称鹿城。 没有到包头之前,对于包头的印象不外乎遍地是高矮不一的“坛坛罐罐”,塔吊林立,浓烟滚滚,灰土漫天扬……谁叫它被誉为草原钢城呢?  相似文献   

2.
《同舟共进》2012,(7):80-80
黑龙江双城市熊治球(曾任哈尔滨市呼兰区政协常委)刊物以童言无忌进言,以赤子之心议事,既不居“庙堂之高”,又非避“江湖之远”,以二者之间的良知,奉献于社会和民众,促其自新,激其进步,以立足于世界之林。2011年第6期的专题策划“追寻乡土中国”值得推崇,我是74岁的农民,  相似文献   

3.
铁轨之文化谈起“铁轨”往往让我想起那冷冰冰的钢铁和一桩桩悲惨的交通事故。日前来到呼铁局包头西车辆段、包头西机务段、包头车辆段时,感觉到有一种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感受是那么深刻,那么无微不至;奉献得那么无怨无悔。清晨我们来到包头西车辆段,大院显得那么整洁有序。厂区人行道旁摆放着“鉴”、“翔”、“擎”、“冲刺”、“和亲”5尊雕像。仔细一看这是职工用近几年发现的车辆故障配件制成的安全生产雕像。这些配件多为裂了缝的铁轨,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后果可想而知。虽然是用这些配件制成的,却很漂亮,显得很有…  相似文献   

4.
八月的包头,正是繁花似锦,绿色尽染。穿行于这座塞外钢城的大街小巷,只见无边绿草青青,满城花树摇曳,恍如置身在了南国都市。这,难道就是九年前那个6.4级地震重创过的包头?这,难道就是那个曾经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的包头?曾记否,2002年,包头经济从低谷中“强行起飞”。经过3年多的努力,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大幅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建设经济强市进程快速推进,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多、负担重的老工业基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包头模式”,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包头速度”。  相似文献   

5.
八月的包头,正是繁花似锦,绿色尽染。穿行于这座塞外钢城的大街小巷,只见无边绿草青青,满城花树摇曳,恍如置身在了南国都市。这,难道就是九年前那个6.4级地震重创过的包头?这,难道就是那个曾经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的包头?曾记否,2002年,包头经济从低谷中“强行起飞”。经过3年多的努力,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大幅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建设经济强市进程快速推进,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多、负担重的老工业基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包头模式”,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包头速度”。  相似文献   

6.
八月的包头,正是繁花似锦,绿色尽染。穿行于这座塞外钢城的大街小巷,只见无边绿草青青,满城花树摇曳,恍如置身在了南国都市。这,难道就是九年前那个6.4级地震重创过的包头?这,难道就是那个曾经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的包头?曾记否,2002年,包头经济从低谷中“强行起飞”。经过3年多的努力,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大幅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建设经济强市进程快速推进,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多、负担重的老工业基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包头模式”,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包头速度”。  相似文献   

7.
八月的包头,正是繁花似锦,绿色尽染。穿行于这座塞外钢城的大街小巷,只见无边绿草青青,满城花树摇曳,恍如置身在了南国都市。这,难道就是九年前那个6.4级地震重创过的包头?这,难道就是那个曾经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的包头?曾记否,2002年,包头经济从低谷中“强行起飞”。经过3年多的努力,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大幅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建设经济强市进程快速推进,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多、负担重的老工业基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包头模式”,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包头速度”。  相似文献   

8.
邹昊 《求索》2011,(11):212-213,227
废名的乡土小说写作,是在意欲独立营造文学的梦境,塑造一种“静穆、和谐、优美、典雅”的乡土中国镜像。为了实现对这种诗意乡土中国镜像的建构,废名建构了属于自己的乡土小说艺术观并将这种艺术观念实践于具体的乡土小说书写之中。废名认为,小说写作绝对不能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在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距离之后所进行的审美性观照,只有如此,小说写作才能获得“诗意”与“梦幻”般的艺术世界;而这这种艺术世界,才能是“关”的世界。本文即意在通过结合废名具体的乡土小说文本,在“文学梦境的追求”、“叙述静穆和谐的乡土镜像”、“独特意境的营造”三个具体的角度上,展开对废名乡土小说艺术观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尤冬克 《前沿》2013,(13):189-192
知青小说就是“城里人下乡”的乡土叙事,知青小说对“乡土”如何表现与表现如何,是评价知青小说意义,预估知青小说价值的重要标准.本文理析了知青乡土叙事的层递关系,分析了知青乡土叙事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认知新文学今日之流变,对后知青文学的发展有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奇梅 《人权》2002,(5):16-18
一封读者来信引出四年官司 1997年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消费者不是弱者》为题,向全国公开曝光了建国以来我国电信行业首例“官告民”案,在全国产生了不小轰动。 1993年2月,普通消费者邓成和自费装了一部住宅电话,电话没打几个,但话费却不少。在包头邮电局打出的长话费清单上,全都是一些来历不明的电话,话费累计41.65元。为了弄清这些电话费是怎样误记到自家电话机上的,他先向包头邮电局营业柜台投诉,没想到投诉不成,反遭到营业员和一顿辱骂。为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他又将此事反馈到包头邮电局纪检委,最终泥牛入海。 无奈之下,邓成和投书《包头日报》,该报在“读者来信”专版以题为《包头邮电局长途电话是否有人借“机”下“蛋”》披露了此事。之后,《内蒙古日报》、《中国机电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月28日,在上海东方航空公司门前,东方航空公司“11·21”空难飞机坠落地包头南海公园受害人在提出索赔要求时,被当地警员殴打致伤,现正在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救治,使一次原生灾难再一次放大为次生灾难,进一步引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此前,在东航“11·21”包头空难一周年  相似文献   

