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南印象     
1993年11月,我随团赴越南,参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社区发展国际研讨会”,于11月20日在广州乘机飞往胡志明市.21日到该市华人较为集中的堤岸去看了看.22日至26日正式会议期间,由会议安排,观瞻了市容,参加了传统医学研究所、胡志明市大学医疗训练中心、市运河区和居民区,并有机会到距胡志明市70多公里的前江省美萩市,考察附近的湄公河水道,参观越南南方最著名的古寺——永长寺.27日离胡志明市飞往河内,虽然时间十分紧凑,还是几乎“一日看尽长安花”,先后到了文庙、巴亭广场、西湖、老城区、还剑湖及湖畔的商业区.次日,我们从河内回到河口,结束了越南之行.关于会议情况,拟另写文章.这里要谈的,是我对越南南方和北方、城市和乡村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用SWOT法浅析澜沧江-湄公河水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运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  相似文献   

3.
商会瞭望     
正越南-中国投资交流会在胡志明市召开9月12日,在越南中国商会的支持下,由中国侨商联合会和越南中国商会胡志明市分会共同举办的越南-中国投资交流会在胡志明市举行。中国侨商联合会代表团与当地华侨华人企业家等工商界代表60余人出席。中国侨商联合会代表团团长、香港金轮集团董事局主席王钦贤表示,此次中国侨商联合会  相似文献   

4.
应越共中央马列胡志明思想研究院院长邓春奇教授的邀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组成以副院长兼东南亚研究所所长贺圣达研究员为团长的学术代表团,于1996年3月25日—3月31日对越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我所副所长王士录副研究员和梁红奋副研究员以及院马列所所长向翔研究员、哲学所所长苗启明研究员随团出访.  相似文献   

5.
跨境安全问题是影响中国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5个下湄公河国家政治经济合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关系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水平能否冲破瓶颈的重要条件。现有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湄公河委员会等多边机制对于跨境安全问题捉襟见肘、应对不力。2015年11月中国提出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其合作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3个重点领域。因此,该机制的建立为解决次区域内跨界安全问题、深化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国展现其国际秩序建设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本文先就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跨境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内的跨境安全问题、根源与影响,最后指出通过夯实中国与下湄公河国家的互信基础,构建跨境安全治理的合作平台,发挥中国在跨境安全治理中的建设性作用,发挥次国家政府的能动作用,处理好与域外国家和其他合作机制的竞合关系,开展跨境安全治理的早期收获等路径来发挥澜沧江—湄公河机制的跨境安全治理作用,有效应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跨境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跨境水资源合作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重要领域,是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开展各项合作的重点建设方面.自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建立以来,中国与湄公河5国在跨境水资源方面合作不断加强,6国基于合作框架下开展跨境水资源合作有利于促进区域内资源环境保护,缓解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用水矛盾,加强域内国家安全合作,提高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推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关系进一步向好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建立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合作秩序巩固基础.  相似文献   

7.
1994年4月和10月,中、缅、老、泰、柬、越6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经社会、湄公河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协调下,分别在河内和曼谷举行了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兴建和完善次区域的交通设施问题,其中,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和国际营运的开发被列为重要的合作开发项目,并由亚洲开发银行提供贷款实施可行性研究和开发。本文拟分析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发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全长4800公里,流域面积达81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开发这条“东方多瑙河”,使之造福于人民,一直是沿江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但是,由于形势不利、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长期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世界局势的急剧变化,国际关系中经济优先的原则日益突出,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的开发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东南亚地区掀起了一股“澜沧江—湄公河热”.  相似文献   

9.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流经西藏、云南,在中国境内的河段称为澜沧江,出境经过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从越南注入南中国海,在中国境外的河段叫湄公河,全长4,880公里,是世界第9、亚洲第3、东南亚第1长河。早在50年代,下游的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就开始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进行合作,一直到了90年代初期,合作才扩大到缅甸和云南省,形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5国1省的经济合作区。1994年4月流域各国部长级会议确定了现阶段合作的7个方面,即交通、能源、旅游、贸易、投资、环境保护与人才开发,这7方面的合作牵涉…  相似文献   

