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建明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1):56-57
国有企业改革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核心和根本的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在制度创新,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创新,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
3.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这部分国有资产管理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存量资产的配置、国有资产的账面数量和实物数量是否相等以及与国有资产相关的收益管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些有益见解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机器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已显得日益紧迫和重要.规范和加强规... 相似文献
5.
约翰·金登的多源流模型指出,某类“政策之窗”的开启将为特定政策议程和政策方案的确立提供一个机会.因此,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高校改革方略,本文分析和考察了我国公立高校改革的问题之窗和政治之窗,并进一步探讨了既有助于解决相关问题又与政治需求相符的政策建议.即加快大学投融资机制改革,以推进多元主体办大学;通过理顺新形势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大学与其他投资主体的关系、大学与老师的关系、大学与学生的关系以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各类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分类和整合,从而通过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利益分流和增进开启我国公立高校改革的政策之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历史演变的分析,着眼经济改革的现实与发展,对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进行重新认定,按“国家统一所有、中省分级管理、事权人权协同、企业法人经营”的管理模式,对其组织机构与运营机制进行可操作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管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从委托代理关系改革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就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按照魏杰、赵俊超同志的划分,国有资产有四种形态,即企业形态、公共产品形态、货币形态和资源形态。其中国有企业包括全资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及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股份,约占全部国有资产的69.4%。国有企业形态的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总量中占有如此高的比例,自然成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11.
12.
公共需求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鄯爱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2):42-45
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是与公共需求的变化相适应的。本文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型需要、安全型需要、享受型需要和发展型需要。中国目前公共需求正从生存型向安全型、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政府公共服务精细化、标准化是这一需要变化的必然要求。政府应通过了解需求、整合需求和引导需求,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Janine O'Flynn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7,66(3):353-366
Both practitioners and scholars ar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the idea of public value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government activity, informing policy‐making and constructing service delivery. In part this represents a response to the concerns about ‘new public management’, but it also provides an interesting way of viewing what public sector organisations and public managers actually do.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is emerging approach by reviewing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contrasting this with a public value paradigm. This provides the basis for a conceptual discussion of differences in approach, but also for pointing to som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both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ctor managers. 相似文献
14.
15.
公共管理的由来及其与公共行政的内在差异--由传统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研究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晓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1):15-19
产生并服务于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践的公共管理,促进了行政科学理论研究的重大变化.这种转变,既丰富了行政科学研究的视野与研究方法,也带来了公共事务治理理念与治理模式的变革,从而为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开辟了广阔的社会资源和发展前景.本文拟对公共管理的由来、特性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的内在差异,进行学理意义上的简要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6.
17.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正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2):1-7
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而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分化出来的“公共管理”,体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整合。传统的公共行政,以韦伯的官僚制来破解庇护主义,以政治/行政分开来化解政党分肥,以官制度来建构行政组织的基本规范,以泰勒主义来保证效率行政的主导地位。这种行政改进逐渐变成公共行政中的教条主义。结果,官僚制成了官僚主义的代名词,政治/行政两分成了“两张皮”,官制度变成了族主义,效率主导变成了缺乏效果的效率。求解这些疑难导致了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范式的转移。而突出公共性、现代性和综合性的公共管理的理论建构,就是以公共行政为底色而对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政策分析以及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公共治理理论的一次理论整合。 相似文献
18.
董晓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14-18
在公共管理模式形成的过程中,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其提供了多视角的思考和复合性的理论基础;而现实中政府因面临种种治理危机所驱动的持续性政府改革浪潮,为公共管理模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广阔空间.尽管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浪潮仍在持续,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扩展,但公共管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取代,既是必然也是现实. 相似文献
19.
黄丽华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1,(4):12-14
当前世界各国都迫切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政府该发挥一种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使这一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本文从公共权力的视角入手,通过对公共权力基本内涵的分析,界定了"有效政府"的范式,为我国行政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利益冲突是公职人员的私人利益与其公共角色承担的公共职责之间的冲突,是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被认为是预防腐败的有效制度安排。当前高等院校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正面临着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界定不清、缺乏利益冲突风险评估、缺乏独立审查和监督利益冲突机构、文化缺失等困境。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新领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措施:要明确界定与高校管理人员及教师职责产生冲突的私人利益的类型和行为,合理介入教职员工的个人生活;制定科学的利益冲突风险评估体系,提高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有效性;在国家层面建立防止利益冲突的伦理法规,完善整合现有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加强综合配套措施,完善利益冲突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