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前,在可怕的唐山大地震中,我和媽媽、姥姥(外祖母)及兩個弟弟雖是幸存者,但我們幸福的家庭却被毁掉了。因為可愛的爸爸被砸死了,我們失去了一家之主。爸爸媽媽原先都在供電局工作,震後,局裏的叔叔阿姨們都格外照顧我們,幫我們搭起了地震棚。但是這個家畢竟失去了當家人。我才十歲,所有的事情全得靠媽媽一人,生活上有不少困難。叔叔阿姨見此情景,幾次給媽媽介紹對象(作媒)。姥姥擔心媽媽帶着孩子和老人再嫁會受委屈,便回絕了。媽媽則怕再嫁俊找的丈夫對姥姥和我們不好,而且小弟弟病得很重,生活上沒有自理能力,她不願意拖累別人,也沒答應。  相似文献   

2.
‘由秀才封王,為天下讀書人別開生面;驅異族出境,願中國有志者再振雄風。’這是丘逢甲為鄭成功廟書寫的一副對聯。寥寥數十字,却充滿着丘逢甲愛國愛鄉的激情。丘逢甲是一位才華横溢,飄逸豪放、热愛祖國的傑出詩人,同時又是一位愛國的軍事家和教育家。他為振興中華、光復台灣,歷盡艱難,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  相似文献   

3.
台灣海峽現在實際形勢究竟如何?這是舉世矚目、國人共念的大事。本刊為此特派文字及攝影記者專程前往福建沿海進行深入採訪,掌握第一手材料,从現場報道(见本期《静静的台灣海峽》一文及彩色頁)。他們結束採訪時給編辑部來信,道出了此行的觀感。現將來信刊載於下,作為編輯部對讀者的匯報。  相似文献   

4.
我今年五歲半,沒有兄弟姐妹。我從兩歲就進了爸爸單位辦的幼兒園,到現在三年多了。我爸爸是《中國建設》雜誌社的記者。爸爸上下班都騎自行車,接送我也是用自行車。媽媽上班的地方離家太遠了,天天都是早走晚回來,沒有時間接送我。有時爸爸臨時辦急事不能來幼兒園接我,就打電話告訴媽媽,  相似文献   

5.
他們走了。帶着對北國冬天的美好印象,他們離開了這裹。兩個星期的時間轉瞬即逝,但不論是北國的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會吸引他們重返這裏。因為,北國的景和情使這些來自亞熱帶的台胞們實在難以忘懷! 春節剛過,第二屆台胞冬令營活動便在黑龍江省哈爾濱拉開了序幕,於二月十四日在北京結束。翻開我的日記本,與營員們朝夕相處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也許因為我是台灣人的後代——雖然至今我還沒有去過台灣——我對來自台灣的同胞有着特別親切的感情。此次冬令營的營員中有來自台灣島內的同胞五十一人,在他們中間,約三分之二的人是第一次回大陸。如遇仙境賞冰燈華燈初放,在冰雕薈萃的兆麟公園,正在擧  相似文献   

6.
九月十四日上午,當我國建造的第一艘二萬七千噸出口遠洋貨輪‘長城’號在海濱城市大連下水後,記者特地來到幽雅綺麗的棒槌島賓館訪問了‘長城’號船東包玉星先生。在一個多小時的交談中,包先生的事業心和熱愛鄉土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首次合作的美滿成果當記者在客廳裹會見包先生和他的夫人丁秀鳳、兒子包靜國時,他們的面部還漾溢着‘長城’號下水典禮時的歡樂氣氛。記者首先請包先生談了他對‘長城’號下水的感想。包先生高興地說:‘這艘船造得比我們預想的要好得多,質量可稱得上是第一流  相似文献   

7.
我是個小學教師,平常下午五點鐘下班。今天是週末,可我到家時已經是晚上七点多了。一進門,我那剛上小學的寶貝兒子迎上來嗔怪地說:‘今晚要去哪兒,您早就忘了吧?’看到他的小嘴撅得老高,我才忽然想起:原來說好今天晚飯後全家去參加週末消夏晚會?墒沁€有一件事情等待着我晚間去辦。我沒有來得及解釋這麼晚回來的原因,便抱歉地對兒子說:‘真對不起,媽媽今天晚上不能去了……’丈  相似文献   

