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汕头今年高考复读班火爆,不乏想上名校的高分生,专家提醒复读须慎重。 高考成绩达802分、已被某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的尖子生,却准备回校复读冲刺清华大学。日前,记者在采访汕头市部分高考复读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以走进梦想中的清华、北大。如果你恨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能比上一次摔得还要惨。复读班带走了我的青春和朋友。”这是一位高考高分复读生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今年6月26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北邵庄村一女生,因二次高考落榜后自杀。这不能不让我们警醒。高考复读班原本应该是为高考落榜生举办的,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上线生,尤其是一些上了重点分数线的高分生也加入了“高复”大军。据7月13日《中国妇女报》报道:在北京,已经报名复读的学生中有考到590分以上的,北京精华教育机构的刘冬昕老师介绍,高分段学生增…  相似文献   

3.
二十多万高中生放弃高考出国留学,再加上今年高考季,越来越多的状元们放弃北大清华选择香港大学,杨澜微博更直言大学教育让人失望。中国现行的大学教育制度再一次被推进大众视野。  相似文献   

4.
在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尚未大众化、还在依靠高考成绩选拔人才的当下,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炒作状元也是一厢情愿。要真正做到不炒状元,就要打破唯高考成绩论英雄的教育GDP理念,先从升学选拔体制与教育评价手段改革开刀。  相似文献   

5.
状元短裤     
家有考生,是家长们最纠结的事。谁不想自家的孩子考得出色,金榜题名嗬!于是近年来,各种与高考“状元”有关的物事,都成了商家的卖点:书商连篇累牍地出版各类高考指导书籍;食品商则开发饮品补品,  相似文献   

6.
《政协天地》2012,(8):50-50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在整理近1500份问卷数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男生已经被女生全面超越。”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每一个科目的平均成绩几乎都高于男生。就连被认为是男孩强项的数理化,女孩的分数也遥遥领先。令人吃惊的还有,2006-2007年,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超过65%是女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江苏、广东、云南、辽宁、吉林、天津、新疆、广西的文理科“状元”,全部被女生夺得。女生超越男生成为一个“全局性的、趋势性的问题”。而在196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只有25.7%。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岑溪市的教育事业一年一个台阶,呈现出勃勃生机。尤其是在2006年,岑溪市在高考中的各项指标均排在全区的前列,其中上重点线的考生有344人,上二本线以上的考生有1069人;岑溪中学的学生伍思睿还夺取了广西高考文科状元和数学单科满分状元的荣誉。  相似文献   

8.
孙冉 《今日广西》2007,(16):9-11
女状元流行的背后,并没有让我们看到女生更聪明或者男女更趋平等的必然事实,而是高考改革的荆棘难行——  相似文献   

9.
我一位朋友的小孩今年参加高考,全家情绪可用波澜起伏来形容。原来,这个一向低调的小孩,在高考完填报“提前批”录取志愿时,尽量“低开低走”,结果分数一公布,她却考了600多分的高分,全家为她而高兴。但没几天,全家又沮丧起来,因为如此高分,录取她的却是一所“二流”的“二本”大学。  相似文献   

10.
林华 《观察与思考》2009,(11):42-43
随着留学不断升温,特别是美英等发达国家留学签证逐年放宽,越来越多中国高中生计划赴海外求学。为了挤进外国名校和取得高额奖学金,很多原本准备报考国内高校的莘莘学子纷纷备战“洋高考”。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终因民族身份造假而落得无书可读的境地。规则所在,惩罚在所难免。一个造假者接受了应得的惩罚,如此而已。但是舆论显然并不满足于就事论事,而是充斥更多情感,既有泛滥的同情,也有泛滥的怨恨。  相似文献   

12.
浅泽 《中国人大》2010,(12):6-6
本月上旬,全世界最大、最紧张的考试,中国的高考刚刚结束。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6万人,比去年减少74万人。整整74万,这已经是高考考生连续第二年出现大幅度下降。适龄人口的减少是考生人数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然而除此之外,很多考生的主动放弃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伙昌 《当代广西》2007,(19):52-52
2007年高考尘埃落定,各地状元也全都水落石出。在高考状元们看似偶然的成功背后,其实是脚踏实地的付出与力争上游的求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4.
祖籍新野县施庵镇的香港同胞李凤英女士,非常关心家乡教育事业,1996年捐资120万元协助筹建了向阳中英文小学。不久前,她得知家乡遭遇水灾后,又向学校捐资80万元港币。 (丁建忠) 祖籍邓州的香港世纪汇山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兴斌先生,1994年曾出资10万元在家乡设立“魏兴斌奖学 金”,用于奖励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8 月28日,在第七届奖学金发放仪式上, 全市高考前10名学生每人领到了 1400元的奖学金。 (邓州市委统战部) 南阳市卧龙区潦河坡乡潦河坡 街台胞杨金生,先后于1996年和1997 年两次为潦…  相似文献   

15.
大智学校成立于2001年,是济南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高考、中考名师辅导、中小学各类辅导及高考复读的知名学校,办学多年,成绩斐然;大智学校是济南市市直一类学校,高考辅导专业在全市同行中被市教育主管部门评为名牌专业,我校被历下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荣获爱心捐助单  相似文献   

16.
正又是一年高考成绩放榜时!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学生、企业,都美其名日让状元的故事鼓励后来人,或以状元之名借船出海,或以资助学业之名帮扶状元等等,都有着背后的利益考量。状元出现在哪个学校,是由哪些老师执教的,哪几个考生有此幸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把偶然出现在某一学校、某些老师所教的学生是状元这个必然结果,强调为学校、老师、学生的独到之处、技高一筹或者先人一步,未免有失偏颇。这样  相似文献   

17.
周琼 《人民公安》2008,(14):6-6
从7月13日起,武汉女生张孟苏的脸就鲜明到极度模糊。 7月13日,在首发《一个“非尖子生”的“传奇”故事》的《楚天都市报》上,张孟苏还只是一个经历有点儿特别的女孩子。她高考成绩不太高,但因为帮着西南大学的老师拆雨篷,引起了新加坡招生老师的注意;在之后的面试中又因为综合素质高,被预录为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学生,并拿到了4年共20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  相似文献   

18.
每逢高考,我就在想,为何当下民众和媒体如此关心高考作文题呢?这肯定不是为了让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得高分那么简单。高考是今天孩子们的成人礼,每年高考意味着又有一批年轻人踏进成人门槛了,今年是957万人。我们凭什么来考察这些年轻人的精神成长状况呢?大概主要是通过他们的作文了。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4,(2):28-30
2003年,“3+文理综合+(单科)”的高考科目组方式进一步推广到广东、河南、辽宁和广西(广西的文理综合是选考科目),其中广东、广西的文理综合试卷为旧课程试卷,河南、辽宁为新课程试卷。  相似文献   

20.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09,(11):53-53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浙江绍兴某中学2009年航海模型“高考加分”测试受到权势侵染,参加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来自当地权势家庭,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据悉,通过此项测试可得到20分的高考加分。联想到前几年为高考加分而出现的辽宁鞍山、湖南娄底等地违规办理二级运动员证和湖北省监利县曾曝出变更民族成分等丑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