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局任命了几个处级干部,局长把这几个新任处长召来,勉励他们说:“上任后,你们要大胆工作,同时希望你们自尊自爱,保持廉洁,永远保鲜,不能腐败。”官员要“保鲜”,这个提法很新鲜,也很有深意。那么,官员如何才能“保鲜”呢?我想,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首先,官员自我教育,自我“保鲜”。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官员应在头脑中自觉筑起防腐的长城,“拒腐蚀,永不沾”,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郑培民同志在自我“保鲜”方面堪称典范。有些人怀着个人目的,找到郑培民家,给他或他的妻子送钱送物,但郑培民夫妇做到了“慎独”,自觉“拒腐蚀”,保持了共产党人的真正本色。  相似文献   

2.
郑培民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担任领导职务近20年,始终以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规范自己。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就深入学习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作过重要批示,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像郑培民那样“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可见,做人先于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原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人称“为民书记”,他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三湘大地乃至全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好好照照“为民书记”这面镜子。郑培民同志不论在哪个岗位上,总是心中装着人民,“万事民为先”,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标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不惟上,不惟本,只惟真、为民,帮民尽心尽力,爱民情深似海,他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为…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原副主任郑培民生前时时告诫自己:“要警惕权力本身对掌权者的腐蚀,要警钟常鸣,警惕诱惑……要管好亲友,防止后院起火。”正因为郑培民有了良好的家风,才使他能保持一身正气、廉政清明的本色。 “防止后院起火”,这不失为一记响亮的警钟,应该看到,我们许多廉洁奉公的好干部背后都有一个贤慧的妻子。正是这些贤内助,“拒腐蚀永不沾”地严守家门,带出了好家风,  相似文献   

5.
人民的优秀公仆郑培民不仅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而且在生活中严以律己、两袖清风。在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副主任时更是拒腐蚀、永不沾;对送来的礼品能拒则拒,拒不了的让秘书去退。他的集邮爱好从来是个人隐私,就是怕别人投其所好。回自己家从来习惯自掏路费。女儿结婚悄悄办喜事连亲戚也不告,下级同事根本没法知道。妻子到新华书店上班走半个多小时,这个分管人事干部工作的副书记硬着心肠不给妻子调动工作。  相似文献   

6.
“别闯红灯”是党的好干部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在弥留之际留下的一句话。可以说,这是他几十年干部生涯笃守的坚定不移的政治原则。 “别闯红灯”,首先要“警钟长鸣,警惕诱惑”。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警钟要别人给敲,更要自已敲,不能敲一阵子,而要敲一辈子。所以,郑培民警示自己:“一定要公  相似文献   

7.
提起“为民书记”郑培民,熟悉他的人脑海里会不禁浮现出一副亲民、爱民的形象。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对于农民群体,郑培民更是给予了特殊的关心。前不久,在湖南省农办学习郑培民的座谈会上,大家追忆了郑培民对广大农民的深深情怀。省农办党组书记武吉海讲述了他在自治州工作期间与郑培民相处的情景。1990年秋,担任州委书记的郑培民来到吉首市视察工作。听完时任市委书记武吉海的工作汇报后,郑培民语重心长地指出:“吉首市作为自治州的州府,理当要抓好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但切不可忽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吉首市虽然从总体上讲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在突发心肌梗塞,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仍然叮嘱司机:“不要闯红灯!”他没有认为自己是一名高级干部,就可以目无一切,违章驾驶,而是时刻没有忘记自己也是一名普通群众,应该遵守公共的社会规则。郑培民的这种平民意识,正是他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现,也正是他所以赢得群众爱戴的一个重要原因。领导干部是什么?“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为什么?“为人民服务。”可见,一名真正的党的领导干部不是“官老爷”,而是“人民的勤  相似文献   

9.
人民的好公仆,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同志,廉洁自律,一尘不染,高风亮节,赢得众口称赞。他的廉政经验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他既把住了“前门”,他的妻子又守住了“后门”。  相似文献   