8.
擺在我案頭的有一本台灣出版的《山西文献》,其中載有一篇題為《恆山》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裹,作者把一腔濃郁的鄉愁,兒時美好的記憶傾注於筆端,癡情而執著地呼喚着雄偉的北岳恆山和兒時的夢幻,深情地表達了他對故鄉和親人眷戀與思念。讀罷不禁心潮起伏,感慨萬端。作者原籍山西渾源縣,新中國成立前他去了台灣墓枢l就在恆山脚下。雄偉的恆山,家鄉的風情,傳統的廟會以及兒時登恒山所見所聞和一些流傳故事,給作者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他寫道:‘恆山,在我們家鄉是以恆  相似文献   

9.
我們鎖上自行車,走進婚姻登記處。辦事人員例行公事地為我們辦了手續,只是在接過我們的喜糖時才露出了一點笑意。一切是那麼平常,可是出來時,我打開車,回頭等她一塊走,猛然間發現她那雙大眼睛在看着我。三年前,就是這雙眼睛、這種目光,把我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新的憧憬。忽然间,我又意識到,自己有了小家庭了。我這個人長得實在不敢恭維,活潑的外表下多少隱藏着一絲孤僻。不過倒是落了兩個不好不壞的名聲:善良、聰明。有時閉上眼睛想來,除了這兩件東西我似乎別無所有。我不抽煙,而啤酒喝得却厲害;愛好音乐但也只是略知皮毛。我現在是北京人民大學的講師。六年前的一個清晨,長期在校外從事翻譯的我回校聽一位美國教授的講座。在前往教學樓的路上,我和幾個同行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  相似文献   

10.
讀了蕭乾的《北京城雜忆》,他那流利而俏皮的京白,使得七十年前的北京城的色、香、味,頓時縈繞而充滿了我的感官,引起我長時間的含淚的微笑! 蕭乾是我小弟弟謝為楫的小學同學。他十幾歲時就常到我家來玩。一九二六年我從美國學習回來,那時他是北新書局的小職員,常來給我送稿費。他一面從拴在手腕上的手絹裹拿出錢來,一面還悄悄地告訴我,這一版實在的印数不止三千册……此後他還在燕京大學上過學,在《大公報》當過記者。這幾十年來,無論我們在國內或海外,都没有停止過通信。他算是和我相識時間最長的老朋友了。  相似文献   

11.
读者信箱     
貴刊已成為我的好朋友在異國他鄉看到祖國寄來的中文報刊,真是非常高興。倍感親切,越發激起對祖國的懷念和眷戀。特別是貴刊,內容豐富,文字生動活潑,報道客觀,深得我們僑胞的喜愛,對瞭解目前中國所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以及人們的思想、工作、生活、娛樂等狀况,很有幫助。我雖然是貴刊的新讀者,從大陸來此才一年多,但貴刊已成為我的好朋友,我是每期必读,以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一位出色的當代女畫家,擱下畫筆,幾乎以半生的時間去為别人掛畫。这對她個人來講,無疑是一大憾事,但又是我們時代特有的美談,因為顯示出畫家的性格和捨己為人的胸襟,也體現了中國進步的藝術家以奉獻為樂的美德。畫家郁風就是這樣一位以奉献為樂的人。為了幫助他人,她長時期放下自己心愛的畫筆。為了祖國的文化事業,她多次改行:她當過話劇演員,採編合一的新聞記者,又作過宣傳畫,編過副刊,還是‘展覽工作者’——如果有這個名词的話。  相似文献   

13.
我國海南省有一對中年夫婦,因婚後多年不育,求治無效,双双來到當地一家法院要求離婚。弄清原委之後,莊重威嚴的法官竟一反常態,打趣似地說道:“如果為要孩子闹离婚,本法官判你們找梁惠珍大夫去要!”果然,時隔不久,女方便奇迹般地懷孕了。現在,這對夫婦已經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子。廣東省湛江市的女大夫梁惠珍並非人們傳說中的“神醫”,然而,經她親手治癒的病人確也遠不止這一對夫婦。行醫三十多年,她給千家萬戶送去了幸福和歡樂。我們翻開醫院收存的部分報道和記錄:  相似文献   

