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进步联盟"的成立意味着社会党国际开始分裂。2017年3月,双方几乎同期召开代表大会,"进步联盟"一大完成了组织建构,正式脱离社会党国际。这意味着经过多年酝酿,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进步联盟"认为,不平等是当前社会最大的"退步",社会民主党应防止"经济"和"政治"联合侵蚀"社会",并站在99%大众的立场上反对"精英"。他们试图以进步主义为主导,推动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通过重塑社会民主,重树左翼标识,明确提出用民主战胜资本主义;通过重建民主社会,提出替代性的民主道路,以提升社会民主主义的认同度。这一新趋势能否使社会民主主义走向新生,需要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常常被认为是理解国际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关键,诸如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动力有哪些、国际关系乃至国际社会是如何演变的等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因其复杂性而鲜有一致的回答。对社会科学家而言,设计解释模型、发展相关理论来简化这些复杂性,了解其特性,进而探究其影响,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国际关系现实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可以说,简化国际关系的"复杂性"的动机直接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大分化和大调整。一方面,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多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国际新秩序的积极建设者。传统的国际权力格局正在加速转变。"金砖威胁论"已成为西方学者"对抗"这一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以"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构建"为题举办了一次研讨会,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国际战略研究界的许多知名学者,就国际战略的概念、范畴、研究路径,以及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就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这一主题讨论即集中反映了这次研讨会相互交流和碰撞的思想成果。个别作者虽未参加研讨会,但其文章切近这一主题,因而一并收入其中。今后本刊将继续关注并刊载这方面的优秀成果,以期推进国内方兴未艾的国际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以"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构建"为题举办了一次研讨会,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国际战略研究界的许多知名学者,就国际战略的概念、范畴、研究路径,以及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就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这一主题讨论即集中反映了这次研讨会相互交流和碰撞的思想成果。个别作者虽未参加研讨会,但其文章切近这一主题,因而一并收入其中。今后本刊将继续关注并刊载这方面的优秀成果,以期推进国内方兴未艾的国际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6.
国际战略研究中的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以"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构建"为题举办了一次研讨会,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国际战略研究界的许多知名学者,就国际战略的概念、范畴、研究路径,以及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就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这一主题讨论即集中反映了这次研讨会相互交流和碰撞的思想成果。个别作者虽未参加研讨会,但其文章切近这一主题,因而一并收入其中。今后本刊将继续关注并刊载这方面的优秀成果,以期推进国内方兴未艾的国际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这是千年传下的古训,世所公认的天理,在"多元化"日益成为"基本价值观"的当下,它仍然要当仁不让地成为治国执政勤政的最高理念。"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治国安邦的定力,社会"维稳"的第一要义,非"食"莫属。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也罢,历朝更迭中的刀光剑影也罢;冯小刚拍摄的《1942》惨不忍睹、饿殍遍野的一幕也罢;资深记者、学者对1960年代3年大饥荒的调查、争论、当事人的回忆录也罢;世界史上的印度大饥荒、爱尔兰土豆饥荒、前苏联乌克兰大饥荒、非洲尼日利亚大饥荒也罢,都不竭地证明着"以食为天"这一真理的颠扑不破。"以食为天",其实包含粮食安全和粮食主权两大课题。"粮食安全"又包括自然、社会两个方面,而后者也即社会方面则是首要的。古老《诗经》  相似文献   

8.
雷墨 《南风窗》2014,(14):76-78
<正>"没有哪个地方像中东那样能让人们强烈地认识到美国越来越胆小怯弱了。"这是对奥巴马政府中东外交的揶揄。事实上,奥巴马更倾向于多边主义,意在通过向盟友和伙伴"赋权"来打造"经济适用型"霸权,以此来重塑美国全球领导力。  相似文献   

