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前不久,某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盗窃案,犯罪分子交待,曾盗窃一家现金两千多元及价值近千元的物品.可是公安人员查看报案记录时,却没发现被盗人报案,当公安人员找上门时,被盗人才讲清失盗经过.  相似文献   

2.
李朋朋 《法制与社会》2013,(16):117-118
刑事技术痕迹检验是公安人员在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重要帮手,是公安人员对案件现场进行侦查中不可或缺的方法。痕迹是指事物运动后所留下的印象或印迹。痕迹检验是公安通过对案发现场所认真检查所发现的各类痕迹进行检验和鉴定,并通过痕迹检验的鉴定结果对案发经过进行分析和推断,以便发现对调查案件有所帮助的线索。痕迹检验技术可以提高侦破案件的成功率,能够更有力的打击犯罪分子、保护公民及其财产的安全,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刑事痕迹检验技术为司法机关制裁犯罪分子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犯罪分子在作案时带手套的越来越多,使得我们现场勘查提取指纹的越来越少,我们有的勘查员甚至看到戴手套作案的现场就失去了信心。但是,本人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实践证明,戴手套作案的犯罪现场不等于犯罪分子不留下手印,现场就无痕可取,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犯罪分子作案的规律特点,仔细寻找,不少现场仍然可以发现和提取犯罪留下的手印和其他痕迹物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日趋智能化,现场上留下的指纹、足迹等常见痕迹也越来越少,这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但有些现场,犯罪分子往往留下了一些生物检材,如血液、唾液、毛发等,这有利于我们认定案犯。其中犯罪分子在吃饭、喝水、吻、  相似文献   

5.
确立微量物证技术在现代侦查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微量物证技术在现代侦查中的地位陈结淼近年来,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趋复杂化、智能化、专业化,有的犯罪分子有着较丰富的反侦查经验,熟悉用以证实犯罪的常规物证,如指纹、足迹等。为逃避侦查,他们作案以后,往往会伪造现场,破坏现场,毁灭证据。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血证如山     
在心脏脉动的推动下,一个成年人的体内大约流淌着6升的血液。正是这6升的血液给那些潜在的麻烦制造者带来了麻烦,为司法人员破案留下重要线索。因为任何切断或刺伤身体的行为都会导致流血,在犯罪现场留下明显的血迹。这些血迹就像用密码写就的文字,述说着攻击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施加以及如何进行的。如果在犯罪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搏斗,那么,犯罪分子留在犯罪现场的血液如同目击者证词或现场照片一样,有力地表明犯罪分子曾出现在犯罪现场。本期要介绍的就是法庭科学家如何利用犯罪现场最常见的血迹进行破案。血写的证据在犯罪现场…  相似文献   

7.
辨"味"擒凶     
陈光岳 《检察风云》2004,(16):60-61
狡猾的犯罪分子虽然可以消除留在犯罪现场的各种痕迹,包括吻痕、眼纹、皮纹等等,但他却无法消除在犯罪现场空气中所留下的特殊气味……  相似文献   

8.
1990年5月20日,训练队一台飞跃牌60.96cm彩色电视机被盗。现场勘查时发现犯罪分子出入翻越的墙头上遗留一块平均厚度为0.12cm、直径为2.5cm不规则的圆形干泥土块。从颜色看,其中混杂有黄色牲畜粪便,分析为犯罪分子鞋底腰部粘附的泥土脱落留下的。 5月23日,我们提取了嫌疑人赵××的鞋子,发现底部粘附有与现场相同颜色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中玻璃制品随处可见,在案件现场中玻璃也是一种常规的载痕体,如入室盗窃案中的门窗上、汽车盗窃案中的车窗上均容易留下潜在或可见的指印痕迹。现代犯罪分子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进入中心现场后往往戴有手套,很少留下指印痕迹;而在攀爬和撬窗中,由于外围性和戴手套的不方便,往往不戴手套,较容易留下指印痕迹。因此如何提取玻璃上的指印痕迹,往往成为勘查和侦破案件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用综合提取方法,有效提取一枚玻璃载体上汗液、油脂的混合指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刑事侦查需求和应用实践的角度 ,来探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主要评价标准 ,以达到减少和防止在建设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过程中失误的目的。1 提取现场指纹不可控制性1 1 现场指纹成因的不可控制性现场指纹是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 ,触摸现场相关物体而留下的接触性痕迹。犯罪过程的客观记录 ,不可能要求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留下的指纹清晰、完整 ,更不可能人为地把现场指纹“变”得符合检验要求。1 2 现场指纹质量的不可控制性现场指纹是行进型物证、动态型痕迹、瞬态型“照片”。接触的客体不同形貌、不同表质、不同环境气候条件、不…  相似文献   

11.
佛家说,人的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没有了呼吸,生命也随之结束。犯罪分子有时就是利用这一点来谋财害命的,特别是在既没有枪也没有刀,同时也没有任何足够硬和足够重可致人死命的东西时,他们往往采用勒死或闷死对方的方式。一段绳子、一截电线,甚至是杀人犯的双手都可以成为勒死对方的工具。窒息通常是由于受害人的面部被枕头或塑料袋蒙住、或被重物(比如杀人犯的身体)压住胸部不能呼吸而导致的。尽管犯罪分子有时会尽最大努力隐藏犯罪事实,尽量使死者的死亡看上去像意外的死亡,而不是有意的谋杀,但是法庭科学家通过仔细检查犯罪现场和死者…  相似文献   

