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新的世纪,浙江省将遵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沿海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示,加快发展步伐,争取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目标是:到2005年,争取有近1/3的市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争取有近2/3的市县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洪锦华 《江苏政协》2012,(12):25-26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扬州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今后的发展应该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更快更好。"更快"就是,到2015年扬州建城2500周年时,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沿江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8年,全市以县为单位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名城。"更好"就是,科学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2002年,浙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83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2033美元,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的省份,下一个发展目标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即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人均GDP3000美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阶段,是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阶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强调未来十年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浙江省要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前提是充分落实四个"翻番",即到2020年实现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此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金融危机之后,浙江经济步入转型期,其运行的要素环境与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要素制约、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5.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 年不变价,下同) 预计今后20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到2020年达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过小康指标。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第一年。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和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力争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全省的工作大局,也是我省今后18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而且还有1万多个相对落后的村、165万贫困人口和602万低收入农村人口的河南来说,要同全国一道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任务是何等的艰巨。据测算,今后18年,…  相似文献   

7.
温达勤 《传承》2013,(1):32-3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治区和玉林市也明确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博白县来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确保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博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一个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和"两个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就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8.
2003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的《河南省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河南省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3000美元,努力使河南的发展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实现中原崛起。这是中共河南省委以  相似文献   

9.
马洪苍 《今日民族》2003,(11):57-5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各族人民要千方百计尽力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昆明市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市委、市政府确定要当好排头兵,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为全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但是,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特别是散杂居少数民族能否如期与全市同步,对全市举足轻重。据统计,2001年全昆明散杂居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仅有82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137元低1318元,如果不加大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力度,采取更多更有效的特殊政策和措施对…  相似文献   

10.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他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最低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具体地说,就是到那个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 ”在以后几年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不断总结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已经成竹在胸了:他在1987年4月全面表述了这一构想:“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本世纪  相似文献   

11.
重庆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如何抓住21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一、没有区县小康,就没有重庆的全面小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重庆许多经济指标已经接近、达到或者超过基本小康的标准。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971亿元,按3100万人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3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0元。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重庆目前小康“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统一思想,扎实工作,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强省建设稳步推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统计,200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幅居全国前列;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大关,达到1100美元以上。全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不仅仅是海南,如何使农民增收是全国各地都在关注和思考的热点话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3000美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也就是说,农民人均收入要在2000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二、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左右; 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03年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开创明年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实现农民收入翻番,该在何处着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四个翻一番"的目标任务,其中包括"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24000元以上"。这是新时期省委领导全省人民谋发展、促发展的新奋斗方向,凸显了省委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传达了强省与富民并举的强烈信号。那么,实现浙江农民收入翻番,该在何处着力?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攻坚点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最快、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浙江  相似文献   

17.
黄惠兰 《传承》2003,(3):46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0年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报告又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何在?———总体上的小康是—个低标准的小康,而全面的小康社会则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相似文献   

18.
余扬举 《创造》2003,(12):22-23
(一)巧家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还有18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面。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我们通过认真调研,反复讨论,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扶贫攻坚打基础。到2007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第二步,摆脱贫困奔小康。到2012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第三步,跨入门槛搞建设。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2002年全国的水平,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门槛。力争把巧家建成昭通市的热区资源开发基地、矿产…  相似文献   

19.
“和谐”才能“小康”,“小康”才能“和谐”。 一、“和谐”才能“小康” 人类对小康社会理想追求的历史表明,没有和谐就没有小康。尽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已经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上,中国的经济社会资源正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配置,经济发展进入了近几十年来最好的时期,现在叉进入新一轮高速成长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保证。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保证。我国人均GDP在2003年已经达到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是比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的总体小康更全面、水平更高的阶段。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郾全面的小康社会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更高的社会。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相当于当时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将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2郾全面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均衡发展的社会。目前,我国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