9.
"欧日经济伙伴关系"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双边自由贸易架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开启了国际格局转变的"潘多拉之匣",使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进程积累的矛盾趋于激化。在此形势下,欧盟确立"欧日经济伙伴关系"架构的战略意图是维护现有的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治理架构,反制特朗普政府反全球化的强硬政策,并借以应对中国的崛起。这一架构折射出当前欧盟对外战略布局的运作特征,即在多边主义与双边主义之间、在"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理念之间、在美欧日和中美欧两个"大三角关系"之间开展机会主义和两面下注的博弈。由于其内外多重危机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欧盟将持续推进这一架构,中欧关系将因受到影响而包含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时宏远 《南风窗》2008,(13):76-78
非洲对日印韩加大与自己的经贸联系均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因为这能使非洲摆脱仅仅作为国际竞标物的尴尬,而能利用新加入战团的日印韩的杠杆作用,打破由法美中"第一梯队"和英德俄"第二梯队"竞逐非洲的旧格局,从而渐进告别所谓的新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1月22日,"新兴大国与国际体系转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外交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机构的官员、学者共18人与会。会议集中讨论了四个议题:"新兴大国合作的理论与政策思考"、"新兴大国与国际体系转型的互动"、"新兴大国各方态度与合作前景"和"中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以"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构建"为题举办了一次研讨会,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国际战略研究界的许多知名学者,就国际战略的概念、范畴、研究路径,以及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就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这一主题讨论即集中反映了这次研讨会相互交流和碰撞的思想成果。个别作者虽未参加研讨会,但其文章切近这一主题,因而一并收入其中。今后本刊将继续关注并刊载这方面的优秀成果,以期推进国内方兴未艾的国际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保护的责任"是国际社会处理人权与主权关系的最新进展,是保护人权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探索。这一概念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和酝酿时期、逐步进入政治议程并被确认的阶段、就如何实施进行大辩论的时期和进行实施并产生重大分歧阶段。"保护的责任"在实施中面临很多问题,主要包括:日趋缩小并被严格限定的适用范围,关于如何行动的不同提法,国际社会的不同立场,以及如何处理利比亚军事行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等。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影响力迅速上升的大国,对"保护的责任"所持的立场在国际社会备受瞩目。在"保护的责任"的酝酿阶段,中国就参与了对这一新概念的讨论。在此后的不同阶段,中国都基于自己的外交理念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相似文献   

14.
<正>亚洲是如何从相对包容的发展,走到被包括亚洲开发银行在内的最保守的国际组织敲响警钟的地步?答案就在几个密切相关的趋势里。过去30余年,全球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亚洲,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演化出复杂的官僚机构以助力经济发展,支持工业生产与出口,并部署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这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在保持和提升经济制高点的同时,相对公平地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的一个时期。这些成就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赞誉,也使得其被贴上了亚洲"经济奇迹"的标签。当然,这种发展主义(developmentalism)出现在冷战与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担忧的大背景之下,伴随着美、日  相似文献   

15.
何志成 《南风窗》2008,(15):62-64
目前国内的能源政策实际是在"对赌",是以中国经济多年的积累,与国际赌家以及这些赌家背后的大国进行没有把握的"赌博"。原油价格之战实际是经济之战,比的是对经济危机的抗御能力,以及在危机爆发后的调整能力。而这,正应该是中国最大的担心。  相似文献   

16.
《外层空间条约》所确立的太空"全球公地"性质正遭到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日益依赖太空;另一方面,太空技术也正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军事实力的倍增器,国家军事和安全战略的赋能器,国家软实力的展示器。随着太空活动的日益频繁,太空呈现出"公地悲剧"的特征,太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太空环境恶化、太空资源稀缺以及面临太空武器化威胁,急需国际社会进行治理。为此,国际社会也提出了多项治理倡议,并进行了相当努力,也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实现全面太空安全治理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由于太空技术具有军民两用性质,一些国家希望利用太空技术提升军事实力,作为维护霸权和反对霸权的基础,无法就太空安全治理达成共识。国际合作是太空安全治理的唯一途径,不仅可以缓解频轨资源短缺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太空环境问题,更有助于禁止太空武器化,实现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确保太空的可持续性利用。  相似文献   

17.
高文欢  罗丹 《南风窗》2007,(18):80-82
虽然他一直自认为是"报人"默多克,但是更多的人还是将其视为"商人"默多克。这在2007年这场喧嚣的并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张小宇 《法制博览》2015,(4):77-78,18
死刑问题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从死刑的正当性、预防性、人道性、以及死刑问题的日趋国际化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死刑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尤其强调用废除死刑来预防贪官外逃是本末倒置,笔者认为"死刑犯不引渡"只是某些国家倡导的意欲使之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从而限制他国司法主权的提议而已,绝非国际强行法,因此也谈不上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其老是研究如何把外逃贪官引渡回来,还不如探究如何阻止贪官外逃来的更有实际意义,建议我国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预防贪官外逃。  相似文献   

19.
谭德波 《南风窗》2013,(16):62-64
由于乳业企业多数为港股,因此都暴露在国际资本运作范围之内,所有股权运作背后都涉及相当多的利益链条,这是中国乳业整合不能不考虑的问题。蒙牛对雅士利的并购,无法用简单的"国进民退"框架去解读。中国乳业是一个"资本局",企业、PE和掌权者都是做局的人。消费者,或许只在局外。因此,把这桩迄今最大的并购放在中国乳业的"资本局"中去看,方能发现深层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20.
陶短房 《南风窗》2013,(2):68-70
俄反对外国干预、尤其武装干预的基本立场始终未曾改变。所谓"巴沙尔可以下台"的前提是"叙利亚人民共识",而这个"共识"须建立在"和平协商"基础上。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叙利亚立场向来很关切、很敏感,且似乎略有些敏感过头,比如近一段时间,"莫斯科抛弃大马士革"和"莫斯科力挺大马士革"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说法都甚嚣尘上,煞是热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