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违心宣"圣旨" 豪迈释前嫌 1967年夏,杨成武陪同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一次,毛泽东说:"文化大革命"搞了一年多了,不能再搞了,明年春天一定要结束,然后解脱老干部,接着开"九大",许多老干部都要当代表,贺龙、邓小平、乌兰夫等人要当中央委员.说着,转向杨成武:"你把这些话报告给总理."  相似文献   

2.
(五) 1968年,林彪与江青的政治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表现在重大事件中。 1968年3月,在整个局势稍为稳定之下,突然爆发出“杨余傅事件”。在此事件中,江青与林彪再次紧密地进行合作。 3月9日晚上,叶群紧急约见江青;一见面,就说:“杨成武和余立金勾结起来,要夺吴法宪的权。林总叫我来向你报告,看怎么办?”还表示:“林总很为难,他不好直接找主席,问题又很严重!”江青一听,劲头就来了,立即去见毛泽东。她除了提出杨成武“要夺空军的权”之外,又说:“杨成武跟傅祟碧勾结,要夺北京市委的权。” 这些罪名都…  相似文献   

3.
开国上将杨成武生前曾经多次深情地说过:“我是在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锻炼成长起来的,是在古田会议精神指导下前进的。是古田会议,是毛泽东和朱德,把我由一个不懂事的学生,培养成红军的初级指挥员。”在震惊全国的“杨余傅事件”中,林彪、江青追查杨成武的“黑后台”,目标直指聂荣臻。  相似文献   

4.
张秋兵 《湘潮》2013,(4):16-18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2万余人的革命武装,举行南昌起义,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文革”初期,有人提出要将建军节日期改为9月9日,即秋收起义的时间,毛泽东坚决反对。1967年,毛泽东对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杨成武说:“‘八一’不能改,这是很重要的一天,  相似文献   

5.
杨成武心急火燎地赶回上海,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向毛泽东汇报了“王关戚”的种种劣行。毛泽东听完,说:“知道了。你先回去休息,我考虑考虑,看看材料。” 两天后,杨成武被毛泽东的秘书请了去。毛泽东正在看书,见杨成武进屋来,放下线装书,说:“我考虑好了。你回去告诉总理,‘王关戚’破坏文化大革命,不是好人。你单独当面向总理报告,把他们抓起来。要总理负责  相似文献   

6.
平津战役前后的杨成武将军叶运均有勇有谋战张垣就在对归绥开展总攻的前夕,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接到军委主席毛泽东的指示:“缓攻归绥,撤围归绥,到集宁、丰镇地区集结待命。”11月24日,杨成武又接到毛泽东电令:“率主力于25日出发,六天之内赶到张家口附近。然...  相似文献   

7.
在红军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时期,毛泽东同志曾三次召见杨成武,就时下局势和所部任务给他做了具体指示。这几次重要召见,可以说是毛泽东同志对这位爱将的器重,无疑成了杨成武将军不平凡一生中的几个闪光点。毛泽东铿锵有力地对杨成武说:“这一次你们红四团还是先头团!……我们偏要走敌人认为不敢走的道路!”1935年8月上旬,中共中央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举行会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史学界凡是涉及到对南昌起义的评价问题,一般都采用“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提法。然而这一提法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95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北京怀仁堂举行元帅军衔授衔仪式后,陈毅元帅对贺龙元帅开玩笑说:“元帅阁下,当初您在南昌同叶挺打响第一枪时,可曾想到当元帅。”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南昌起义与“打响第一枪”联系在一起的最早的记载。 1967年5月,在北京的陆海空三军造反派贴出大字报,声称“要把9月9日的秋收起义”定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杨成武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到中南海向毛泽东汇报,并请求如何办理和解决。毛泽东听后毫不犹豫地对杨成武说:“‘八一’不能改,这是很重要的一天,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并要杨成武将这段话的内容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周恩来在听取了杨成武的汇报后,又把毛泽东的话归纳为“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同年7月30  相似文献   

9.
陶鲁笳说:“毛主席把《大寨之路》要去了,要看”1964年3月28日,毛泽东外出视察,专列停留在邯郸,要河北省委、山西省委领导去汇报工作。毛泽东要陶警笛汇报农业情况。陶汇报了全省情况后着重讲了大寨。毛对陈永贵“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给予肯定,说:“很好嘛!就像打仗一样,不参加打仗,怎么会指挥战争呢!”陶鲁布汇报大寨抗洪救灾、重建家园时,毛泽东对大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很重视。毛泽东还说,大寨的评工记分办法好,不搞繁琐哲学,既有差别,又不特殊。毛泽东问陈永贵情况时,陶说陈永贵50岁,42岁时扫盲,讲话有逻…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有一次找北京卫戍司令员傅崇碧淡话。毛泽东对傅崇碧说:“我叫你来是想了解一下北京的情况,你要讲真话。” 傅崇碧向主席反映最近几天发生的一些事情:“主席呀,现在陈毅的老婆也被他们抓去游街了,还挂着大枷。胡耀邦的腿烂了,王胡子(王震)的家也被砸厂。还有的老干部坐‘喷气式’。戴高帽子游街。” 毛泽东:“这样搞法怎么行?外面还有人贴朱老总的大字报吗?” 毛泽东:“朱毛不能分的呀,没有朱(猪)哪有毛呀?” 傅崇碧又说:“他们把知识分子叫‘臭老九’,把搞原子  相似文献   

