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聂冉 《法庭内外》2008,(2):44-45
网络购物以其简单、快捷的特点已成为很多人的购物方式。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为例,在该院受理的消费者维权案件中,虽然这类以网络购物产生纠纷的案件数量不是很多,但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类案件已呈上升趋势。那么,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这个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如何保护网络电视购物消费者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购物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有人统计,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网购市场每年都保持了100%左右的增长速度。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上当受骗的比例也在成倍增长,更为严重的局面是约有70%的网络购物维权行动遭遇失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购物迅速兴起,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但由于网络购物缺少法律的规范,以及采用电子方式所具有的非面对面性,使得目前网络购物安全问题堪忧,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本文通过对网络购物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进行分析,寻求促进网络交易安全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4.
程乐 《法制与社会》2014,(6):244-245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自改革开放,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以来的重要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交易关系的日趋复杂,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近年来,广大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对象从衣食住行逐渐向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的新消费结构转变。就购买途径而言,随着80后、90后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网购更是成为新新人类的不二选择。据统计,2012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20454件,201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网络购物16,408件,同比增长99.7%。而在所有投诉案件中,网络购物的投诉量则在服务投诉中遥遥领先。由于网络购物尚处于萌芽、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法律保护尚未完善,再加上网络购物的非现场购物形式以及快递带来的时间耽误、对话困难等麻烦,消费者网络购物的保障措施仍需要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在这种情况下重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说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的。  相似文献   

5.
徐程锦 《法制与社会》2013,(23):173-174
互联网的普及是网络购物得以产生的基础,商品的多样性、时间与空间的灵活性及低廉的价格使网络购物发展迅速。但由于网络购物平台的虚拟性,使得交易活动中信誉度问题突出,同时也带来支付体系不完善、保障信息安全方面欠缺等问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明确责任承担、建立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规范网络购物行业、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秒杀”原系电脑游戏中的名词,现已延伸到网络购物,是指网络卖家发布一些超低价格商品,让所有买家在同一时间通过网络进行抢购。然而,一些无良商家、见利忘义之徒,却乘机浑水摸鱼,甚至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那么,消费者遭遇“秒杀”纠纷该如何维权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基于网络的高效、便捷以及网上商品的丰富性和个性化等独特优势,网络购物发展迅猛,网上交易规模暴增。但是,网络购物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实惠的同时,也附带产生了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处理因网络交易的独特性又与传统处理方式大相径庭。因此,本文试从网络购物的现实状况出发,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提出维护网购消费者权益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网络交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价格广告是商业充分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它为消费者提供价格信息,节省购物时间成本,促进价格诚信,提高交易速度,加快商品流通。同时价格广告与价格心理发生作用,既突破了传统的价格心理理论所论述的规律,在现实中消费者因为频繁接触价格广告信息,对价格形成了新的适应性心理。  相似文献   

9.
网上购物,这个逐渐流行于二十世纪的购物方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网上购物也存在着很多隐患,消费者往往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处于比传统购物更加劣势的地位。因此,本文主要从维护消费者网络安全保障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如何监管网络交易与保障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0.
辛彦 《法制与社会》2013,(18):110-111
现如今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建设,网络已经成为了当前普遍人群的购物中心,尤其是年轻人。不同于传统的购物形式,网上购物能够很快拓展消费途径、获得大量购物信息、越来越方便快捷、减少消费成本等特点,所以当前的网上购物的日交易量不断上升。但是网络具有虚拟性、不公开性、隐藏性、跨地区性,网上购物与现实生活中的购物形式完全不一样,在购物过程中常常出现很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给消费的权益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对消费者在网上购物过程中消费权益的保护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普及与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网络购物业已成为一种常态,其凭借简单、快捷、方便及受众广泛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在此情况下通过网络购物双重性去分析如何更好的维护消费者权益就显得意义尤为重大。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细化消费者权益、强化经营者义务及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等方面均以健全了旧法的不足。特别是其25条明示了消费者享有七日后悔权,使得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但上述有关制度,特别在后悔权的适用层面相对概括,对网络购物的投诉监督与市场准入缺乏具体说明等问题,本文将上述问题作一般说明。  相似文献   

12.
潘立华 《行政与法》2005,(5):126-126,F003
网上购物可以克服实体交易环境中对消费者的障碍,提供更多的购物机会及便利性,但网上购物的模式与消费者所熟悉的传统实体购物环境的经验有所不同,消费者无法直接面对商家,无法事先检查产品,无法就交易条件与商家进行直接沟通,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作者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购物的特点及当前制约消费者购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网络购物具有虚拟性、跨地域性、开放性等不同于实体购物的特点造成网络购物中出现了虚假广告,个人隐私难以得到保护,支付风险和求偿权难以实现等诸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本文试从立法和监管以及经营者、消费者等角度出发,试图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的相关制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生活》2013,(22):25-25
2013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该法此次修改对网络购物、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等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热点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61亿人,全年市场交易金额达到5231亿元。但电子商务网站访问者中89.2%的人担心假冒网站,其中86.9%的人表示如果无法获得该网站进一步的确认信息,将会选择退出交易。消费者对于自身权益在网络环境中的实现和保护态度成为限制网络购物发展的最大瓶颈。对于当前消费者关心的安全问题、信用缺失问题、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网络购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式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的弊端也逐步显现,淘宝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问题更是尤为突出,并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中网络消费者容易受到侵害的权利集中于:知情权、监督权。本文通过研究淘宝信用评价体系以及侵权的三方关系,分析淘宝信用评价体系下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原因,从而提出完善淘宝信用评价体系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以期能够使得淘宝购物更加安全、更加有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网络购物因为具有价格透明、送货上门、品种丰富等优势而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网络购物也有很多风险,如购买时无法见到商品实物、无法得知卖家的实际经营地址等,这些都为网购消费者的维权带来了困难。为此,2014年3月15日实施的修改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专门增加了一些有关网络购物的条款,畅通了网购消费者维权的渠道。风险一商品有质量问题小李是个爱美的年轻女孩,喜欢购买各种款式新颖的服饰。无  相似文献   

18.
立法规制网络购物零售商是网络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网络购物零售领域规制建设相对滞后,网络零售商约束机制缺失;网络零售市场主体中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未建立担责机制;网络零售市场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完善网络购物零售商的规制,应从完善网络购物零售交易制度、完善网络购物零售监管体系、完善网络购物交易信用评价体系、完善网络购物零售交易纠纷调处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随着电子科技及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C2C(Consumer to Consumer)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购物模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由于C2C网络购物模式中交易主体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等因素,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衍生更多的问题。本文从C2C网络购物模式的法律定性出发,探析该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华 《法治纵横》2011,(6):16-17
近年来,方便快捷、价格相对便宜、节省逛街时间等优势使网上购物成为越来越多百姓消费的新选择。但随着网上消费的流行,某些计算机病毒集团也瞄上了互联网,他们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程序,控制计算机来窃取财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