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点摘编     
“腐而不败”国则败论点摘编“腐败”一词,是说“腐”与“败”相连,由“腐”而“败”乃事物发展之必然规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腐而不败”的现象。一些人不仅“腐”而未“败”,甚至因“腐”得福,因“腐”得官。之所以出现此种怪现象,愚以为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2.
遏制腐败必须提高"腐败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领域,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搞腐败也有一个成本收益问题,如果腐败者仅以微小的成本投入就能够获得大量的非法收入,并且被查处的几率很低,甚至可以“边腐边升”,“越腐越升”,就会诱使更多的人走向腐败深渊。只有不断提高腐败行为的成本,当“腐败成本”高于其收益时,才能真正使那些想涉足腐败的人望而却步,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一、必须提高腐败行为的直接成本所谓腐败的直接成本,即实施腐败行为时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有的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紧靠一个电话、一张纸条就能任意开支国家的巨…  相似文献   

3.
《正气》1997,(5)
在反腐败斗争的紧锣密鼓声中,我们走进了姹紫嫣红的春天。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吃、住、行”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反腐败斗争着重解决的重要内容。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冯芝茂在全省“一整两反”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进一步引深全省“一整两反”工作,努力取得新成效。《查处“南粤第一案”的前前后后》记述了中央纪委欧阳德案件调查组突破原广东省人大副主任、东莞市委书记欧阳德一案的全过程。该文所总结的与案犯斗智斗勇的实践经验,对于…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在组织人事工作中,存在着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这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一方面劣迹昭彰,受到群众大量举报;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得到提拔重用。对于这种扭曲的“官场现象”,群众愤怒地称之为“边腐边升”、“越腐越升”。“边腐边升”、“越腐越升”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给我们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敲响了警钟,必须加以高度警惕。江泽民同志严肃指出:“用人方面存在的这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党内外影响极坏,危害极大,必须坚决整肃,坚决刹住这股歪风,坚决惩治这种腐败现象……历史上的腐败现象,危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认真领会江泽民同志这一讲话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随着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攻势,一批又一批的腐败分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有的开除公职,有的进了监狱,有的上了刑场。人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又为另一种现象而困惑———腐败分子,腐而不败腐败,可以说人人痛恨。但某些地方个别腐败分子不是稳坐钓鱼台,就是易地...  相似文献   

6.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9):19-21
腐败大案频出,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广东是越反越腐,还是反腐败越抓越紧?创新反腐机制制度,吸纳民意开门反腐,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败……“反腐书记”汪洋主政下的广东,使出了反腐败的十八般武器。  相似文献   

7.
“查”与“处”□戴雪莲这里所说的“查”与“处”,是指对腐败行为的调查与处理。在全国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中,“查处”这把利剑已经把一批腐败分子砍下马来,送上了审判台。因此,腐败分子对“查处”闻风丧胆,而人民群众则对“查处”拍手称快。近年来,有的地方或部门把...  相似文献   

8.
从近些年查处的一些官员腐败案件看,有许多现象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一是“三九”现象,即59岁现象、49岁现象和39岁现象的合称。在这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55—59岁、45—49岁、35—39岁均成为“主力军”。“三九”现象意味着从35—59岁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官员腐败的危险期,换一句话说,只要当官,如不注意就有发生腐败的危险。这种现象的发生,都与个人进退去留的重大转折有关。59岁是退休在即;49岁已近“黄昏”,“要捞要贪就得抓紧”;39岁是仕途上的一大坎,迈过去今后就可能像模像样地当官,迈不过去便可能失去大好机会。二是“阴阳人”现象,即被查处的腐败官员中,有不少曾是人们  相似文献   

9.
‘微腐败’主要是指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乱用公权力从事违法违纪的行为。人们常说:“大老虎太远,而苍蝇直接扑面。”这突出反映了基层“微腐败”的危害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部门查处了许多‘‘大老虎”,也揪出了一些“小官巨腐”。虽然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基层党员干部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依然呈现易发多发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省内外不断曝光了一些腐败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的说腐败分子纷纷被查处,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反腐败非常坚决;有的说曝光的仅仅是一小部分,没有公开曝光的腐败分子还很多。隐藏较深至今没有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还不知有多少;有的说这些腐败分子真是胆大妄为,贪心不足,要钱不要命……  相似文献   

