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罗荣桓是党中央提名的10名元帅之一。当罗荣桓知道后,立即给毛主席写信,说自己参加革命较晚,贡献不大,不要提名他为元帅。但是,党中央、毛主席深知罗荣桓,还是授予他元帅军衔。罗荣桓十分感慨地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宋凤英 《湘潮》2005,(2):12-17
在邓小平交往过的领导人和将帅、社会名流中,罗荣桓元帅是比较特殊的一位。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我一辈子共事的人,只有罗荣桓。再还有邓小平。"可见邓小平和罗荣桓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邓小平和罗荣桓有着深厚的友谊,亲密交往数十年,两人相知甚深。邓小平这样评价罗荣桓:"为人朴实、诚恳和厚道,在干部中很有威信。"在罗荣桓去世后的多年里,邓小平始终怀念着这位老战友,关怀着他的家属和后人。邓小平曾三次为有关罗荣桓的图书题词,这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是非常少见的。  相似文献   

3.
罗荣桓:英年早逝的第一位元帅1962年,罗荣桓的病越来越重,血压不稳,心脏也不好。1963年9月28日,肾衰引起尿毒症,罗荣桓住进北京医院,进行腹膜透析。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对他的病情非常关注,指示医院大力抢救。  相似文献   

4.
罗荣桓元帅是十大元帅中最早殒落的帅星,是唯一一个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帅,也是唯一一个在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对于这位早逝的元帅,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有很高的评价:毛泽东说:罗荣桓是个老实人。邓小平说:罗荣桓是个厚道人。江泽民说:罗荣桓家风严谨。毛泽东一生为4个人专门写过诗,一个是他的妻子杨开慧,一个是元帅彭德怀,一个是中国著名女作家丁玲,还有一个就是罗荣桓元帅。罗荣桓从秋收起义起就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闹革  相似文献   

5.
正罗荣桓故居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距县城30公里,距衡阳市80公里。罗荣桓故居由故居、铜像广场、生平业绩陈列馆三大主体组成,总占地面积74012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故居格局为三进两厢,内有罗荣桓卧室、书房以及祖母、父母卧室,还有客厅、健身房、火炉屋和他父亲开设过的"永隆杂货铺"。罗荣桓卧室陈列的橱柜、抽屉桌、花板床、床头小方桌、梳妆台、梳妆盒、双影镜等都是原  相似文献   

6.
周迅 《新湘评论》2020,(1):54-55
马褡子,一种搭在马身上的大型口袋,下垂的两头可以装东西,也叫“捎马子”。今天,许多人可能不熟悉这种东西,但在战争年代,它可派上了大用场。衡东县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珍藏的一件马褡子,是罗荣桓长女婿陈卓捐赠的,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件马褡子是延安被服厂生产、统一配发的,罗荣桓1937年在延安以及抗日战争前线和解放战争中使用过。当时,罗荣桓所有的家当,就是马褡子和它里面装的东西,包括个人物品和办公用品。卢沟桥事变后,它又成为罗荣桓过黄河、挺进山东的唯一行李,也是罗荣桓所带领部队行军的“公文袋”。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人之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罗荣桓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帅,我们特从已公开出版的《罗荣桓元帅》、《罗荣桓传》、《罗荣桓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开国元帅的晚年岁月》、《毛泽东与十大元帅》、《毛泽东与开国将帅》等书中,摘编了若干个动人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以飨读者。文中大小标题系摘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8.
一夫 《新湘评论》2002,(1):44-45
今年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人之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罗荣桓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帅,我们特从已公开出版的《罗荣桓元帅》、《罗荣桓传》、《罗荣桓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开国元帅的晚年岁月》、《毛泽东与十大元帅》、《毛泽东与开国将帅》等书中,摘编了若干个动人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以飨读者。文中大小标题系摘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9.
舒云 《党史博览》2009,(4):19-24
在林彪去山东的路上。中央两改对他的任命1945年6月,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得知山东党政军负责人罗荣桓得了严重的肾病,亟需休养,决定派林彪到山东接替他。中央正式通知山东分局:林彪出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任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政委。如罗荣桓因病休养,由林彪代理罗荣桓的职务。为了尽快把各路将领送上前线,毛泽东派叶剑英与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协商,  相似文献   

10.
<正>罗荣桓元帅是十大元帅中最早去世的帅星,是唯一一位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帅,是唯一一位在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对于这位早逝的元帅,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他都有评价:毛泽东说:罗荣桓是个老实人。邓小平说:罗荣桓是个厚道人。江泽民说:罗荣桓家风严谨。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党史纵览》2002,(11):12-15
2002年11月26日,是罗荣桓元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罗荣桓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人之一,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为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罗荣桓是从部队最基层干起的,与工农出身的战士同甘共苦,最终成为军内的“政治元帅”。罗荣桓与毛泽东有着很深的友情,毛泽东对他也非常器重。毛泽东一生中仅写过两首悼念亲人和战友的诗词,一首是《蝶恋花·答李淑一》,另一首就是《吊罗荣桓》。在诗的结句,毛泽东发出了“国有疑难可问谁”的慨叹,足见毛泽东对罗荣桓的高度信任。  相似文献   

