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海事法院审判在三十年的实践中促进中国海事海商法律不断发展完善,海事法院公正透明的司法审判不仅为中国航运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而且使中国逐渐成为亚太海事司法中心,赢得了全球的认同和赞誉.提出应进一步提升海事审判“软实力”,为建设海洋强国和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海事司法因海洋活动主体的专业性需求而由海事法院专门审判.作为海洋强国战略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中国海事司法的职能需重新定位,在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保障海洋经济活动秩序的基础上,还应发挥其在推动涉海法律体系发展及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上的作用.为此,应着重从扩大海事法院的管辖权和培养海事审判理念两方面完善中国海事司法,并从相应的组织、理念、法律和人才方面为海事司法职能的实现提供具体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下称《特别程序法》)正在立法过程之中,到1996年底已形成第八稿,即对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送审稿。笔者就《特别程序法》的有关问题归纳如下,以期引起海商法界人士的关注,使《特别程序法》的立法趋于完善,制定出符合中国海事审判实际,又与国际海事处理惯例接轨的、科学先进的海事诉讼程序法律。一、一般原则问题1.《特别程序法》的立法宗旨《特别程序法》的立法宗旨,应当是从中国海事诉讼的特点出发,为保护海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证海事法院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海…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颁布实施20年以来,其确立的船舶优先权、船舶留置权、海难救助、共同海损等规则和制度,为中国航运业、外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为中国年轻的海事审判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依据。中国的海商法律体系是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来自于实践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海商法律体系和海事司法实践只有自身不断地完善发展,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海事审判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海事法院的决定》,首次明确了海事法院的法律地位。最高人民法院根据这一决定,先后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武汉、海口、厦门、宁波和北海设立了10个专门审理海事海商纠纷案件的海事法院。海事法院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不服其辖区内海事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提起的上诉案件,并对海事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最高人民法院负责监督、指导全国海事审判工作。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建立专门海事司法机构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李敏 《中国审判》2014,(9):20-23
2014年9月2日,“发挥海事司法职能服务保障国家海洋战略暨中国海事审判三十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了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更全面和详细地了解中国海事审判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工作部署安排,本刊记者于近日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海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贺荣。  相似文献   

7.
自1984年6月设立上海、大连、天津等6家海事法院以来,我国的海事审判工作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十年。为了加强对全国海事审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最高人民法院于1987年3月设立了交通运输审判庭,该审判庭后于2000年被调整为民事审判第四庭。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在海事审判体制、海事审判制度和海事案件审理的规范化、精品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中国海事审判初步确立在亚太地区海事司法中心的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组织保障:海事审判体系的健全 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渐渐打开,国际贸易和海上航运业随之迅速发展,海事海商纠纷亦日益增加,许多港口城市的人民法院开始审理海事海商案件,亦有很大一部分海事海商纠纷,通过港监进行行政调解。当时的纠纷解决模式比较滞后:普通人民法院的法官对航运实务不太了解,对航运外语、航海技术更谈不上专业,这样的司法实践,势必带来审判工作的诸多困难;港监作为航运业主管部门虽然有航运专业优势,但往往使得案件的处理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无法作为疏导海事海商纠纷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航运和外贸事业的发展,国内及涉外海事、海商案件日益增多。为及时审理这些案件,行使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1984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在沿海主要港口城市设立了海事法院。12年来,海事审判从初创开始走上了成熟与发展的道路,在审判实践中海事法院造就了一批懂法律、懂航运、懂外语的优秀法官。通过大量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审判经验。按法律的规定,海事审判的程序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但海事案件的当事人举证、质证、法院的调查取证与其他民事、经济案件相比,有其显著的特殊性。特别在当前庭审改革中,海事审判方式要有…  相似文献   

10.
赵微 《法治研究》2015,(1):29-38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海事法院缘起于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迅猛的远洋经贸以及附随其后的海事海商纠纷,海事法院成立之初只审理海商案件和海事行政案件,刑事案件始终没有纳入其管辖范围,导致我国对海上犯罪疏于刑罚制裁,海洋生态环境与海上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当下,依法治国、海洋强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都对海上法治环境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因而,提升国家公权力对海洋的管控能力,建立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的海事审判格局,巩固亚太地区海事司法中心①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高绍安  刘怡如 《中国审判》2009,(11):F0002-F0002
10月16日,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海事海商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万鄂湘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海事海商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应勇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称自贸区)正式建成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海事海商纠纷也逐渐增多,这就要求对处在自贸区建设前沿的海事法院,准确定位,积极为自贸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海事司法服务。在自治区高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2010年3月以来,北海海事法院以开展审判管理年和管理机制创新年活动为契机,  相似文献   

13.
孙光,1974年2月生,国际法学博士。1997年从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进入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审判员、海商庭副庭长,现任大连海事法院海商庭庭长。曾获得“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海事审判先进个人”、“辽宁省十大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在法院工作的17年中,同时进入法院的同事许多都已另奔前程,但是孙光却一直坚守在审判一线。  相似文献   

14.
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贸易与航运形势低迷,产生了大量的海事海商纠纷,给海事审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6月25-26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海事法院院长工作座谈会,会议议题之一就是研讨海事审判工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与措施。会议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刘贵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知识产权审判已经基本实现了"三合一"的审判模式。为了充分发挥海事审判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司法保障的功能,结合海事案件的特点,海事审判亦应探索建立"三合一"的审判模式。海事审判已经有了专门的、受理行政案件的海事法院,可以借鉴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的经验。论述了海事审判"三合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6.
上海海事法院作为全国十家专门从事海事审判的法院之一,将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速为契机,发挥专业审判优势,强化海事审判职能,更好地汇聚海事审判理论研究资源,更有效地应对航运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司法问题,更有力地提升海事司法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海南是海洋大省。早在1990年,为了更为集中、便捷和高效地解决海事海商纠纷,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特于海口设立海口海事法院。海口海事法院成立后,依法审理了大量的海事海商案件,为海南省航运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发展、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8.
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是有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需要,是积极履行国际公约规定义务的需要,更是将中国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海事司法中心之一的需要。作为一部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公约接轨的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有力地推进海事法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海事审判程序的完善和海事审判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刘乔发 《法律适用》2011,(1):116-119
第十九届全国海事审判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4-26在北海召开.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作了重要讲话,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海事审判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海事审判工作,提出指示意见.第一,要清醒认识海事审判工作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第二,要重视发挥海事审判对区域经济建设的司法保...  相似文献   

20.
近年,海事、海商等涉海案件的数量逐年增长。海事诉讼案件中的待证事实多涉及专门性问题,需要通过科学实证予以鉴别和判断。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同时根据国际法原则以及国际惯例,设立专门的海事司法鉴定机构已成为海事司法的必然要求。构建与完善海事司法鉴定机构对规范海事司法鉴定市场、维护当事人权益、保障社会法治建设、促进海事诉讼的审理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