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许多优势.但是,因为多媒体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加之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的利与弊,扬长避短,使二者能够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
徐祥梓 《学理论》2012,(23):235-23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任务.从课程目标、师生角色、教学手段等方面对中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比较,希望能为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思考空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赵秉东 《学理论》2013,(15):258-259
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图文声像的展示变得具体化,拓展学生知识面;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本末倒置,忽视书写教案,竭力制作课件;课件缺乏真情实感,转移学生学习注意力;多媒体技术对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挑战性。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有:教师备课方式应以准备教案为主,制作课件为辅;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张珍 《各界》2007,(10)
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相对应的教学方式,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融洽师生关系,巧设"问题"、拓宽多维空间和体验成功四个方面论述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5.
李建文 《学理论》2013,(6):236-237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有效教学是关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文本解读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设计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构想和规划。课堂执行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周慧娟 《学理论》2013,(8):235-23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信息化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应用层次。从CAI课件、多媒体课件到网络课程,从多媒体教学平台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在众多的教学媒体面前,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设备的最大化使用,如何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围绕如何让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为师生所接受,使其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服务,进行论述,提出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技术为本,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进入寻常课堂。  相似文献   

7.
张维岩 《学理论》2012,(21):270-271
新课程改革给我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活力,给语文教学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性学习和教育交往活动说贯彻到语文教学中对语文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本文试从教学策略的角度进行分析,期望能给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8.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语文的工具性被过于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不断被扼杀.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开辟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新疆域.语文源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应让课堂教学生活化,并高度重视现代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重视社会生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让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9.
陈煜 《各界》2007,(10)
用"以人为本"指导语文教学,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构建"语文生活化"的理念;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开展语文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潘瑾 《各界》2010,19(3)
职业教育下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围绕着培养目标的不同,语文教学应转变观念,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对语文的热情,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气息和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李培涛 《学理论》2010,(1):175-176
近代中国语文改革是在民族救亡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它以语文改革决定论为指导,以知识分子倡导的语文改革运动为表现形式,政府在语文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12.
马丽岩 《学理论》2011,(15):323-324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努力挖掘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因素,有效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在于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基本渗透途径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外拓展阅读和语文活动等环节中。  相似文献   

13.
俞辉健 《学理论》2009,(19):215-216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情感教学便很自然地与语文融为一体,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之一的语文教材,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对教材予以情感性处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情感,此外,作为情感教学的主导者一教师,要有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阐述目前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力求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名著欣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新要求.针对高中语文素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有计划、大量地阅读语文读物,培养学生积累和梳理语文知识的能力,将地方文化和资源融入语文教学中,充分凸显语文的实践性,从而提高新课改学生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了一些思考: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依纲据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上好语文活动课,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性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改革评价标准;改进测试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伦理道德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因而注重品德修养,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就成为许多中国人的人格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准确把握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既学到了语文知识,又能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8.
张玉兰  冶羽彤  刘召峰 《学理论》2011,(20):239-240
对青海省民和县高中语文教育现状展开深入调查,可以把握该地区语文教育实际情况。该地区语文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存在一定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维度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对该地区语文教育发展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尚旭东 《学理论》2010,(16):223-224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说明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训练,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时,不能将语文视为一门纯粹工具性学科,而忽视语文的人文价值。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理想。面对这一弊端,我们强调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主题,并由此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四项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不仅要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和应有的人文性,而且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当前我们的物质文明已有了显著的进步,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要与之协调,通过语文教学达到思想品德培养的目的,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