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素昭 《求索》2014,(10):166-170
学术界往往从史学和文学的角度研究《史记》,但《史记》的服饰描写也极具特色。《史记》人物着装体现身份等级;《史记》服饰色彩彰显尊卑贵贱;《史记》服饰体现了"中和之美"。因此,《史记》的服饰描写深合儒家学说的核心"礼","以衣现礼"概括了《史记》服饰描写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2.
肖琼琼  肖宇强 《求索》2012,(11):256-257
中华女性服饰是一种宽衣文化,讲究包容性;西方女性服饰是一种窄衣文化,讲求独特性,两个民族女性服饰形象的差异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中西女性服饰的造型风格之别、色彩材质之差、图案装饰之奇、气韵风度之异等四个域间与层面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其形成的历史渊源,为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并存与文化艺术融摄的世界观提供了有用可用的论琢。  相似文献   

3.
流行服饰蕴含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地"具象化、具体化、具小化"的内在要求。通过对3400余名大学生流行服饰文化观多维度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流行服饰的选择尚属理性,对服饰色彩选择倾向是优雅与含蓄并重,喜欢的服饰面料以环保和舒适为主;多数大学生不特意赶时髦追求流行服饰,且能够量入而出;休闲装是多数大学生钟爱的衣着风格;大学生喜欢的配饰以实用为主、偏好的品牌彰显青春活力,但在具体品牌上并无刻意追求;服饰消费的动机多出于"需要",消费心理价位趋于理性。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艰苦朴素"等倡导存有认识上的偏差,同时对学校相关流行服饰知识和着装的历史文化教育引导有着强烈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苗族服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独特的迁徙史、生活环境和观念意识,造就了苗族服饰的独特款式、图案和色彩运用,使之成为现实存续而包孕丰富信息的"无字史书"。从民族文化发生学、民族文化背景学、民族文化心理学、民族文化伦理学、民族文化美学角度来解读苗族服饰,能够获得对苗族传统文化的深入而全面理解,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提供坚实的知识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黔西北彝族服饰及其图纹美学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黔西北彝族服饰传统纹样蕴含着深层的民俗内涵,服饰图案中还隐现着原始图腾崇拜的影子。多元化整体美,以自然美作基调加上崇拜性思想的反映,是彝族服饰图纹艺术特点的组成元素。受这些元素的影响,形成了彝族服饰图纹的美学观念,并以此为尺度指导、衡量服饰图纹的式样、色彩和装饰的方式与布局,形成彝族服饰的独特风貌,表现出其个性化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云南回族历史悠久,服饰文化多彩多姿,做好回族服饰的征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服饰式样和色彩独特。回族服饰,从总体上讲,就是要求美观、简约、清洁,反对邋遢和过度装饰。禁止男子穿透明和丝织品的服装,反对妇女故意暴露肌体和戴首饰。回族服饰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服饰。回族由于与汉族数百年的文化融合,服饰已完全汉化或基本汉化,传统服饰已不多见。较多地反映着回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的,就是清真寺的阿訇在宗教活动时穿的服饰。这种服饰,亦称“拜衣”。拜衣式样多种,有直领对襟、翻…  相似文献   