14.
一四年前的冬天,我們在外地親友的熱情幫助下,逃出柬、泰邊境上那個經常受着戰火威脅的難民營,一路上冲風冒雪地來到了巴黎,接連克服了許多生活上的困難。可是,為了讓孩子上學,却使我傷透了腦筋。讓孩子上學,對於一般巴黎居民來說,本來不成為什麼問題,可是我們來的不是時候。當我們办妥居留證件時,已經是四月中旬,附近的學校都沒有空位。要入學嘛,得等到九月份新學年開始。從四月到九月,除去夏季假期,不過只有兩個多月的讀書時間。說句實話,我這個做母親的,實在是太急於讓孩子上學了。  相似文献   

15.
蔣軍官兵起義、投誠是愛國的正義行動。祖国人民對這種行動是極為歡迎的。茲將對蔣軍起義、投誠人員的政策及獎勵辦法頒佈如下: 一、對個別或集體投誠來歸的蔣軍官兵,人民政府不究既往,一律給予寬大待遇。  相似文献   

16.
童年時我愛聽故事,每晚都是媽媽的故事把我送入夢鄉。上學後我才知道,媽媽的故事是來自一本書,它的名字叫《一千零一夜》。沒想到長大後我會從事文學,更沒想到年近不惑時結識了一位神奇的中國民間故事家,他的故事把我送回了童年的夢幻中……是在一次採訪中見到這位八旬老人的。他叫劉德培,家住湖北省五峯山區。那裹羣山重嶺,交通十分閉塞,山裹人很難享受到現代文明的關  相似文献   

17.
中央樂團李谷一是近年來我國樂壇上崛起的一位聲樂藝術家,尤以演唱抒情歌曲見長。她今年三十七歲,生長在一個知識份子家庭;爸爸、媽媽都喜愛藝術,使她從小即在心靈上埋下了音樂種子。她年輕時接受過音樂和舞蹈訓練,十七歲時進入湖南花鼓戲劇團,很快便顯露出藝術才華,成為該團主要演員。一九七四年,李谷一被調到中央樂團担任獨唱。她的演唱聲情並茂,風格獨特,深為廣大羣眾所喜愛。她先後為幾十部故事影片、電視片錄製了配音,並頻繁地參加演出;還曾訪問過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相似文献   

18.
洞庭纪遊     
近兩年我一直打算到洞庭湖一帶瞭解一些華中的農村情况,去秋終於有了這個好機會。我從小愛讀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年)的《岳陽樓記》,但是直到不久前才得以償我宿願,登上這座嚮往已久的名勝古樓?妒?北宋時人,出身貧困,是個吃菜根長大成才的知識分子;生於蘇州,又葬於蘇州,是我的鄉前輩。范公祠在城西郊外譽稱“萬笏朝天”的天平山麓。我在小學裏讀書時,每逢清明佳節,放假“遠足”,實即春遊。對十幾歲的少年,十多公里的來回步行,算得遠足了。童年意境的美好聯繫,  相似文献   

19.
半個世紀前,在國家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和我的父親楊虎城將軍共同發動了震驚中外、永垂史册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以後,張學良將軍失去了自由,我的父親被迫去職出洋考察,緊接着是被囚禁監獄長達十二年之久,一九四九年在獄中被害。父親離開我們出走的那一年,我才十三歲,父親對我幼時的細微的關懷體貼,諄諄教導,沒有因歲月的流逝而冲淡,相反時時浮現在我的腦際。他那為國為民不惜犧牲一切的崇高品質,更是激勵我不斷克服人生征途遇到的各種艱難  相似文献   

20.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是當我去訪問吳祖光,瞭解他决定收青年編導朱嘯風為門徒一事時,他援引《孟子》以自諷的一句話。時為一九八一年六月十六日午後。第二天晚間,朱嘯風將通過一次‘拜師謝師’盛會,成為第一名‘吳門弟子’。吳祖光以誠懇的態度對記者說:‘近幾年,老藝人收徒,老國畫家、書法家收徒,早已蔚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