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漢字起源有種種傳說:結繩記事、刻木為契、河圖八卦乃至蒼頡造字,等等。從實物記事、圖畫記事至五六千年之前,逐漸形成抽象符號、形象符號。這就是原始文字的胚胎。大約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時期,發展形成了龜甲獸骨文。這種甲骨文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古老的漢字系統,也是中國書法書體演變的起點,然後是鐘鼎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相似文献   

2.
一、隸書的形成和發展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用丞相李斯創制的小篆為通行書體,統一了中國文字?∽P畫複雜,着筆緩慢、圓轉往復,很是費事。所以在民間和下層機構,出現了簡體快速字——隸書。據說當時有個獄吏程邈,把民間的書體加以收集、整理,對大、小篆的結構和點、畫作了簡化,又把圓轉改為方折,以便書寫。他後來得到秦始皇的重用,官至御史。於是這種字體便在普通公文中使用起來,因為辦理公文的小官叫“徒隸”,所以人們把這種字體叫“隸書”。“隸書者,篆之捷也。”“捷”就是快速、急就,兼有簡化的意思;“隸”則是隸屬、輔助的意思。所謂隸書,也可說是隸屬於篆書的一種輔助字體。隸書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級:秦起、漢興、唐變。即隸書產生的秦代,鼎盛於漢代,至唐代則逐漸演變為楷書。隸書上承甲骨,大、小篆書體的傳統特點,  相似文献   

3.
學會和提高分析、欣賞書法作品的能力,同樣是學書實踐中所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書法欣賞,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深入研究起來却很複雜:古人缺乏這方面比較系統科學的論述;由於人們對諸如碑學和帖學、書家的評論,美醜的標準等重要問題的看法上還有分歧,欣賞書法,也往往因人而異。同樣面對顏真卿的書法,韓愈認為書至魯公,而李後主却認為“叉手並脚田舍漢”;同樣是欣賞《蘭亭序》,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裏去欣賞,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趙孟頫多次欣賞《蘭亭序》,曾寫下了十三段跋語,記錄了不同的感受,這就是著名的  相似文献   

4.
“楷書如立,行書如走,草書如奔”覀兘洺S眠@個形象化的比喻,來說明這三種書體的特點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行書是介於楷草之間的一種書體,寫得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得穩妥端正近於楷書的稱行楷。草書是“删繁就簡筆帶連”的連筆字,完全衝破了楷書的格式,比行書還自由放縱、活潑飛舞,因此更重於抒情  相似文献   

5.
人類文化寶庫中獨具特色的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創造的極其豐富的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之一。它起於點畫用筆,繫於單字結構,成於整篇章法,美於風神氣韵;法度森嚴而又變化無窮。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自成系統,而以楷書為基礎,楷書又有大楷、小楷之分。寫楷書難,寫小楷又北寫大階難;而用純金寫小楷,更是難上加難。在當代中國書法界,用純金寫小楷而又接連有長卷問世者,則首推趙之中。據趙之中先生說,純金書法本來是中國人的創造,為書法一絕。但到了當代,除了在寺廟內  相似文献   

6.
楷,是楷模、標準的意思?瑫菍W書法的基礎。要學好楷書,必須在點畫、結構、章法三方面下功夫。一、楷書的點畫研究筆畫,歷來以“永”字八法爲典範,因爲“永”字包含有橫豎撇捺點鈎挑折等基本筆畫。(一)横法:  相似文献   

7.
無錫書法藝術?茖W校創立於一九八二年,是中國第一所宨T從事書法藝術敎育的高等學校。七年來,藝孍囵B了中國第一批書法師資隊伍,編撰了第一套書法系列敎材,攝製了第一批書法電視敎學錄像片,發行了第一份書法藝術學報,開設了第一個書法留學生部。爲此,它被中外新聞界譽爲“開拓性羣體”。時至今日,藝孯阎闷邔訑湆W大樓,孊毤  相似文献   

