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青年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首先面临的任务就是确定研究对象,建立理论体系。因为学科的区分是以研究对象的矛盾特殊性而界定的,只有依据特定的研究对象,才能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和理论框架。因此,要建设青年学,就特别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青年学如何划清与相关学科的界线?我们知道,青年并非青年学特有的研究对象,它同时也是青年心理学、青年生理学、青年社会  相似文献   

2.
罗马尼亚青年研究中心研究员马赫列尔(FredMahler)关于青年本质的研究,是其著作《青年问题与青年学》的理论基础,是确立青年学研究对象的基础,研究马赫列尔的青年本质观,对于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学是有益的。青年的本质是研究和考察青年的本体状态,它要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青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青年如何发生,它在社会存在中具有怎样的结构?青年的本质问题(本体论)就是要揭示青年存在的整  相似文献   

3.
搞清楚某学科的准确定义,大概是最难的事之一。记得刚进大学时,对什么是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自认为十分明白。因为教科书的绪言或导论都白纸黑字的一目了然。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诸多定义却日益糊涂,至今仍不甚清楚。对青年学等也是如此。但不解之余,又不时地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予以反省,便发现,学科的定义似乎与认识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于是,便有了对青年学与青年社会学之争的一点感触,以求教于诸同仁。诚然,邝海春先生《青年学还是青年社会学——批判与思考》一文(以下简称邝文)对青年学的由来、发展及国内外诸家定义的说明,以及就它与青年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同一性所  相似文献   

4.
青年研究纳入科学研究轨道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为了总结和推动青少年研究的深入开展,全国青年研究学者协会和《青年研究》编辑部定于今年上半年联合举行青年研究笔谈会,就以下选题进行交流: 一、青年研究领域中建立青年学的必要性和理论条件;青年学学科的范畴、体系和方法。二、青年研究近十年发展中的成就与进展,问题与困惑。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是否已经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青年研究正式迈入社会科学领域已有10个年头了。很多学者对青年研究的对象,方法论问题提出了尖锐的质疑,能否对青年作“整体”的研究在理论界远未取得一致的意见。笔者无意于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个人的想法,只是试图对青年研究中的学风问题进行批评。我认为,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缺乏特有的方法论固然使“青年学”等学科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但是,没有埋头苦干、严谨求实、锐意进取的学风,青年研究不但会失去其科学价值,而且还会声名狼藉。为了使青年研究由“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我们每一个青年  相似文献   

6.
(一) 早在80年代之始,也就是青年研究进入科学研究阶段之初,便有拓荒者发出建立“青年学”的呼吁,期望建立从整体出发的、综合性研究青年的“科学群”,并对这一科学群作了分支众多、多姿多采的描述。到80年代后期,这种理想在耕耘者的辛勤努力下变成了现实,青年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片繁荣:青年研究机构与学会相继建立,研究刊物不断涌现,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单学科青年学及其分支学科、相关学科相继建立,青年科学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7.
论青年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研究,长期以来是作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法学等学科的附庸面目出现的。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研究一切青年问题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的统一认识。然而,现代科学综合发展的趋势,已使得“青年学”的独立发展成为必然。因此,探讨这门新兴学科的基础理论——青年的本质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青年科学(指的是青年科学系列,包括青年生理学、青年心理学、青年教育学、青年社会学以及正在建立起来的试图包罗万象的青年学,它们的理论体系以及他们的所有研究成果)在中国这个青年人口比例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们撰写的第一批青年社会学、青年学的专著,几十家青年学术理论刊物争鸣斗艳,各个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研究青年的科学成果与日俱增。本文这里提出一个似乎不为人们注意的问题:青  相似文献   

