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宁二 《南风窗》2007,(2):32-33
知识分子精神的断裂《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你一直研究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脉络,你认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精神的断裂点发生在什么时候?谢泳(以下简称谢):从思想史角度观察,1949年前在中国知识界,确实有一个自由主义的脉络,时代转换之后发生的一个主要现象是:自由主义的主要领袖人物都离开了中国,比如胡适、傅斯年他们,这些人开始主要集中在欧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后,回归到台湾。比如台湾大学当年的主力其实是老北大的底子。从思想史角度评价,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抗战胜利后有一些分化。其中比较有参政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左倾,  相似文献   

2.
张汝伦 《南风窗》2008,(11):26-29
5月9日,王元化先生离开了他一直热爱和思考的这个世界,离我们而去。我初识先生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一复旦友人带我去他淮海路的寓所见他。我向来对结识名人没有很大兴趣,只是碍于友人的好意而勉强成行。结果在  相似文献   

3.
陆晓光 《南风窗》2008,(11):34-37
王元化先生去世了。去世前一个月,先生在病床上与人聊天:"如果说我的一生有什么一贯的东西.那么这就是反思。"先生的"反思",首先是指对自己思想进行反省检讨。在《我的三次反思》中,先生自述这三次反思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40年代,新中国的50年代,以及上世纪末90年代以来。其时先生分别是20岁青年,三四十岁壮年,七八十岁老年。  相似文献   

4.
林民旺 《南风窗》2016,(5):94-95
正帝国的口味塑造了现代世界。世界对葡萄酒的"情趣"同样离不开罗马帝国。古希腊人将葡萄酒提升到代表"文明教化"的高度后,强大的罗马帝国继承并发扬之,直至影响现代世界。保罗·福塞尔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讲到一个有趣的例子:鸡尾酒会是最容易显示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地方。如果你是一位中年人,要了一杯白葡萄酒,  相似文献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 ,能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注重对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贺词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赵耀先生贺词祝《当代世界私会盛义问题》创利二十周年,雇探讨私合亥天理份和嗡浴问题上做次大贡献中共中央编踢瞅赢栩顾问殷叙彝先生贺词 嵌眼世界上下求责取而叉小必布一阶想华东师林缨\香嘿寰嚣絮山东大学校长展涛教授贺词 共谁一现实走向世界贺《咨代世界社合盛义问题》创刊二十周年山东大学教授、本刊编辑委员会主任赵明义先生贺词祝(($代世界社套主义问题》创刊加周年。放眼全球,立足中国,艰准探索当心世界狂奋亥义问题。回食成果丰灰喻展:任重道选在犯合创利炳日各里,我们深深杯套曾翰该…  相似文献   

7.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1):8-8
<正>知识分子未必是有知识的人。王小波写过,"我年轻时当过知青。当时没什么知识,就被当作知识分子送到乡下去插队"。他还说,当年他被硬推为知识分子,实际上是有人要收拾他。先扣帽子再整人,这是那时的套路。后来知识分子终于正名了,王小波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这个称谓很快又变得不纯粹了。一些在公共话语圈踊跃发言的人,被戏谑称为"公知",也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有时候为了表达更为强烈的感情色彩,就说是"臭公知",算是对"臭老九"的继承。  相似文献   

8.
杨凤岗 《南风窗》2010,(7):91-92
"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简单继承了西方启蒙运动对人性的盲目自信,西方近代以来基于种种世俗主义的社会试验,被中国拿来接连不断地以自己的社会做试验。改革开放30年来,信仰危机的阴影一直悬挂在中国人的头上。在《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一书中,李向平教授区分了两种不同的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探讨,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在今天这个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扬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敢于从过时的错误理论和观念的枷锁中挣脱出来,使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吴祖光先生突然走了。今年4月9日,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传出这一噩耗时,我静默着;心想:又一部“中国现代革命史”敲完了最后一个句号,完成了,存盘了,出版了。 我曾说过,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但吴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在白酒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北京豪特酿酒公司发扬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精神,从实际出发,走出自己的路子,实现年产值2000  相似文献   

12.
杨军 《南风窗》2010,(22):81-81
<正>初学经济学的人往往有一个疑问,所有的经济模型都是建立在某些假设之上,比如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每个人得到的信息都是对称的等等,那么这些模型得出的结论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和现实一致的?正如谢国忠所言,与理论世界不同,现实世界的表面崎岖不平,绝不光滑。忽视现实因素可能是致命的,正如上一场金融危机所验证的那样。  相似文献   

