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王良印  孙晓静 《世纪桥》2010,(19):80-81
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然性、可行性及途径,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为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加  蒋霞霞 《山西青年》2023,(6):175-177
时代在快速发展,这使得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到了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导致心理出现了极端,这也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一部分高校中,已经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教学成果和预期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必须要积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魅力,为高校学生身心更好地成长打下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以及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提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邹洋慧 《山西青年》2024,(5):184-186
高校学生社区是教育力量需要抵达和充盈的重要思想阵地,通过在高校学生社区构建心理互助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倾听与诉说的平台,以朋辈间心理互助的方式调适他们的心理困扰,使教育与关爱近在咫尺,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还能促进友爱互助思政教育的传播、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丰富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陈志波 《世纪桥》2007,(3):112-113
高校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新时期,要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的关系,就要做好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社团、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后勤管理六个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青少年关注度的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校领导和教师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付出很多心血,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优势,可以通过专业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教育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指导,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概述高校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意义,分析班级管理中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侯靓 《山西青年》2023,(9):178-180
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观念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积极心理学理论旨在让高校学生从正确角度来理解和观察周围的一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自己,接纳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熟悉校园环境和社交环境,在生活中找到快乐。为此本文提出,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概述积极心理学理念,分析当前教育体系现状,以及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教育体系构建路径。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敢于直面各种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校老师在注重对大学生的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这个广大的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在介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模式以及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高校老师在注重对大学生的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这个广大的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在介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模式以及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文章引入印刻效应原理,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等进行分析,对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工作理念,以"树立积极认同、构建阳光心理、印刻健康轨迹"为目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央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作为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措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参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它能够弥补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就业服务、资助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环境保护教育的缺陷,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提供一定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大学生事务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了经济援助、学生健康服务及保险、个人咨询及心理健康、专业导航及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笔者认为,对于我国高校而言,需要学习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多元化、学生档案管理规范化、朋辈教育人文化、生涯教育体系化,从而开辟一条具有国际视野并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管理服务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三个新问题,即大学生整体素养下降、人生价值取向发生较大变化以及心理健康问题。从问题入手,提出大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是人本思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学生的能动性是可以调动的,学生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可行的。通过岗前培训,可以解决学生参与管理的科学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学生事务管理的激励措施,解决后劲不足的问题。而自治的核心是让生命更加美好,生命教育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有自己的处理心理问题的模式和方法,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实践活动在中国高校展开,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兴起的。可以把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萌生阶段,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群体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教育为中心,尝试从不同角度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二是初步形成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学校学生工作领域,形成明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见;三是成熟阶段,以心理疏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成熟;四是深化阶段,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延伸至学校教育的其他领域。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打上了浓厚的中国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如它与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结合在一起,强调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过程的主导性,着眼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更高的治愈标准和更为复杂的咨询过程,形成特定的把心理问题与现实问题、思想问题等相结合的心理疏导方法等。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形成过程和特点,预示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微观心理发展向宏观社会发展的倾向,从心理发展到身体、心理、道德等全面发展的倾向,从外在作用影响向内在介入与干预的深度发展倾向,从强调方法的特定性向方法的整合性和多样发展的倾向,从与学生工作相促进的渗透式教育向相对独立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背景下,院系二级心理工作站需要发挥更大作用。“三维一体”心理工作站建设模式,即以加强对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帮扶指导为“保障轴”,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品质为“发展轴”,以整合多方资源破局资源困境为“提升轴”,为院系心理工作站的建设提供了功能框架,有利于心理工作站明确定位,提高运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呼艳芳 《世纪桥》2010,(5):124-125
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组成,由于其结构成份复杂多样,在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自身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公办高校学生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本文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管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后大学生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他们积极上进,虚心好学,对新生事物敏感,个性张扬,但同时也存在价值取向偏差、抗压能力弱等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了解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能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90后"大学生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他们积极上进,虚心好学,对新生事物敏感,个性张扬,但同时也存在价值取向偏差、抗压能力弱等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了解"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能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或疾风怒涛期,心理健康特别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准,指出了心理健康标准是进行心理测评的依据;接着介绍了心理测评的相关模型,明确了心理健康测评是心理危机预警的前提;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系统,对高校学生心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