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逐渐放开了独生子女政策,有望缓解“四二一”家庭为争夺第三代引发的矛盾冲突。但是亲家和睦相处,关键是彻底摒弃旧观念,相互谦让,求大同存小异。  相似文献   

2.
"寄名亲家"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甸北白族村落一项传统但不普遍的习俗,不同家族藉由"打干亲"方式建立联系,发展出拟亲属(fictive kinship)关系。在当地,生计模式从传统农业社会模式向以银铜手工艺、旅游业等为主的商业社会模式快速转型,白族人施行"寄名亲家"的比例在代际间呈倍数增长。目前,当地白族20岁以下人口中,95%具有拟亲属尊长。"寄名亲家"成为村落间的普遍习俗。作为人类学亲属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不同文化的人群建立"拟亲属"关系的对象、方式与目的意义,常有着极大的差异。就鹤庆甸北白族的"寄名亲家"而言,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无法适用此一现象,而布迪厄的"实践"与"资本"理论则是更为有效的分析工具。当代"寄名亲家"习俗,已成为当地白族人适应生计模式变迁,累积社会资本,并与当地年龄组织互补的一项策略工具。  相似文献   

3.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相亲相爱,关系好,双方亲友之间自然来往多,有沾亲带故的亲热感,甚至会“相见是亲家,遇事共承担”。若夫妻关系紧张,特别是吵闹时,往往使双方亲友蒙上阴影。有理智或者有见识的亲友,在夫妻吵闹时,往往是开导甚至批评自己一方的人,因为他们明白,夫妻之间吵闹除了特殊情况外,经常是床头吵闹床尾和,没有必要认真,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中调和,最有效方式是对自家人进行开导和作自我批评O而一些莽撞逞强的亲友,却一味指责对方,认为…  相似文献   

4.
某山村住着两户互为邻居的亲家。一家的家境可谓蒸蒸日上,而另一家却是每况愈下。一天,家境贫寒的亲家找到了家境富裕的亲家,问道:“亲家,不好意思。我想请教一下,你家境蒸蒸日上的秘诀是什么呢?”提出这样的问题多少会伤自尊心,但想到前两年还不相上下.而今却发生了如此大的差异,就由不得你不问了。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法制》2020,(3):62-63
导读之声说起继承,大家第一反应是子女继承父母的财产。然而在现实中,婆婆继承亲家遗产的奇葩事件却并不鲜见。下面这个案例就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仔细分析会发现,其中的法律关系并不复杂,却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6.
女儿嫁到香港后,我出于做父亲的爱心,对香港的家庭问题很感兴趣。日前,她的公婆赴榕,在我家小住几天。白天,我带他们游览福州名胜古迹:晚上,一家人围坐客厅,边品茶边聊天。话题是由我引发的。前三年女儿赴港举行婚礼,我没有参加。后来女婿给我寄来他们婚礼的录相,我看到了女儿新过门的头一天跪着端茶水敬孝公婆的镜头。心想香港家庭成员等级观念很强。于是,我话中有味地问我的两位亲家:“香港是个开放、自由的地方,家庭成员之间也平等吗芽香港是否有家庭暴力或叫家庭虐待芽”亲家公呷了一口浓茶,意味深长地说:“即使妇女受到虐待,她们有‘和…  相似文献   

7.
赵辉 《台声》2006,(7):40-40
最近几个月以来,岛内“第一家庭”、“第一亲家”和陈水扁亲信弊案频传,引发岛内极大民怨民愤,进而掀起“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陈水扁、反腐败。泛蓝以“阿扁下台”为最高战略目标,制定出“罢免、倒阁、群众运动”三步“倒扁”计划,国亲两党还达成“国亲之间要同步、要扩大争取支持、要护‘宪’”的“三要共识”,面对在野党“倒扁”浪潮,陈水扁在确保党内基本形成“保扁”格局后,伺机展开“绝地大反扑”,总体战略便是“死不认错”。民进党在确立“保扁”方针后,还制定了“不随之起舞、不是第一家庭涉案、不要罢免”的“三不政策”应战。…  相似文献   

8.
孙迎春 《传承》2009,(6):118-119
通过对河南省商丘市的抽样调查,分析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探讨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等城市家庭关系所表现的一般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家庭关系趋于简单化,婚姻自由充分实现,家庭关系趋向与平等,家庭重心由亲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移,代际冲突加剧。  相似文献   

9.
根据西方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的思路,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核心家庭将成为主要的家庭形态,夫妻关系将取代代际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轴心,然而,中国转型期的家庭发展动态似乎呈现出一个不尽相同的图景。本文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探讨转型期中国家庭关系的主轴,同时从家庭结构、价值规范、夫妻关系质量三个层面考察其对家庭关系轴心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背后的性别模式。研究发现,转型期中国家庭关系呈现夫妻关系与代际关系双轴并重的格局,略超过半数的被访者选择将夫妻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主轴,也有近半数的受访者选择以代际关系为主轴。居住安排、孝道观念和婚姻质量均对二者何为主轴产生影响。对于家庭关系主轴的选择存在明显的性别模式差异,男性更倾向于将上行式代际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主轴,女性则更倾向于视下行式代际关系为主轴。  相似文献   