12.
时下,什么都有假的。就连公安人员也有冒充的。于是,一场"打假"战斗,便于新年伊始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激烈地打响了……假公安作奸犯科1993年12月31日19时,一位农民气喘吁吁地跑到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安派出所报案:在龙沙乡山河村西南200米处的养鱼池附近,发现在地上躺着一受伤的男青年,那人自称是被几个打着公安人员招牌的人扎伤的,身上的4000多元现金被洗劫,说完就没气了。龙沙派出所感到案情重大,遂向龙沙分局作了汇报。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杨殿富,市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仇云才等人闻报后相继赶到现场。经现场勘查,发现死者身上有两处刀伤,裤头被削一个洞,从证件上看,死者是安徽省桐城县老梅乡村办企业推销员姜龙桂,27岁。22时,个体出租车司机吴某来到龙沙刑警队反映,他于18时40分左右  相似文献   

13.
沈涌 《刑事技术》2004,(3):40-41
当前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与高智商化,反侦探意识加强,在作案过程中越来越注意对现场手印的掩盖和破坏,为了不在现场遗留下手印,犯罪分子大多采用戴手套作案,并以戴纱手套为多,以利用纱手套对手印进行掩盖,但同时,在现场上也留下了新的痕迹——纱手套印。纱手套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犯罪分子手部的个体气味必然会通过纱手套转移到现场纱手套印上,并且稳定地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4.
1994年9月2日9时许,暂住武汉市江汉区北湖下取水楼新8栋2楼的周××(男,47岁,台湾人,武汉海霸王电子贸易公司董事长)等2人,被持刀入室的6名犯罪分子抢走台币18万元、美金1千余元、人民币4千元、蓝宝石戒指一枚、金项链一条、金戒指一枚、金手表一块、照相机一部、BP机一个,折合人民币价值达13万多元。案发后,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处和江汉分局领导及侦技人员及时赶到发案地,从现场提取了犯罪分子遗留的若干枚指纹。次日,江汉分局刑警大队将现场提取的一枚指纹送到市局刑侦处刑事犯罪资料中心查档比对,资料中心组织了十余名技术员经过数日艰苦的查档,遍查了所管辖的18万份犯罪指纹资料,仍未突破此案。9月13日,江汉分局提出林×、吕×两名嫌疑人名单,要求提名查档比对这两人的指纹。资料中心的技术员范志才从档案中提出林、吕2人指纹,经认真比对,否定了现场指纹是他们所  相似文献   

15.
露水的启示     
凌晨,湖南省沅江市郊一青年妇女在去市场卖菜的途中,被一名歹徒强奸了。市局刑警队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到现场。现场除了一片被压倒的草丛外,再无其他可供破案的痕迹物证。队长张春初在草丛中走了几圈,发现裤腿全被露水沾湿了,忽然想起,犯罪分子施暴时,身上的衣裤也一定被露水沾湿了。立即下令追捕,找身上被露水沾湿的男子。侦  相似文献   

16.
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为了逃避打击,掩盖其犯罪事实,不仅戴手套、换鞋、变换作案工具,而且采用各种手段破坏现场,使我们提取不到犯罪分子的手印、足迹等可供认定人身和串并案件的有形痕迹。但从刑事案件现场的实际情况看,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尽管采用各种方法毁证灭迹,但是其作案手段具有相对稳定性,即现场上还存在一些不易被破坏的无形痕迹。由于犯罪分子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反映在犯罪现场上的行为和结果也不相同。在生理上,由于犯罪分子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选择出入口、作案工具、侵害目标、侵害方式等方面就有所不同。在心理上,由于犯罪分子的性格、个人经历和作案动机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犯罪心理,也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犯罪行为。在习惯上,由于犯罪分子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制约,以及长期作案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定型,使他们逐渐形成了自身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当前犯罪活动日益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即犯罪分子日益狡猾,他们为了逃避罪责,采取各种手段破坏现场痕迹,使传统的手印、足迹等痕迹物证提取率逐渐下降,给刑事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困难.但是,不管犯罪分子多么狡猾,绝不可能将其犯罪的遗迹全部消除,必然会留下微量或痕量的物证.发现提取分析鉴定这些物证,可为案情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为审判提供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影像捉"鬼"     
随着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一些企望一夜暴富的犯罪分子越来越把作案的目光瞄准了银行、财务等金融部门。虽然这些部门大都有监控录像,能将犯罪分子盗、抢、骗的作案过程“记录”在案,但是,由于受拍摄角度、拍摄焦距及现场照明度等因素影响,有些记录下来的图像模糊,信号极差,  相似文献   

19.
在城北有这样一只队伍,他们不是军人,却有着有着军人一样严明的纪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纵使任务艰巨、条件艰苦,他们也无怨无悔;他们不曾被媒体的聚光灯"照亮",但城北的快速发展却留下下他们辛勤工作的身影;当夜幕降临,万家团圆时,他们却默默值守在辖区的大街小巷——他们就是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的指战员们。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犯罪率也逐年增高,犯罪分子往往隐藏在人群之中,给广大公安人员发现和识别犯罪分子增加了难度,因此,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由于基于二维图像的人脸识别技术受到光照、视角、姿态、表情等因素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文重点探讨了三维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的关键技术包括RGBD三维人脸模型重建技术和三维人脸特征提取技术,同时分析了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模式,三维人脸识别系统包括采集端和服务端。研究结果表明,三维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应用于安防领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识别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