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海迪的名字震动了八十年代中国青年的心弦。和张海迪相比,很少有人能说自己遇到的困难、挫折、痛苦比她更多。然而她对人民做出的贡献,却比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多得多。人们惊叹张海迪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强者,同时,谁也不怀疑她又是一个极弱极弱的女子。她的  相似文献   

2.
4月23日,我国首家残疾人美术馆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开馆.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副主席黄悦勤,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以及正在北京开会的康复国际执委们共同为残疾人美术馆揭牌. 张海迪对残疾人美术馆的落成表示祝贺.她说,我们国家有8500万残疾人,我们不仅要努力提高残疾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要重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潜能和才华,使他们生活得更坚强、更多彩、更有尊严,让中国梦更完美、更幸福.  相似文献   

3.
激流勇退,是清醒也是勇敢 时序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内地媒体发起强烈的宣传攻势,一篇篇学习张海迪的文章,铺天盖地.神州大地涌起一场热烈的“海迪风暴”.海迪的魅力是今日任何一个超级明星都无法比拟.但是,张海迪却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她来到自己的老家威海写作,远离了鲜花和掌声,也远离了组织上给予她的职务和上大学的机会.她说,我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永远做一个努力的人.  相似文献   

4.
2月1H下午,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前往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家史铁生家中看望和慰问。张海迪向史铁生致以节日的问候,她十分关心史铁生的身体和生活,对他长期以来不断战胜病痛,顽强写作的精神十分敬佩,对他的文学品格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张海迪说,  相似文献   

5.
3月23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出席英国约克大学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学位授予仪式。张海迪因其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杰出成就和为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进步所作贡献,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在仪式上,张海迪对约克大学授予的荣誉表示感谢。她说,这个荣誉学位沉甸甸的,是对她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鼓励,也是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成就的认可。张海迪表示,虽然童年患病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但是从没有放弃努力,她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张海迪希望今后中国残联与约克大学在残疾人的康复、教育科研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五月二十七日,广州市青年研究会召开了张海迪精神理论讨论会,讨论会由副会长关军捷同志主持。主持人:今天这个讨论会是青年研究会第一次学术讨论。张海迪是一个震动人心的典型,她以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渴求知识、刻苦自励的顽强毅力;对社  相似文献   

7.
张海迪之美     
或许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很多人来说,张海迪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神话。她那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动人事迹曾经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张海迪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那些曾经笼罩在她头上的光环似乎也已慢慢消退。只是,无论何时,只要人们将关注的目光再度放到她身上,都会发现,此刻的她依然是当初那个直面生死的坚韧女性,依然在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已故作家涅玛特·凯勒穆别托夫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功勋学者、语言学博士、教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人文科学院院士。涅玛特35岁时因脊椎管肿瘤高位截瘫。他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了《永不言弃》,在70高龄时完成了这部作品,以致谢在他卧病在床的岁月中不离不弃的家人。这部纪实作品从作者手术前的不眠之夜说起,描述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对生活的绝望,怎样面对死亡,面对身体瘫痪后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处境。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为本书作序。她在序言中写道,"我想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哈萨克斯坦读者的,也是写给这个世界的。尽管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生活各不相同,但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都是相同的——这就是永不言弃!"2012年5月10日,张海迪出席了《永不言弃》中文版的新书发布会。张海迪和涅玛特,两个国度,两位残疾人,两位作家,两个同样无所畏惧的灵魂,穿越时间与空间,激情对话。  相似文献   