13.
朱秉林 《工会博览》2009,(10):78-78
中国有句名言,“人无信则不立”。它是说,人要想在世上立足,必须要讲诚信;否则,“君子不与交”也。这是讲做人的原则,又如中国著名的“仁、义、礼、智、信”之说。我国当代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把“明礼诚信”列为社会行为之基本准则。在基督教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伊斯兰教国度,也均把诚信作为人类的美德继承发扬。由此看来,诚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本质。  相似文献   

14.
赵灵敏 《南风窗》2011,(17):90-92
知识分子的修为包括:无欲则刚,无我则勇,无私则强;知识分子不是圣人,不是宗教家,但要勇敢,有担当,有使命感,面对不公不义要敢于抗争。当然,这种抗争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而是和平渐进的改良;要以理服人,理直气和;言行一致,要靠身教感染别人,一些知识分子满嘴仁义道德,私生活却非常不堪,这是令人遗憾的。  相似文献   

15.
白宏  房凤琴 《工会博览》2005,(23):39-40
北京市卫生局工会有32个基层工会,会员3万多人,其中70%以上为女职工,具有女职工多、女知识分子多、医疗任务繁重、工作责任大、生活不规律等特点。近年来,北京市卫生局工会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北京市总工会和卫生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新农协的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仍是乡土中国,仍是乡村中国。 因为,乡村这样广大;因为,乡居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因为,乡土的情感仍然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 我们希望中国充满着好消息——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和谐的新乡村。 什么是和谐的新乡村,怎样才算? 二战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提出“四大自由”的口号,即“言论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斯时,有位中国人做了个补充,他说;我们不能只拥有四大自由,还有第五自由,比较其他四项都伟大,没有它,他们就没有四大自由。 他说的是“免于愚昧的自由”。 这位中国人即是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1890~1990),他曾被美洲学术届共推为“对人类发展做出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 2003年夏天,编者拜访了多位对农村问题有深切关注的朋友,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及了晏阳初先生。而他们不仅缅怀着前辈的伟人,同时,他们在身体力行,深入民间,用晏阳初先生的话说,是“以表证来教学,从实干来学习”。同时,行事的原则是“不是救济,而是发扬”。即激发农民朋友们的主人翁意识。 培养他们自发自动的精神——晏阳初先生的身后并不寂寞。 这些深入民间的朋友,也是我们本期独家策划里的作者,或是故事里的主人公——于建嵘先生、高战先生、赵树凯先生、唐昊先生、朱雨展先生、黄卧云先生,他们都发现:中国的农民弟兄们,一直在致力于“免于愚昧的自由”,而且,许多中国农民们的精神状态,其实并不会比诸多城市里“有知识的人”、“养尊处优者”,更缺少自由与尊严。当他们深入乡村,他们也被爱,被责任所激励与推动着。 我们应当帮助乡村!并在这样的过程中,与之融合,自助,共进。 因为,中国,从更大意义上来说,就是乡土中国。 因为,乡村的和谐,就是中国的和谐,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读书频道     
《人生至理的追寻》作者:梁漱溟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梁漱溟是五四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学者艾恺称梁漱溟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当初蔡元培先生聘梁漱溟去北大担任讲师,教授印度哲学,其时梁氏并无任何学位,所有学问皆读书自学而得。  相似文献   

18.
陈彧 《南风窗》2014,(12):76-79
<正>"经历了文革和批林批孔之后的中国人的‘仁义礼智信'都已经被扫进垃圾桶了,我们要怎么样让它回到血液中,成为蓬勃健康的活力,这也是今天知识分子重要的使命,我们要做这样一种继承和阐发的工作,特别是这样一种大众化的工作,在今天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是伟大的反帝反封运动。辛亥革命成功了,也失败了,中国知识界的不少知识分子陷入烦恼之中。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显示出强大的组织力、战斗力,让苦苦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知识界感受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走出烦恼,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实现了人民立场的转向,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中的人民立场的转向,在那一代共产党人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相当深刻的思想印记,成为人们理解党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革命多个历史阶段中的方针政策的线索,成为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一把钥匙。中国共产党人是五四精神的最优秀的继承者,五四时期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人民立场的转向,持续影响着中国的政策导向和政治话语。  相似文献   

20.
62岁的南方朔是台湾数一数二的政论家,在国民党的威权统治时期,他办党外杂志骂国民党;民进党上台,他又掉转枪口骂民进党和陈水扁;国民党重新执政,他对马英九的指责和挞伐一样严厉和不留情面。在他看来,知识分子应该永远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和权力保持距离。台湾《天下》杂志称赞他"期能从自学的民间学者成为思想家",但他本人对此并不高兴,"我这样没有多少学问的人都被称为思想家,台湾的知识分子太不用功了。"7月26日,本刊记者在香港与其进行了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