11.
赵占豪 《学习导报》2013,(14):39-40
1958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我看所有的‘长’——军长、师长等,都至少当一个月的兵,头一年最好搞两个月,要服从班长、排长指挥。一年你管人家十一个月.人家管你一个月还不行吗?有些过去当过兵的现在多年不当兵了,再去当一下:”总政治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作出了《关于军队各级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他坚持在每周五的老干部洗澡日为老干部义务搓澡,一搓就是十多年,从来没有间断过。有时一天要搓三十多位,累得手足酸麻。许多老干部都感动地说:“这孩子真比亲儿子还要亲哪!”他却诚恳地说:“我脏些、累些不要紧,让老干部感受到关怀和温暖,我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13.
杨成武是毛泽东培养起来的一员战将,一度也是林彪麾下的一员虎将。在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杨成武都是在林彪指挥下进行的。然而,“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在经过一系列所谓的“考验”之后,认定杨成武不是自己所需要的那种人,是靠不住的。终于作出决定:除掉杨成武。 1967年2月,所谓的“二月逆流”事件之后,林彪气呼呼地对杨成武说:“今后,军委的文件,不要再送叶帅了。” “叶帅是军委秘书长,又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军委的文件,不送他合适吗?” “不叫你送,你就不要送!”林彪甩手走了。 随后,杨成武又去请示周恩来,得到的答复是,  相似文献   

14.
杨成武上将在“文革”初期是我军的代总参谋长。在那个波诡云谲、人妖颠倒的年代,一个人的政治命运往往系于旦夕之间。1968年3月8日,杨成武怀着隐隐不安的心情驱车去见林彪。自随毛泽东南巡返京,杨成武深感此次“微行”所引起的波澜远未止息。如果说,当年他写《林军团长教我当师长》时,全然一片尊崇之情,那么在经历过复杂的政治斗争之后,他更懂得了如何去识别人。  相似文献   

15.
千里寻故地 1965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沙结束会见前来请求中国援越抗美的越南胡志明主席的外事活动后,对胡志明说:“我要驱车千里,带上我的竹拐杖.重访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胡志明当时也带着一根精致的高级木拐杖,提出与毛泽东交换。毛泽东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相似文献   

16.
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打响。在这之前,毛泽东走了一招高棋。 1948年8月3日下午,杨成武随聂荣臻来到西柏坡毛泽东住处。毛泽东问杨成武:“你们准备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配合东北作战。20天内完成任务,有没有困难?” “保证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毛泽东点点头:“华北野战军的6个纵队,现在改组为第二、第三两个兵团,并统一指挥冀热察的地  相似文献   

17.
陈昊 《党史文苑》2008,(11):21-26
毛泽东晚年选定华国锋当自己的接班人,并将他调到北京,进入中央领导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1976年4月担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叶剑英等老干部是真心诚意地支持华国锋工作的。“四人帮”虽然心里不服气,但在表面上也服从华国锋,甚至还有要拉华国锋入伙的打算,至少在公开场合,他们是表现出服从华国锋领导的样子的。有这样一件事可以证明毛泽东在世时“四人帮”在表面上是服从华国锋的领导的:  相似文献   

18.
近读山东出版社《老干部之家》第8期刊载的《舒同与毛泽东》一文后。获益匪浅,也许是时代的缘故吧,人老了,喜怀旧,类似的遭遇更能引起共鸣,写点所获所思,供来者鉴之。“战地黄花”为何物?毛泽东诗词有句名言:战地黄花分外香;我一直理解为菊花,其实不然,它的出处是在毛泽东与舒同的初次见面中。在1923年春漳州战役之后,在硝烟渐退,打扫战场之时,毛泽东握住舒同的手说:早知道你了,看过你的文章,见过你的字。毛泽东边走边从弹痕遍地的地上捡起一颗弹壳,轻轻地说:“战地黄花呵!”舒同会心地一笑,他为毛泽东如此丰富地…  相似文献   

19.
冯晓蔚 《世纪桥》2005,(11):61-64
1967年7月,毛泽东外出巡视,周恩 来让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 杨成武随行当“联络员”,直接同他联系, 当他的联络“密使”。周恩来这一着棋,就 像在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心脏插入了 一把尖刀,同时也为党内健康正义的力 量同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邪恶势力作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革命”中,贺龙遭到林彪的陷害。毛泽东从一开始表示要当贺龙的“保皇派”,到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公开声明对贺龙“不保了”,其中的原因,拿毛泽东自己后来的话来说,“都是林彪搞的,我听了林彪一面之词”,很明显是受了林彪诬陷的影响。那么,林彪为什么要陷害贺龙,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