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红 《民主》2010,(9):44-46
周恩来总理抗战时在重庆8年。每逢南开中学校庆,均以校友的身份到校祝贺,尊称他为老师:1957年周总理出访亚非11国归国途经重庆时,专程到南开中学看望他;在全国政协招待宴会上,席间周总理走到他面前向他举杯敬酒.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1976年1月8日与世长辞已经42年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至今仍然非常敬仰和缅怀他。值此之际,我写本文寄托对周总理的无限思念之情。解密尘封多年的历史1976年1月15日晚8时15分,一架飞机从北京东郊的通县机场秘密起飞,在广袤浩瀚的夜空中将周恩来总理的骨灰,轻轻地撒在祖国的江河和土地,实现了周总理不保留骨灰的遗愿。执行这个秘密飞行任务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O周年前夕,记者分别采访了埃及副总理兼埃中友好协会主席瓦利和埃及人民议会议长苏鲁尔博士。作为埃及高级领导人的瓦利曾两度访华。他愉快地回忆起两次访华时的情景。他说,“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1973年,我坐着火车穿越了中国的许多省份,参观了中国的工厂、农村,那时的中国经济虽不如现在发达,但人民的生活祥和充实”。“‘那次访问不但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变化,亲身感受了中国人民对埃及人民的深情厚谊,但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我十分荣幸地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那份印有周总理接见我的照片的《人…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09,(12):21-21
从1968年8月上任,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我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周总理对身边秘书在学习与工作方面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也是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读8月 14日北京某报头版“张 健渡海归来”的新闻,最后一 句是:“北京体育大学校长今晨也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到车站迎接张健的归来。”在这篇新闻报道中,其他有关人士如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大连老人李刚、北京团市委副书记曾繁新,都有名有姓。惟独那位北京体育大学校长被“隐姓埋名”。这或许是撰稿者的疏忽或其他原因。但笔者的疑问不止这一条新闻。 听电视新闻广播,经常介绍报刊重要文章,往往是这样说的:今天某报刊“发表署名文章”。有的报纸也有类似报道:某刊“发表署名文章”。至于这些文章的作者姓名,则隐而不说了。看到这…  相似文献   

6.
有件事,应该写一下。它发生在一九七二年的秋天。 当时,我在国务院七机部担任领导工作,分管军工科研生产。那时,我们的两枚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组装,并可望于九月底测试完毕。我们将这一进展情况写成报告呈报给了周恩来总理。 九月十日上午,北京城洒满了金色阳光。当时在国防科委任职的刘西尧同志召集我们开会。他兴奋地告诉我,周总理看了我们的报告特别高兴。因为科研  相似文献   

7.
尹桂清 《民主》2007,(5):27-29
3月16日,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上午11时,在世人瞩目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饱含深情地告诉中外记者一件事:“这次两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单就互联网上向总理提的问题已经超过100万条,点击的人数超过2600万人次。我昨天浏览了一下,有一个网民写道:总理的心究竟离我们有多近?他在思虑什么?就在昨天下午,我收到一个代表转来的一所小学学生写给我的信。尽管再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8.
一位领导给学生做传统报告,谈兴正高时,台下学生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您刚才把摄影的“摄”念错了,此字念She(射),不念nie(捏)。那位领导看后一怔。报告结束时,他打开纸条说:“刚才我讲话时,把‘摄’字念错了,有位同学给我写了张纸条,指出了这一过错,事情虽小,但我非常感谢他,这个字我念了几十年,可没人给我指出过错误,这位同学是我的‘一字师’!”话音刚落,激起满场掌声。  相似文献   

9.
周总理有这样一个习惯,同侄辈们合影,冲印出来,大多只给一张。周总理说:“给多了,你们就会拿去送人,就会无形中炫耀自己,只能给一张。”其实,总理的侄辈不一定会那么做,但总理的思虑又并非毫无道理。只要留心一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不难发现,有这么一些人专门干着借着一切机会来“炫耀”自己的勾当。  相似文献   

10.
有‘次,周恩来做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记者采写时,稿子上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交给周恩来审阅时,别的地方都没改动。他就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2,(30)
1971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北京市第三聋哑学校时,语重心长地说:“要让聋哑孩子学会一技之长。”该校师生不忘周总理嘱托,于1987年自筹资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残疾人职业高中,开设  相似文献   