10.
武当横地出,神农连天碧。伍家沟村是继河北耿村之后的中国第二个故事村,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封闭式山区民间故事村。村里有首歌谣为证:“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户户都是故事家。”全村面积不过4平方公里,200余户人家,12岁以下、7岁以上的娃们,多数能讲故事;中青年人能讲10个以上故事的过半数,其中,能讲100至250个故事的“故事篓子”不下50人;能讲300个故事以上的“故事大王”有5人;更有故事夫妻、故事亲家、故事家庭;他们还自发地组成了“妇女故事会”、“老人故事会”、“家庭故事会”。于是,这个遥远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家庭关系伴随着社会变革和制度演变发生了重要变动,家庭成员平等的局面基本形成。以亲子关系为主导的家庭关系转变为夫妇为主导,成为家庭关系的一条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受到推动。当代家庭关系的另一主线是亲子代际关系,其既有对传统的保留,更多地则随社会变革发生了强弱变化。  相似文献   

12.
女性家庭角色和谐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家庭关系的和谐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应着力构建角色期望吻合条件下的和谐女性家庭关系;以及社会高度分化条件下满足资源互补和情感需求的和谐女性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家庭伦理道德旨在调节家庭伦理关系,实现家庭伦理价值。家庭伦理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及邻里之间的关系。因此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在: 1.爱情和义务的统一。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社会主义道德肯定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省商丘市的抽样调查,分析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探讨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等城市家庭关系所表现的一般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家庭关系趋于简单化,婚姻自由充分实现,家庭关系趋向与平等,家庭重心由亲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移,代际冲突加剧.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者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作为社会关系特定形式的家庭关系 ,既包含社会存在因素 (家庭经济生活 ) ,也包含社会意识因素 (家庭成员的相应的心理伦理方面的关系 )。其中家庭伦理关系表现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家庭道德环境对家庭关系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关系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 ,尤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道德环境主要是指家庭婚姻道德、夫妻道德、男女、父母、子女平等关系 ,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抚养教育子女是每一个父母必须承担的法律义…  相似文献   

16.
保证种族绵续是家庭最为基础的功能,然而在社会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城市青年不孕症家庭问题突出。本研究从家庭关系角度入手,探究城市青年不孕症家庭问题及其背后的文化机制。研究发现,青年不孕症家庭夫妻关系呈现三种类型:风雨同舟型、怨声载道型、顺其自然型;代际关系呈现三种类型:和睦相处型、长辈公开羞辱小辈型、小辈拿长辈撒气型。文章讨论了当代话语下家庭关系变与不变的层面,家庭关系中代际关系、生育观念、家庭观念以及女性地位发生改变,而传宗接代观念、家庭主轴以及社会网络关系重要性不曾改变。这变与不变的背后蕴含着政策层面、医疗技术水平、城市化水平、传统观念与当代观念的制衡以及个体化思想的出现等一些重要的社会与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要建设和谐家庭,首先要从理性上认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要明确家庭和谐的根本在于家庭关系和谐.本文针对建设和谐家庭所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着重阐释如何在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统一中建设和谐家庭.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个时期,台湾岛内重大弊案层出不穷,弊案波及到了陈水扁妻子吴淑珍,亲家黄百禄,亲信陈哲男、马永成以及民进党多位“立委”“。第一女婿”赵建铭的炒股案更引发了泛蓝阵营大规模的倒扁浪潮。一宗接一宗的弊案和丑闻,特别是“第一家庭”和陈水扁亲信卷入其中,凸显了陈水扁的政治无能和无信。所有这些弊案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陈水扁治党不力、理政无能的反映。曾几何时,民进党以“反腐败、反黑金”的利器攻击国民党,吸引了许多选民。2000年大选时,正是出于对国民党贪腐的不满,打着“清廉”旗号的陈水扁才取得了多数选票。令台湾民众没…  相似文献   

19.
国外的研究发现家庭余暇活动是促进家庭关系的重要元素,但在华人社会却甚少这方面的研究,且以往的研究角度均以成人为主。为此,我们尝试从儿童及青少年的角度,去探讨在香港这个华人社会中,家庭余暇活动与家庭凝聚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余暇活动及活动时良好的沟通都有助于提升家庭凝聚力,而参与活动时家庭沟通的质素亦有助加强家庭余暇活动对家庭凝聚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在一定经济关系基础上,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确定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最基础的社会单位。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在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上的行为规范,是关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