12.
罗荣桓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为我军政治工作的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罗荣桓与毛泽东有着很深的友谊,毛泽东对他也非常器重,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悲痛不已,写诗称"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相似文献   

13.
周书羽 《湘潮》2018,(2):33-36
正毛泽东曾写过很多诗词,但怀念战友和亲人的作品并不多,其中一首情深义重的悼诗就是《吊罗荣桓同志》。在将帅云集、群星璀璨的年代,毛泽东竟写下"国有疑难可问谁"的诗句,充分体现了他对罗荣桓的深厚友情和非凡器重。提起罗荣桓,毛泽东多次称其为"老实人",还说"我喜欢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应当就是他赏识罗荣桓、将其看作"一辈子共事的人"的重要原因。老实的精神品格,伴随了这位开国元帅的戎  相似文献   

14.
吕芳文 《湘潮》2006,(12):1-1
罗荣桓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敢于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多次与林彪发生分歧和斗争。特别是林彪就任国防部长后,罗荣桓在“大办民兵师”、免去谭政职务、学用毛泽东著作等诸问题上同林彪发生严重分歧,被林彪诬蔑为“反党”。1959年,新的军委组成后,罗荣桓分管民兵建设,担任工作组长  相似文献   

15.
舒云 《党史博览》2007,(12):4-9
1992年5月,聂荣臻元帅逝世。至此,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都已经离开人世。本文按照十大元帅逝世的先后,来逐一展示他们的葬礼。罗荣桓:英年早逝的第一位元帅罗荣桓,湖南衡东人。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在山东敌后,因操劳过度,经常便血,有时出血量很大。1943年3月,中央准备让他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要求休养半年,没有获批准。他继续尿血,得不到  相似文献   

16.
罗荣桓故居和“荣桓图书馆”,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七日在罗帅故乡湖南省衡东县正式开放,衡东县举行了隆重的开放典礼。罗荣桓故居和“荣桓图书馆”分别座落在衡东县鱼形乡南湾村和城关镇。邓小平同志为“荣桓图书馆”题写了馆名、胡耀邦同志题写了“罗荣桓同志故居”匾额。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王平、总政治部副主任周文元、军事科学院政委梁必业、广州军区  相似文献   

17.
萧华和罗荣桓,一个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帅,他们最初相识在中央苏区的红土地上.虽然在年龄上相差14岁,但在30多年的并肩战斗生活中,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可以说既是良师益友,又亲如兄弟手足.萧华对于罗荣桓怀有深厚的感情,生前常常说他是在罗荣桓同志亲自教育下长大的,罗荣桓同志手把手地教会他怎样做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孟红 《党史文苑》2012,(23):32-35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这是1963年底罗荣桓病逝后毛泽东于悲意甚浓、痛惜万分中挥笔写出的上乘悼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足见罗荣桓是备受毛泽东器重的元帅之一,罗荣桓横刀立马军中运筹而叱咤风云、战绩非凡之处从中略见一斑。"无情未必真豪杰。"那么,关于战火纷飞之外的儿女情长,开国元帅又是如何为人  相似文献   

19.
王凡 《党史纵横》2005,(5):17-21
罗荣桓夫人林月琴提出再增加一个大夫/罗荣桓经常是刚吃进东西,就呕吐出来/去世那天上午,罗荣桓突然提出要回家看看/林月琴提出另做一套元帅服给罗帅穿着告别和火化王遹一生中有几件难忘的事,其中之,就是参加党政军领导人的抢救和后事理的全过程。这种情况她总共经历三:第一次是罗荣桓元帅,第二次是李富副总理,第三次是周恩来总理,后两次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罗荣桓是1963年12月去世的,实际上从1962年开始,他的病情就越发严重了。虽然党中央对他的病情很关心,一再要他注意休养治疗,但他依然总是牵挂着工作。罗荣桓自己说:我这个病既然是…  相似文献   

20.
1939年3月,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主力挺进山东时,当地存在着日、伪、顽、杂、匪等多种武装势力,115师新来乍到,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罗荣桓和115师遵照中共中央的统战政策,积极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纵横捭阖,越战越强,逐渐成为山东境内一支最重要的抗战力量。这期间,罗荣桓同不少有民族正义感和爱国心的"山大王"结交为好友,建立了很深的情谊,并引导他们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罗荣桓在鲁南结交下的万春圃,就是这些"山大王"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