12.
顾育豹 《侨园》2009,(4):50-52
(1)   早在1965年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归来时,周恩来总理不仅亲自到机场迎接,而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宴会上,周总理对应邀出席宴会的著名电影导演成荫说:"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个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相似文献   

13.
张冶中将军在促成新疆和平起义之后,曾和毛主席、周总理讨论新疆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书面意见。毛主席希望张治中到西北去,与彭德怀合作。张治中说:“西北父老和部队袍泽熟悉我,我也常常怀念他们。您如果认为我有去西北一趟的必要,我愿意做彭老总的颐问。”毛主席说:“你过去是西北四省的军政长官,现在去当彭德怀的副手,委屈了吧?”张将军说:“我服从命令听指挥。”事情决定后,周总理又到张将军住处作长谈,还亲送他到飞机场。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总理自从搬进中南海的办公室以后,十多年间,不仅室内的一切陈设没有更新过,就是特备的一般群众给他打电话的号码也一直未变。后来有人考虑到外面打到总理办公室的电话太多,建议把电话号码改了,或者不把这个号码印在电话号码簿上,周总理听到后批评说:“这位同志真会想办法割断我和人民的联系。”在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作风建设的今天,重温这件历史掌故,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教育意义的。从周总理不让改电话号码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老一辈革命家的感人风范,也可以看到一位伟人所以能成为伟人的原因所在。电话号码一类问题,看起来是一种鸡毛小事,但小事不小。可以说,凡阻碍、影响到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事,都是大事。马克思说过:“有才智的人总是被一条条无形的线和人民大众联系在一起的。”(《致迈耶尔》)  相似文献   

15.
“除非万不得已,我们不准备诉诸法律。我们只是向中国的领导人反映情况,申诉一下。”正大(中国)总裁李绍庆先生对记者说。“我真的挺伤心,这样不公平。我并不认识他们,也没有接受他们的采访,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写我们。这样写,伤害了正大,伤害了海外的侨胞,也伤害了中国。”李先生的中国总部,选择在以演出中国的“国粹”——京剧而著名的北京长安大戏院的楼上,他对有报纸说正大集团正在从中国撤退这一事件所采取的平和、中庸的态度,似乎与这种选择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6.
2001年 2月 19日,首届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发。获得这一殊荣的是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银发满头、精神矍铄的吴文俊先生向记者描述了他得知获奖消息时的心情:“我能获奖有些出乎意料,当然感到非常荣幸。去年我从报纸上得知这一奖项的设立,当时我认为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我没有想到数学家能得这一奖项,我能获奖不但是对我的非常大的鼓励,而且涉及我国对数学地位的评价问题。”   袁隆平院士是这样向记者描述他得知获奖消息时的心情:“得奖既是鼓舞,更是鞭策。这个奖是奖给农业战线…  相似文献   

17.
在核试验基地,经常可以在建筑物和标语牌上看到十六个醒目的大字:“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老司令员张志善说,这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对国防科学试验任务提出的严格要求,也是他亲自倡导和培育的优良作风。为此,周总理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张志善在他的宿舍里,戴着老花眼镜,翻着一本厚厚的《核试验基地简史资料》,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些难忘的往事:  相似文献   

18.
史伶 《各界》2014,(10):49-49
成舍我,一个中国新闻史上无法回避的人物,一个说到成思危时不可不说的父亲。 1898年,成舍我出生于南京下关,仅在“旅皖第四公学”读过一年半书。1913年时年15岁的成,被安徵的一家报社正式聘为外勤记者;1918年,经陈独秀的特批,成辗转成为北京大学学生;困难的时候,李大钊给他谋划了一份干报纸编辑的活,让他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1925年,成创办《世界日报》;1927年,成在南京创办《民生报》。  相似文献   

19.
“我是晚辈,他是我最亲爱的伯父;我是老百姓,他是我最崇敬的人民好总理。”周秉德,1937年生人,是周总理二三弟周恩寿的长女,12岁随父母迁入北京,随后住进中南海西花厅,在周总理夫妇身边度过了自己的少年和青年岁月。  相似文献   

20.
张彦 《瞭望》1985,(16)
“我们是来求同的” 大会第二天的中午,本来应该是安静的休息时间。可是,中国代表团的住地——达曼·沙里十号别墅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周恩来总理伏案用铅笔急促地写着他听了一天半大会发言后的补充发言稿。秘书争分夺秒地把一张张稿纸传送到几个正在噼噼啪啪打字的翻译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