8.
所謂謀篇布局,就是章法布局。這要求整個書法篇章、式樣和字的行列以及款式、印章等通過合理布局,在形式和內容上安排得體,達到形神兼備的美感路ň褪菍φ獣ㄗ髌凡季值脑O計方法。所以,書法家們又把章法叫做布局、布白。“精美出於揮毫,巧妙在於布白”。書法作品的章法布局,如同畫家構圖作畫,未動筆之前,要對整幅作品的款式布局有個總體設計。不僅要求文字與內容相得益彰,而且還要求全篇的行間字距疏密得當、大小相宜、照應嚴謹、氣韵貫通。如果按照預想好的設計方案動筆,就會盡抒情懷地在款式的布局上取得紙墨相融、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如果信手下筆,不講章法,  相似文献   

9.
臨摹碑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臨摹的意義就是從碑帖裏吸取前人書法經驗,學習用筆方法、結構規律,從而打好書法基礎,提高書法技能。臨摹,一般是先摹俊臨,因為初學寫字,對碑帖的間架結構、精神面貌、所用筆法不甚熟悉,必須先通過摹帖才能逐步掌握,然後再臨帖,才不致茫無頭緒。摹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種: 第一是變鈎,即用薄紙蒙在帖本上,將字的外形輪廓用鉛筆準確地鈎出來,如果不塡墨,就成空心字;如果塡墨,就稱為雙鈎塡廓。初學可將雙鈎的字作為描紅本,第一步醮紅墨水塡寫,第二步醮藍墨水塡寫,最後用墨塡寫,這樣一本雙鈎本可填寫三遍,最後變成原帖的複製本。第二是仿影,可將原帖或原帖的複製本,蒙上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紙,然後按紙上透出來的字  相似文献   

10.
所謂書法的技法,主要是指筆法。筆法包括執筆法和用筆法。執筆法又涉及到身法、腕法和指法。古人曾說:書成於筆,筆運於腕,腕運於肘,肘運於肩;肩、肘、腕、指皆運於右體,而右體則運於左體,左右體者運於上體,上體則運於下體。下體者,兩足也,兩足着地歹嘞骡h如屐之有齒,以刻於地者。然此謂下體之實也。下體實而後能運上體之虛……。這段話是講執筆之力,來自雙脚實地。運氣運力,由下體運於上  相似文献   

11.
王羲之在《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說:“予少學衛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岳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於衆碑學習焉。”從這段自述中,可見王羲之學習之刻苦、實踐之廣泛。他博採衆長,總結經驗,寫出了《書論》、《用筆賦》、《筆勢論十二章》等有關理論文章。另外,據說王羲之十年攻永字,總結成永字八法,為後人留下了學習書法的基本理論、基本法則。又如清錢泳在《書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事實:“或有問余曰,凡學書畢竟以何碑何帖為佳?余曰:不知也。昔米元章學顏書,嫌其寬;及學柳,結字始緊。知柳出於歐,又學歐,久之類印板文字,棄而學褚,而學之最久。又喜李北海書,始能轉折肥美,八面皆圓。再入魏晉之室,而兼於篆隸。夫以元章  相似文献   

12.
被朋友們戲稱為“書法大俠”的何錦明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自從一九八六年首次進京擧辦個人書法作品展覽以來,他每年都來北京,每次都引來那麼多舊雨新知,每次都有那麼多文化或企業團體請他去表演、交流。今年,他的書法作品集由《今日中國》出版社出版,使更多的人能够領略這位書壇奇才的風采。  相似文献   

13.
台灣勝大莊文化企業集團總裁、建德國際集團總裁李志仁先生為全球中國人創辦“建德中華藝術獎”的消息,是今年七月九日首先在北京宣布的。李志仁先生此擧已醞釀多年。當這一計劃終於得到實施的時候,他的心情難以平靜。在王府飯店,他對程思遠等前輩和新聞界人士侃侃而談。他說:“一個偉大的盛世必然是雄偉、尊貴、榮燿的!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所以全球華夏子孫應在經濟、科技、政治、軍事、文化、藝術等各方面創造出中國雄偉、尊貴、榮耀的世紀風貌。藝術是一切文明的火車頭,書畫更是中華民族五千年藝術的精髓。最近中國必出現劃時代雄偉、尊貴、榮耀的書畫創作!建德中華藝術獎的設立與頒發,將對全中華民族的精神、氣節興文明有重大而快速的提升,進而表現出二十一世紀中國雄偉、尊貴、榮耀的大漢天威!”建德中華藝術獎的項目將包括書法、國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刻、文學、武術等,兩年頒發一次,今年底將先頒發書法獎和國畫獎各一名,另入選各一百名。李志仁先生竭誠呼籲:全球中國人只要對藝術創作有興趣者,皆應為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雄偉、尊貴、榮耀再創作、再歌頌。此項大獎由建德國際集團主辦。建德國際集  相似文献   