11.
“色腐”     
新华社根据新近查处的张曙光、刘志军、刘铁男等腐败大案推导出这样一个判断:“凡贪多色”的定律一再得到验证,“色腐”已经成为一个痼疾。  相似文献   

12.
提高腐败成本:遏制权力腐败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反腐败方面花费的精力不小 ,每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的数量也不少 ,而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奢侈浪费、卖官鬻爵、徇私枉法等腐败现象却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甚至在一些地方或行业还呈滋长蔓延之势。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打击的广度和力度不够 ,致使腐败的风险和成本远远小于腐败的收益 ,对腐败分子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以致使腐败分子“前腐后继” ,腐败现象愈加严重。“舞弊者得利 ,则效仿者至 ;舞弊者受罚 ,则接踵者绝。”因此 ,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教育与打击两手抓” ,在加强思想政…  相似文献   

13.
贪官腐败还有“艺术”吗?有的。否则,昨天做贪官,今天被查处,岂不短命?为生存发展而“适应形势”,贪官也就讲究起“艺术”来了。  相似文献   

14.
成克杰这样的大腐败分子被挖出来,表明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不管是谁,不论他的职务有多高,只要他腐败了,党内决不允许他存在。特别是成克杰被判刑的消息公布后,更是大快人心。但仔细想想,近几年查处的中高级领导干部像胡长清、徐炳松、孟庆平、孙晓虹等许多都是在前任职务时就已经腐败了,有的甚至是刚刚被提拔就东窗事发,群众称之为“腐败分子升官现象”,这种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腐败分子﹃前腐后继﹄的机会必将越来越少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反腐败已收到成效。近几年查办的大案要案,大多数发生在1993年至1997年之间,1998年以后腐败案件逐步减少,建筑、金融等领域多发的势头有所减缓。1999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的群众检举控告信件逐年下降。中纪委书记尉健行说:“这些情况表明,那种认为腐败越反越严重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不过,作为为害全球的一个“烂苹果”,腐败不可能在一夜间消除。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说,中国反腐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论职务高低,只要构成犯罪,一…  相似文献   

16.
一边是贪官们大肆卖官敛财、劣迹斑斑,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虽早有觉察却保持沉默。近年来,安徽省有18个县(区)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查处。安徽省纪委的专家说:正是“绝大多数干部的沉默”、“毫无责任感的沉默”,形成了这些贪官们腐败行为愈演愈烈的“黑色土壤”,这种现象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三年前的“中共十五大”报告中严肃地指出 :“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 ,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将腐败问题提到如此高的程度 ,可见反对腐败,研究反对腐败和遏制腐败蔓延是十分重要更是十分必要的。一、从目前我国反腐斗争情况看我国权力腐败问题的成因和强化党内监督的必要性应当肯定的是 ,自“十五大”以来 ,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鼓声的确是越擂越响 ,一批批的腐败分子被查处 ,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 ,顺应了民心 ,得到了人民的赞扬。特别是20…  相似文献   

18.
论点精选     
“集体腐败”的危害 当前,私自截留和挪用预算资金,已经成为腐败的一个新现象。那些本应上缴中央财政的钱有的用来建豪华的楼堂馆所,有的被作为职工福利而私分,有的用来炒股,有的干脆以会议、培训的名义被吃掉、喝掉、玩掉了。截留、挤占、挪用国家资金这种“集体腐败”行为与少数领导干部的“个人腐败”相比,更具有隐蔽性,甚至戴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表面上看,那些钱并没有被个别硕鼠吞进腹中,而是变成了职工住房,变成了人人有份的“小金库”,变成了让部分近水楼台先得月者拍手称快的“福利”。实际上,国家却因此蒙受了更加…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在与腐败的较量中最终取胜,当下有些人仍持怀疑态度:有的认为反腐攻势再猛也挡不住中国腐败的严重,甚至声称会越反越腐;有的认为一党执政反腐不可能成功,中国共产党反腐注定要失败;还有的"预测"重拳反腐将"昙花一现",腐败必将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20.
<正>腐败大案频出,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广东是越反越腐,还是反腐败越抓越紧?创新反腐机制制度,吸纳民意开门反腐,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败……"反腐书记"汪洋主政下的广东,使出了反腐败的十八般武器。不光要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还要做反腐败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