10.
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马树洪编著的《东方多瑙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探究》一书,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流经中、缅、老、泰、柬、越6国的国际河流。流域地区的全面开发已成为沿岸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关注的问题。合作开发,振兴经济,是沿岸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该书共8章,25万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93,(3)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政治局势的日趋稳定以及经济发展要求的日益强烈,澜沧江—湄公河综合开发利用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及有关国家和人士关心的主要问题和议论的热门话题。人们从不同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认识日趋统一。本文拟对利用澜沧江—湄公河发展沿岸国家旅游业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西南各省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的实业界和学术界,对开发利用澜沧江—湄公河的水能资源十分重视,国际社会和国际金融界亦对此十分关注.本文拟就澜沧江—湄公河的水能储量、开发条件、主流大梯极开发、支流小梯级开发和电力的东调西送等问题作一粗略的介绍和评论,供有志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水能资源开发的人士和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以来,尤其是亚洲开发银行1992年10月在马尼拉举办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一次研讨会以及此后举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问题在云南、在中国和东南亚、在一些欧美国家和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实践中取得进展,形成了所谓“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热”。但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一项跨世纪的巨大而又复杂的工程,这一工程的顺利推进和逐渐完成,将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也正因为如此,更加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这一关系到中国西南(特别是云南)与中南半岛各国、影响中国和整个东南亚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进行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探讨,以推进这一合作进程。本文拟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入手,分析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以功能方法为主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战略,推进次区域合作。这些看法还不成熟,主要是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意在抛砖引玉,引人深入探讨,对推进次区域合作切实起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1月3日,首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开幕。这次会议是湄公河流域开发史上一次最高级别的会议。会议主题是“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增长、公平和繁荣”。会议议程包括评估过去10年湄公河区域合作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10年的合作前景和确认合作承诺,并讨论如何加快发展伙伴关系。这次首脑会议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对湄公河流域内各国(即中国、泰国、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经济合作的全面展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9月16日-19日,我研究所、协会98年会在北戴河召开。研究所、协会部分顾问和特约研究员、常务理事以及特邀嘉宾五十余人出席了会议。研究所副所长兼秘书长、协会副会长董文杰同志代表研究所、协会做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一年来研究所、协会的各项工作并提出今后工作努力方向。报告指出,一年来研究所、协会本着重质量、讲深度、紧密跟踪形势、密切配合外  相似文献   

16.
依托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消除“金三角”的贫困和毒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湄公河次区域又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指的是中国的云南省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5国,该区域面积233.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6亿,其合作前身是湄公河流域开发计划.  相似文献   

17.
由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和多乐省人民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关于西原地区的社会科学会议,于去年底在位于西原中心的邦美蜀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西原各省、毗邻各省、中央各机关、越南科学院、民族研究院、经济研究院以及河内、顺化、胡志明市各大学的代表一百多人。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访问了国营农场、林场和生产集团组织,听取专  相似文献   

18.
浅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湄公河次区域(英语简称GMS)合作是中国(云南与广西)、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和越南6国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展的次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9.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是指由澜沧江——湄公河流经的6国(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和中国)组成的一个次区域合作机制。GMS由亚洲开发银行于1992年最先提出,旨在将湄公河地区特有的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转换为新的亚洲经济增长点。亚洲开发银行实施这一GMS项目计划用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引导公共资源转向整个区域的私营投资。从第二届起,每年召开一次6国部长级会议,并确定了8个主要合作领域,即:交通、能源、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贸易和投资、旅游、通信和禁毒。  相似文献   

20.
1988年7月至9月间,有一千多个外国贸易代表团访问了越南,旨在进行贸易和投资的调查。各代表团主要兴趣在于电子、矿业和石油工业。七个越南公司与代表团们签订了60万美元的合同。有30个外国公司在胡志明市注册进行贸易活动。目前,澳大利亚大概是除苏联以外在越南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主要的投资是在一年前建造的卫星地面站上。这个地面站是由澳大利亚国外电视通讯委员会(OTC)在胡志明市建造的。OTC还在最近击败了法国人和日本人的竞争,签订了与越南电讯总局在六年中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