7.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象征符号,也是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外在特征。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多样化的服饰类型是苗族所特有的文化奇葩。对摆金式苗族服饰类型的记录和描述,有助于充分地展示其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民族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是从苗族服饰中的日月星辰纹样入手研究,调查了其服饰中图案来源、图案造型、文化内涵和文化变迁的过程.引入雷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理论,分析了太阳纹、月亮纹、"卍字纹"等图案从精英阶层流向平民阶层的历史过程,同时,通过访谈也发现了服饰图案存在小传统逐步发展演化为大传统的现象.由此得出,苗族服饰图案表现下大传统向小传统或小传统向大传统转化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表明了苗族服饰图案与当地人的宇宙生成观、苗族历史记忆和文化生成的联系,解读服饰图案的文化生成系统也有助于解读中华文明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基于此,对服饰图案的解读,也有助于探索苗族服饰的发展规律并对其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及大理旅游热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与白族文化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交流。各族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吸纳 ,在丰富白族文化的同时 ,也淡化了白族文化当中一些传统的与时代不合拍的东西。且不说白族在建筑、习俗等方面与外来文化的交融 ,单就白族服饰而言 ,这种“吸纳”无论在服装的款式、选料及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得到或多或少的体现。如今 ,除了大理农村的白族服饰还保留有较浓厚的民族色彩 ,更注重体现生活气息外 ,城里人的白族服饰已渗透进了一些现代人的简洁、明快的风格而更具有舞台效果 ,或许是这个…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因素在美国对外政策中有着重要地位,意识形态是美国对外政策中的理念,是美对外政策重要指导思想。从美国意识形态因素在对外政策中的运用的历史考察分析中,可知美国意识形态因素的特点:即扩张性、顽固性、多元化的统一以及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影响美国意识形态有两个因素,即国家利益和政治文化。国家利益“民主化”的界定已经决定着美意识形态因素在对外政策中的地位。美国“清白无罪”、“乐善好施”、“例外论”等独特的政治文化对美加强意识形态在对外政策中的分量起了巨大的促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力 《求索》2007,(1):81-83
“衣冠之制”作为封建礼俗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袁征曾与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相始终。近代以降,传统小农经济遭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而走向解体,导致建立其上的传统儒学被弱化,作为儒学礼治精神表征的以“尊卑等差”为内蕴的传统“衣冠之制”遂走向消亡,从而促成传统服饰的近代化。在这一过程中,近代化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及自我个性的张显都不同层面地加速了传统衣冠之制的解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是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上下等级尊卑观念,与现代文明有些格格不入。所以,近代以来,文化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国人的不懈追求。毛泽东熟读中国古书典籍,对中国传统文化相当熟悉和了解,认为中华民族新文化未来发展方向要有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博爱等现代文明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主义文化指导方针。这对我们现在进行文化现代化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双百方针,建设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赵书虹 《思想战线》2000,26(5):62-65
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与地理、历史、文化关系的研究中,服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集中地表现了民族文化、性别文化以及民族的装饰艺术,同时也沉淀了历史、民族、自然的信息,是非言语交流的途径之一.同时,妇女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服饰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少数民族服饰设计中的历史记忆符号有助于探寻服饰背后的历史文化表征,理解服饰设计中的历史想象与意义创构。在此,以苗族服饰为例,具体分析了少数民族服饰设计对历史生存记忆、审美形态、人文风貌、伦常美德的视觉表现,论述了其在社会认知、美学动机、传媒消费维度的重要价值,揭示了人类与服饰存在于物质庇护之外的终极关系。  相似文献   

15.
羌族服饰与羌绣是具有代表性的羌族文化符号,也是羌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分析了阿坝州羌族聚居地区的羌族服饰与羌绣保护现状及原因,并提出在保护羌族服饰与羌绣过程中,应加强政府部门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民(家)族传承为主、院校传承、社会传承为辅,原真性保护与生产性保护并举,才能共同推进羌族服饰和羌绣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析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苗族服饰的研究,论著颇丰,但研究者多以服装或饰品分列立足点论之,鲜有总论苗族服饰的文化特征。本文以苗族聚居地——黔东南的苗族服饰作为分析的立足点,对苗族服饰的文化特征进行了阐释,力图勾画出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化特征,以丰富苗族服饰的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晓玲 《传承》2009,(20):146-147
在四川大凉山地区彝族少女成年礼中,服饰的仪礼作用及其民俗背后包含着深层文化内涵。它的举行标志着个体脱离母体的保护结束了童年,与原先的社会地位脱离,通过服饰、装束的改变使之获得新的社会位置。举行了成年礼的年轻人一方面赋予了性生活的权利,但同时也要负担起生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8.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形成,又随着民族的进步而发展。服饰有较强的民族性,不同民族不仅生产特点、生活习俗、语言、崇拜等不同,服饰也有明显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讲,服饰也是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民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有别,往往就由于体现了该民族的区域特点、经济特征、生活风貌、审美观念、崇拜意识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探讨民族服饰的产生、功能、意义、内容、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侗族服饰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服饰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侗族社会经济文化的“活化石”资料与“文字史书”。本文从侗族服饰的分类、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侗族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侗族服饰文化,旨在弘扬侗族传统文化,促进侗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景鳌 《小康》2004,(7):76-78
意大利有前卫的服饰、缤纷的美食、奔放的足球,也有壮观的古罗马角斗场、神奇的比萨斜塔,还有迷惑历史的蒙娜妮莎的微笑、永远拥有最健美男性身材的大卫像……不过,它更有欧洲文艺复兴后留下的浓郁的文化色彩,和深深蕴涵在这种文化中的美丽岛屿--西西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