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光纤到户建设,是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更好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通信信息服务需求,构建面向未来的全光网城市,推进"智慧湖北"建设、加快"五个湖北"建设,率先在中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湖北中部崛起的战略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议政府将光纤到户建设发展纳入湖北省信息化发  相似文献   

2.
正路灯,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在城市中所承载的功能决定了其布局密、覆盖广、规律性强的特点,并存在电力的先天优势。路灯"网络"是当前难得的"智慧城市"应用设备设施的载体,在路灯上可以承载智慧城市的多种创新。能显示路况、周边停车位、天气等出行信息,还可以提供Wi-Fi,监测道路险情,近两三年里,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青岛、武汉等城市的马路上,竖起  相似文献   

3.
地区传真     
正南宁宜居乡村建设实现五个"全区率先"2月27日,记者从南宁市"美丽南宁宜居乡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以来,南宁市宜居乡村建设实现五个"全区率先":一是率先超额完成产业富民"五个一"目标、服务惠民"1+6"建设、基础便民"363"工程,二是率先认定首批市级生态综合示范区(带),三是率先采取竞争性立项方式选定市级生态宜居特色小城镇,四是率先启动"智慧乡村"试点建设,五是率先探索乡村清洁有奖举报监督制度。(本刊记者/熊春艳)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高标准构建城市大脑和网格化管理体系"。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数字孪生则是智慧城市的新起点,赋予城市智慧化重要设施和基础能力。当前的智慧城市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在应用场景建设过程中造成基础数据与平台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二是数据融通整合能力不足,缺乏统一的数据平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数据资源融通成效差,三是智慧感知治理能力不足,新技术在数据采集中的利用率不高,数据质量、丰度、可利用性不足,治理平台的仿真预测能力较弱,须全面提升智慧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了郊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北京市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市扎实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坚持规划引导,累计编制2915个村庄规划,基本实现了规划"应编尽编"要求。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2015,(2):53
2015年1月6日,由中国智慧城市论坛、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各地智慧城市主管部门领导,中国智慧城市论坛战略合作伙伴、专家委员以及中国智慧城市论坛成员单位等政产研学各界人士300余人出席。本次大会率先吹响了"建设广义智慧城市,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冲锋号,围绕"智慧治理,畅享城市智慧新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5,(8)
<正>建设"智慧江苏",是江苏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大举措。"智慧江苏"实施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江苏公安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公共安全一网兜底江苏公安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在全国率先将建设任务延伸到县级,打通了警务基础平台与各类专业业务系统的联系,实现了电子档案、比对预警等功能。目前,平台推出了22个专题应用模块,整体  相似文献   

8.
《今日上海》2014,(10):6-8
从2003年起,上海组织实施了三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其中第一和第二轮有效加强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提升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2011年11月,上海启动了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9.
<正>甬政办发[2015]9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宁波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度项目安排(第二批)》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实现"两个基本"和建设"四好示范区"的奋斗目标,2015年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第二批)共安排涉及"五水共治"、现代产业培育、城市功能提升、民生福祉改善、发展基础强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溧阳市各部门紧扣全市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关于实施"向智慧经济"聚合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围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推动各类人才集聚的目标开展行动、努力探索,智慧经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限于认知、基础和条件的制约,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信息化应用推进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部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的SMART模型抓住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五个核心要素。大连的智慧城市建设应从SMART模型的五个方面,即发挥软件业与信息产业的优势,建立完善应用平台,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构建智慧环境做好服务等,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进而全面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京政发[201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二○一二年三月七日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为加快推动"十二五"时期本市信息化发展,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行动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研究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梳理界定,并将其与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泛在城市等相关概念作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技术与人本两个视角对上海、宁波、佛山、深圳、台北等五个城市的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文件做了内容分析,探讨了大陆各城市之间以及海峡两岸在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内容上的异同;最后就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卫东 《群众》2010,(10):9-11
<正>2003年召开的中共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明确把"两个率先"作为新世纪之初江苏发展的总定位、奋斗前进的总目标、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并通过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和全面小康指标的指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拼搏和奋斗,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重要成果,2010年将如期实现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中首先实现"第一个率先"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奉化市顺应"互联网+旅游"趋势,以溪口雪窦山景区为重点,投入1 600万元,启动实施"慧游溪口"景区智慧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一个中心,四个体系"建设,即以云数据中心为核心,开展智慧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智慧营销体系、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实现"旅游资讯,一个入口;订票购物,一键搞定;线上线下,一条通道;全程服务,一部手机"的目标,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智慧旅游示范景区,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景区入选"全国首批智慧景区试点单位";2014年获中国旅游协会  相似文献   

16.
为建设具有安全感且和谐有序的智慧型城市,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进行彻底的基础信息大排查,突出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的管控,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发动民众力量,增配巡逻力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构建安全感城市的犯罪预防机制,不仅有其合理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在遵循增加犯罪成本、减少犯罪机会、降低被害风险这三个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应合理规划城市,综合治理空间盲区,高效运用互联网,创新社区警务,加强警民合作,创建安全社区。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韩正市长明确提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始终在城市信息化建设各方面走在前列,率先构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时代人类对城市建设的新理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人大月刊》2013,(10):15-15
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包括水、电、气、交通、通讯、环境卫生等大型公共设施,具有基础性、公共性、社会性、安全性、战略性"五大特性"和惠民生、稳增长、促发展"三大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实现了城市地位、保障能力、宜居水平、高新技术应用的显著提升,但仍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存在"五大瓶颈":一是规划落地困难。在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专项规划与控详规划、重大基础设施与民居等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统筹"、"不对接"和"不合理",见象。二是建设受阻频繁。城市道路、轨交、输变电工程、通信基站、垃圾处理等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许多城市竞相启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在此过程中,智慧城市逐步异化为城市标签,多数城市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技术先进性、轻民生实用性,过于注重先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信  相似文献   

20.
俞迪淼  姜海涛 《群众》2022,(2):41-42
改革创新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是落实执法司法责任的强劲动力。近年来,无锡市政法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目标导向,运用智能手段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研发运用的"区块链案款管理系统"在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司法链应用试点"评比中获奖,"物联网+执行"无锡模式获评2021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无锡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获评2020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案例;无锡市公安局智慧法制"1+8"系统在全省科技强警评比中获得基层技术革新奖;无锡市司法局连续两届主办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在全国率先打造"法律云",成立全国首个智慧法务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