9.
7月6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会议的康复国际欧洲区秘书长弗雷德里克. 张海迪首先向客人介绍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她说,2015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这两项补贴将惠及2000多万残疾人;今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列出专节,为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做出了部署,将进一步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张海迪就做好康复国际工作做了展望.她表示,我们愿意与国际同行分享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经验,积极开展和国际残疾人组织交流与合作,努力推动康复国际工作更好地发展,为更多的残疾人带来福祉作出积极努力.她希望弗雷德里克作为康复国际欧洲区秘书长,积极推动康复国际和世界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学习张海迪的号召,这是党中央为我们树立的又一个优秀青年的典型。张海迪同志的事迹,体现了时代的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在全国中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我们向中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搞好政治课教学提供了活教材。深入开展学习张海迪的活动,发扬张海迪精神,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学时期正是一个人为选择人生道路,树立革命人生观而打基础的时期。广大中学生随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有了了解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愿望,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问题。但由于他们涉世很浅,对复杂的人生问题还缺乏独立解决的能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接受了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的采访。海迪说,80年代的荣誉是属于80年代整个青年群体的,奋斗者不是她自己。她认为对于一个残疾女性,写作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2.
祁建 《传承》2009,(5):58-60
偶像,是我们曾经有过的,后来又失落的那些榜样。偶像,是过去的雷锋、张海迪,也是现在的周杰伦、王菲,偶像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回顾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偶像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3.
"一会儿大家都吃我包的饺子吧,祝大家新年快乐!"新春将至,1月12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到北京朝阳东方爱心康复托管中心看望那里的残疾人,并跟残疾人朋友一起动手包饺子,她一边包饺子一边亲切地跟残疾人朋友聊天,鼓励他们:"不要被困难打倒,越是残疾越要把生活过好。"陪同张海迪一起看望残疾人的还有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北京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齐静。  相似文献   

14.
带上勇气上路○许炜编者按:这是一篇小文章,仅仅千字有余。读后却让人畅快淋漓,不禁拍手称快!拂去世俗的目光,透过文字,发现她就是生活中的这一个人或那一个人,一个普通的女子。但正义和勇敢使她成了一个胜利者!她说得真好:有时为了维护正义,我们并不需要献出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残疾人》2008,(12):12-13
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3日在北京闭幕。大会宣布张海迪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就在张海迪履新之际,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要闻     
《中国残疾人》2011,(11):10-12
赞扬山大研究中心推动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的贡献张海迪祝贺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10月15日是山东大学110周年华诞,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致信祝贺。海迪主席在信中说,山东是她的故乡,山东大学是她青年时代向往的高等学府,她忘不了山东大学对她的精神鼓励和学业指导。1982年,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先生授予海迪"山东大学荣誉大学生"的称号,1983年,山大的领导和老师们给她送去完整的英语专业教材,1989年,山大邹广文教授利用业余时间给她讲授哲学课程。海迪牢记这一切,坚持刻苦学习,最终获得  相似文献   

17.
《中国残疾人》2016,(11):22-23
2016年10月25日,主题为“创造更加包容的世界”的康复国际第23届世界大会在英国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此次大会上,新任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正式履职.10月27日,在大会闭幕式上张海迪发表履职演讲,她表示世界上有10亿残疾人,他们及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康复国际致力于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残疾人的平等、共享和融合,她将遵循康复国际的宗旨和原则,帮助残疾人改善生存状况,使更多人获得康复、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张海迪在演讲中说:“康复国际有94年的历史,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康复国际一直在为维护残疾人利益而努力,在世界各地开展工作,向无数残疾人提供关怀和帮助.如今,能够作为这个组织的一份子,为康复国际工作,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荣誉.”  相似文献   

18.
春节期间,中国残联领导在河北省、北京市进家人户看望慰问残疾人. 1月24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来到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农村,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调研农村残疾人工作. 张海迪一行分别到滦平县巴克什营镇偏桥村、花楼沟村和巴克什营村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保障、收入、康复、基本医疗等情况,深入了解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她指出,农村残疾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各级残联一定要深入到残疾人家庭,到残疾人身边去,真正了解他们的迫切需求,为他们提供最实在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6月17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京会见香港扶康会总干事陆慧妍,双方就两地智障人士康复与照料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张海迪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她说,目前,国家正在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按照平等、参与和共享的原则,为残疾人提供适合其特殊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残疾人生活  相似文献   

20.
6月6日端午佳节,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与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等社会爱心人士一起来到北京东方博爱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张海迪及爱心人士给孩子们带来了粽子、玩具和图书等节日礼物。大家抱起一个个残疾宝宝,给他们喂饭,和他们做游戏。张海迪在讲话中呼吁,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孤残儿童的成长。她动情地回忆说:“我童年患病后,母亲曾卖掉自己的苏联手表给我治病,父亲也在委托商店卖掉皮箱,他们从未放弃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