14.
在李盛甲書房的筆筒裹,插着一支支棱角分明的竹筷。竹筷堅硬而不沾墨,書寫起來不像毛筆那樣得心應手?欣庥薪?若能把握得當,寫出來的字除有毛筆書法的特徵外,還能產生碑刻般的效果。幾年來,李盛甲就是用這些竹筷在八小時之餘,勤學苦練,開創了一片新奇的筷書藝術天地。  相似文献   

15.
古書《周禮》和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大約五八——約一四七年)所著《說文解字》中部說中國漢字的構成法有六種,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汪、假借。根據許慎所下的定義:“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誳,‘日’、‘月’是也。”“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其無其字,依聲托事。”下面具體講講這些造字方法的情况。(一)象形象形,“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指的是把字晝成像所代表的東西的樣子?  相似文献   

16.
劍術與書法     
很早以前我便聽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唐代(六一八——九○七年)大書法家張旭早年學習草書,正當爲如何創新而苦苦思索時,偶然看到公孫大娘舞劍,從中受到啟發。從此,他刻苦練劍,並將劍術與書法藝術揉合在一起,使他的草書獨樹一幟约阂渤姓J,見擔夫爭道而得其意,又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其神?耙狻痹趧側  相似文献   

17.
近幾年,湖南省江永縣的「女書」古文字在國際文化界引起廣泛關注。但是關於「女書」的說法不一,有人說它是少數民族文字,有人說它是婦女創造的文字。設在武漢的中南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有個「女書」研究組。這是中國唯一有組織地研究「女書」的機構。近三年來我先後八次探訪  相似文献   

18.
常識中,書總是用文字寫成的,但是這裏介紹的却是一部“無字書”,不僅內容不是用文字寫的,而且文章之間也不像一般書籍那樣有着系統的必然的聯繫。然而,通過這部“書”,人們却能瞭解到一個民族的歷史:它在某一時代的生活和風俗民情,它的古代神話和它的遠古先民們所崇奉的圖騰,這部“書”就是《中國河南漢畫像磚搨片精選集》。  相似文献   

19.
《讀書》是一羣喜歡讀書的出版家辦的刊物,一九七九年四月創刊,到現在已近八年了。“喜歡讀書的出版家”,難道還有不愛讀書的出版家?但是實際上,幹書這一行業是一回事,是不是喜歡讀書往往又是另一回事领蹲x書人不一定是出版家,那當然更是不言而喻的了。讀書人與出版家這兩種身份凑在一起,於是就產生了一份具有雙重特性的刊物。《讀書》雜誌多次表明自己是“以書為中心的思想評論刊物”,既是“思想評論”,又要“以書為中心”,正好反映了這一刊物的特色。一九七八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會,激勵着每個有良知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心。於是,一些  相似文献   

20.
王永民是漢字電腦輸入技術“五筆字型”的發明者。而今王永民的名字隨着電子計算機在中國社會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而日益聞名。他的這項發明被國內外權威人士譽為“不亞於活字印刷術的重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為十一世紀中期宋朝人畢昇所發明的,為汉字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當人類開始進入一個以電子計算機為基本工具的信息時代,數量浩繁、字形複雜的漢字同計算機輸入鍵盤上的二十六個字母鍵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因此有人驚呼:中國文字是現代化的絆脚石;有人斷言:不廢除漢字,中國便不能進入現代文明。漢字輸入電腦的問題成為舉世稱難的“癌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