9.
青年发展历来被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进程。近年来,随着青年学研究逐步走上科学化以及整个世界范围内青年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一种被称之为“青年发展的社会检测指标体系”的新的概念与方法,正在开始兴起。这是应用数学工具对青年发展问题所做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它反映和描述了青年发展的状态和水平,为我们宏观、精确地把握青年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这一新的潮流,无疑是青年学研究走向科学化、精确化、操作化的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青年学的构架与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研究摆脱其他学科的襁褓,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文化学、生理学诸学科的分支中走出来,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在建立青年学的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反对“堆砌”,反对“拼盘”,忽视其他学科对青年的研究成果,是不利于学科发展的幼稚作法。但是,把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未加消化的简单叠加,立即宣布青年学建立了的作法,更是欠科学和幼稚可笑的。只有在学者们找到了青年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找到了特殊的规律和范畴时,人们才能宣布这门学科的建立。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旅程。我愿意做一名探索者,奉献上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一、青年研究现状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青年问题及青年工作实践活动的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青年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及时地反映出了青年对社会改革的思考、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反思、青年思潮及青年价值观的变化等一系列思想发展轨迹;二是从生理、心理、社会、青年观念等不同的侧面对青年展开多角度的研究;三是对不同阶层、不同类别的青年进行了多层次的剖析。这些研究对社会认识青年、对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这一阶段的青年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一是以抽象的主观思维取代科学实证,采用“经院哲学”的思辩模式,搞玄学研究,囿于从书本到书本的概念堆砌、或空洞、华丽、夸夸其谈,或生涩、离奇、故弄玄虚;二是热衷于青年“本体论”的研究及“青年学”的内涵、外延诸多概念限定的争论、阐述,轻视实践,轻视应用研究,对现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构建青年学科群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青年学业已由一门具体学科繁衍成为由多门青年学科所构成的学科群,青年学已成为有关青年理论知识体系的总称。青年学科的蓬勃发展,为青年学作为学科群的总称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青年学科的不断诞生,青年学科群的构建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试图通过对青年学科群的归类来研究青年学内在的发展逻辑及未来的趋势,以便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指导青年学科、课程的建设。在此,笔者就构建青年学科群若干问题的思考提出来,祈盼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研究的发展,经历了青年问题热→青年学科热→青年热点热等阶段之后,现在正处于徘徊期。从学术理论方面看,青年研究成果能升华为社会科学基本概念范畴的极少,故一直为理论界所忽视;从实践应用方面看,青年研究成果能转化为对策性操作措施的亦很少,故越来越难以得到实际工作部门的支持。对此困境,有些人归罪于应用研究多而理论建树少,有些人归罪于学科建构多而应用研究少。笔者认为,青年学与社会学有密切的从属关系,结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人们的思想获得了解放,特别是学术界的思想空前活跃,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竞相问世。青年学也在这个大潮中诞生了。这门学科自创建以来,已出了几部论著、教材和一大批学术论文,对青年的健康成长和青年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然而,青年学自开创以来,一直存在先天不足,并且至今尚未走出困境。这不仅是因为在研究对象和体系内容方面有争议,更主要的是缺少独特的研究方法。因此,至今难撑门户。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和青年理论研究。于是,青年研究界十分活跃,许多学者纷纷回过头来总结十年来青年理论研究,探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既对未来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实现“翻两番”目标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又对21世纪中国振兴强大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这一代青年怎样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思想政治工作学、青年学等学者的关注。本文以中外学者及笔者对80年代青年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结合改革开放、治理整顿、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社会制约因素,探讨未来十年青年的转折性发展,尤其是发展前期的特点,并提出研究趋向与重点。青年特点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第一,青年的政治追求从多样化转为明确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青年社会化研究评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总结了二十年来国内青年社会化研究的状况 ;在此基础上 ,从七个方面探讨了青年社会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最后 ,提出青年社会化研究中值得改进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众所周知,青年研究发端于青年问题的滋生;青年文化研究肇始于青年文化现象的繁杂及青年越轨文化的盛行。社会各阶层对于青年问题及青年文化问题的关注,必然导致学术界对于“对象问题”的聚焦。七十年代末“第三代”、“第四代”始终占据着社会问题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青年学的时机问题多数同志认为,目前建立青年学时机还不成熟,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1)资料不足,(2)缺少完整、健全的体系;(3)国际上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用青年学这个名词,资本主义国家很少用,国际通用性问题不好解决;(4)还缺少一支能够承担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理论队伍。我个人认为,青年学作为历史的必然,它已经产生,并在科学的百花园中占有一块领地,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完善它,发展它。  相似文献   

19.
青年研究走过了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过程,取得了很多成果,也积累了许多十分有意义的经验。然而,在当前这个繁纷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里,我们有必要及时总结在过去研究工作中的得与失,寻找未来青年研究的出路与特色。我个人认为,当前的青年研究要理顺以下三种关系:首先,是大与小的关系。青年研究并不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所谓青年学的说法在学理的角度上讲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我赞成在某个专门的领域里,如社会学、经济学领域里来对青年问题进行学理探讨,从这个角度讲,特殊的青年问题研究与母学科之间的关系就是小与大的关系,但情况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把自己封闭在单一学科来看青年问题,则会“只  相似文献   

20.
青年学(Juventology)是近十年来在国外出现和流行的一个名词,虽然至今仍然存在着某些争议,但反映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青年问题研究在当代世界各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要求建立一个相应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呼声日趋迫切。首先提出并运用青年学这一概念的是波兰社会学家弗拉迪斯拉夫·阿达姆斯基。1971年,他在波兰《社会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青年社会学问题》一文,从当时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社会学大会的状况出发,认为世界各国对全面地研究青年的兴趣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