12.
从李子柒到“张同学”,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开始娴熟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展现农村生活、描绘乡土变迁、书写时代风貌。“张同学”短视频爆火引人深思,从传播需求心理和媒介文化功能角度,探究揭示以“张同学”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文化视频传播者“出圈”的多重原因,进一步思考乡土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及其发生效果的优与弊,探索借力新媒体平台引导“新农人”乡土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文明、振兴乡村经济的可持续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朱从明 《群众》2023,(8):32-3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育好用好乡土人才”,《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明确要“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乡土人才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乡土人才这一兼具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特征的特殊人才群体并没有引起足够关注重视,作用力量没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4.
唐宁远 《当代广西》2005,(20):60-60
今年以束,合浦县紧扣“四个需求”对乡土人才实行大规模培训,造就了一支类型齐全、结构合理的乡土人才队伍,目前全县的乡土人才总量达到6549人。第一,紧扣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一是部门育才。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农、林、水产畜牧等部门发挥部门职能,以“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等为载体,派出技术干部进村入户培训种养专业人才4650人。二是项目育才。农业龙头企业根据实施“贸工农”一体化项目的需要,与农业院校“联姻”,携手培训技术骨干和“联系户”。  相似文献   

15.
刘馥 《前沿》2000,(11)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头市如何在西部开发中发展自己 ,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是我们急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一、包头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包头是“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五大钢铁基地之一。1 999年元月 2 8日江泽民同志来包视察题词“团结奋斗、发挥优势 ,把包头建成我国中西部一个经济强市”。这就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包头…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大学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好!谢谢乡土中国学会给我机会,让我在北大的讲坛上与大家交流。 听说乡土中国学会主要研究“三农”问题,这方面我很关切,但没有研究。我的书中也引用了“乡土中国”这个概念。上个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写了一本小册子叫做《乡土中国》,对中国传统社会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给我启发很大。我本人读书甚少,但是偶尔碰到一些令人警醒的思想,便铭刻在心。  相似文献   

17.
台湾乡土作家继承“台湾话保存运动”的传统,在文学创作中揉进了台湾方言,使之成为乡土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语言运用角度看,这是一种“酌于新声”“(?)括雅俗”的创新,表现出风格的鲜活性。文学新秀廖蕾夫的《隔壁亲家》是应用方言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小说中方言词汇达九十多个,雅俗俱有,互相补衬,反映了台湾乡土作品方言运用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8.
费孝通先生1945年在他的一本英文著作中将中国描述成“捆绑在乡土上的中国”。六十余年后.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人口,日益凸显的“城市病”开始困扰我们,乡土似乎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统一战线》2006,(5):24-24
包头市委统战部按照“政治建部人才兴部、管理治部、形象塑部”的总体要求,围绕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统战系统的活动,推动统战工作深入开展,为营造和谐包头作出了贡献。深化认识、明确目标、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市委统战部与时俱进,创新树立了五种学习新理念:一是“学习为本”理念,二是“终身学习”理念,三是“互动学习”理念,四是“团队学习”理念,五是“创新学习”理念。从三个层面展开创建工作,即围绕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判断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创建“学习型班子”;围绕塑造一支开拓创新、求真务…  相似文献   

20.
晏杰雄 《求索》2008,(11):191-193
新世纪以来,“亚乡土叙事”是唯一一个可以和上个世纪末“新历史小说”等相类比的小说流派,打破了乡土小说近一个世纪的稳态结构,呈现出“亚农民”的主体、风俗画的缺席、现代性的压迫、正面的价值取向、“在路上”的结构、粗砺的美学风格等新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