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婷 《法制博览》2015,(6):123-124,73
商人是构成我国以往商法理论系统的核心内容,然而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商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逐渐呈现出由于以商人为核心而导致的各种不足,所以,要想保障我国经济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则务必对现行的商法核心进行重新考量与建立。  相似文献   

2.
沈冶 《法制博览》2013,(6):162+161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以传统的以行政控制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行政区划制度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对其重新进行界定和功能定位,将其纳入法律调控的范畴。本文试图从明晰"行政区划"概念开始,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存在的诸多弊病进行分析,并结合法律理论和国外立法实践经验,希冀对我国目前行政区划立法做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邬旻晖 《法制博览》2015,(1):146-147
对法律基本特征和功能的研究是制定法律、理解法律、执行法律的出发点。海商法作为商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角度体现出商法的一些特征和功能。而商法对于海商法这部特别法也起到了指引和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娜 《法制博览》2022,(9):50-52
严禁食用野生动物相关法律主要存在"野生动物"概念的界定过窄、缺少对需求端的管控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衔接不足,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目的的局限性、"重利用,轻保护"的立法理念以及相关法律与社会脱节造成的.在进行分析后,提出对我国严禁食用野生动物相关法律的完善建议,即应当明确"野生动物"的概念,制定...  相似文献   

5.
作为调节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民法和商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二者又有着各自的特点。除了调整对象的不同以外,其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异同。本文笔者对民法和商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分析了民商法价值取向异同对我国民商法立法的影响,目的是为民商法立法模式的选择提供指导和借鉴,进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杜宪华 《法制博览》2023,(22):58-60
民商合一背景下,如何对民法和商法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界定,不仅关系到对于《民法典》地位、作用评价,也会对市场经济当中法律体系构建产生影响。民商合一中否定商法具有的独立性,会阻碍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在处理民商关系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实践需求,以及客观立法规律展开思考,根据国情作出理性选择,分析民商独立可能性和具体实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军 《法制博览》2013,(4):207+194
我国法律对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没有明确的界定,目前主要存在"法律规范说"与"契约说"两种,虽然法律规范说有其局限性,但契约说是不正确的,为此本文主要从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制定程序、生效条件等角度驳斥了契约说。  相似文献   

8.
对文化的定义及法律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本文在界定文化的概念之后,对法律文化进行界定,而法律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诉讼法律意识属于法律价值观念。本文提出了诉讼法律意识由"无讼"向"正义"转变的观点,并通过列举实例,分析导致不同的诉讼法律意识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商事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国际各种商事的相互交融,国际商法的全球化、广泛化、统一化等趋势逐渐明显,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商法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国际商法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贺晓薇 《法制博览》2015,(4):124-125
作为"商法肢体"的商事代理制度,为促进交易达成的便捷与安全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虽然它脱胎于传统的民事代理制度,但在诸多方面,它都表现出与民事代理截然不同的特点。然而,我国现行法的一大缺失,即是其中并未见对商事代理的专章规定。要解决好商事代理的相关问题,仅靠某一部法律是不可行的,只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商事代理法律体系,商事代理才能在实践中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促进交易达成,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