10.
“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郑培民走了,但他生前经常说的这些话还回荡在人们耳边,他廉洁自律的故事被人们争相传诵。郑培民的妻子杨力求,湖南省新华书店的一名普通职工———他与我结婚30年,这是他改变我,帮助我的30年,这也是我们相亲相爱的30年。能够找到这样的丈夫,是我一辈子的福气。他没什么业余爱好,从不进歌舞厅,最爱的东西是书,最迷恋的地方是办公室。节假日他是从来不待在家里休息的,不是到外面开会调研就是到办公室处理公务。他对自己、对我们要求很严。老郑从来不让我坐他的顺路车,说要注意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向郑培民同志学习活动正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郑培民,既要学习他忠诚实践党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的革命精神,又要学习他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的精神境界,而郑培民同志清明澄澈的家风更值得我们每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尽管郑培民同志的工作不断调动,职位不断升迁,但他爱人的工作只是从湘潭市调到长沙市,职务仍是新华书店的营业员。按情理而言,自己是省级领导,妻子完全可以调到条件好一点、清闲一些的单位,但郑培民没有。儿子升学、女儿出嫁,他从不张扬,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机会,并且常告诫子女:“与其留…  相似文献   

12.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就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典范。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志存高远,决心要“艰苦学习,有所作为”;走上领导岗位后,他积极进取,毫不懈怠。在思想上,他刻苦磨炼意志,经常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来警示自己;在工作上,他不畏艰苦,勇挑重担,始终保持着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生活上,他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奢华,严格要求自己,刻意保持低调;而面对抗洪抢险的巨大压力,他又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显示出中流砥柱的英雄本色。郑培民同志的艰苦奋斗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值得各…  相似文献   

13.
阎肃是一位大家。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世人的公认。然而,生活中的阎肃,却非常低调。他总是这样要求自己:“对上不伸手,周围拉紧手,工作有一手”;“做人就要像麦穗,始终低着头”。和阎肃老师相处过的人,都说他平易近人,没见过他“甩派儿”、“摆派儿”。  相似文献   

14.
“老百姓比天还大”。郑培民日记中这句朴实无华而掷地有声的话语,耐人深思,令人警醒,催人振奋。它集中体现了郑培民的公仆情怀、为官准则和价值取向。在郑培民的眼里,老百姓的地位比天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是实现、维护、发展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身为省委副书记,郑培民时刻摆正自己同群众的位置,从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从未想到应该享受比群众更多的待遇,从不期望为群众办事要得到回报。他每次从湘西回长沙,都要在途经的一家残疾人开的路边小店吃顿便饭,既不惊动当地领导和增加基层负担,又照顾了…  相似文献   

15.
郑培民同志担任领导职务二十多年,时刻不忘以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他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学习郑培民,最重要的是要把权力当作一种责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力责任,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责任。郑培民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要始终坚持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一直奉行这句话,以身作则,做到“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直到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道德责任,不仅表现在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还表现在不以权谋私上。郑培民一贯生活俭朴,…  相似文献   

16.
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一大批党员干部的优秀典范.始终以群众利益为重.以责任为先.工作中务实创新.有一股使不完的干劲;生活上甘于奉献.有一种丢不掉的群众情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向优秀典型人物学习,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干中兑现自己的承诺,在干中体现先进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目前,向郑培民同志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本刊曾于2002年第11期,刊登了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的通讯、评论及日记摘抄。下面3篇纪念回忆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再一次展示出郑培民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8.
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目前,向郑培民同志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本刊曾于2002年第11期,刊登了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的通讯、评论及日记摘抄。下面3篇纪念回忆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再一次展示出郑培民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9.
“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他;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这“十条家规”不仅是周恩来总理高尚人格的写照,也展示了共产党人处理小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入学习宣传郑培民事迹和精神作了重要批示。学习郑培民,首先要学习他的高尚情怀,学习他的公仆本色,学习他以实际行动造就的、体现时代要求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