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永芬 《前沿》2008,(11):52-56
回顾西方民主理论发展的历史,人民主权理论不仅是近代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面旗帜,而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政治思想家首推卢梭。卢梭人民主权论的理论基础是主权论、契约论和权力合法论;卢梭人民主权论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并且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可代表的。尽管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日渐式微,并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其不仅是时代的产物并影响了历史时代,还在于它体现了人类对政治追求的理想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群 《岭南学刊》2020,(1):101-109
刑法形式解释和实质解释均根源于人民主权理论,两者论争的实质是人民主权下的卢梭和洛克之争,法理的同源性决定论争难有实质性的解释“增量”,更难说推动刑事司法善治。“人民主体论”超越“人民主权论”,是历史观和基于历史观基础上的政治观的一次重大飞跃。可用人民主体论为我国刑法解释理论论争“定分止争”并将其融入我国刑法解释理论;刑法解释应以刑法条文为体,确立面向公众共识、面向刑事政策、面向所有人发展的刑法的主体解释观,真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解码中国刑法解释何以有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代华琼 《前沿》2012,(13):58-59
法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卢梭在批判洛克和孟德斯鸠的政治秩序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为了保护人民权利,建立新的政治秩序的思想。在我看来,卢梭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由而平等的权利,设计出了一整套政治秩序:公民通过社会契约,结成一个政治共同体,在这共同体内,第一,最高的指导原则是公意;第二,人民享有主权;第三,在政治体内保持权力平衡;第四、人民有权反抗暴政。这样的政治秩序不仅能保障人民的财产与安全,而且能保障人人享有的自由而平等的权利,是一个自由而平等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4.
要建立法治国家,不仅需要我们向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制度学习,而且需要到世界上一切进步的民主政治思想中去吸收养料。卢梭的民主政治观,尤其是他的人民主权学说,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的宝库。  相似文献   

5.
人大问责是代议制民主的必然要求,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一、人大问责的理论依据1.人民主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的思想家卢梭提出来的。卢梭宣称:"人民作为整体来说是主权者。"[1]在国家中,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这种共同意志的权力便是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6.
徐琳 《理论月刊》2006,3(6):49-51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的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卢梭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这两部著作中。本文从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等四个方面对卢梭的思想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权思想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主权思想,即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的直接理论来源.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批判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 想家卢梭从《社会契约论》中得出了人民主权的结论.卢梭断言,人类最初是孤独的野蛮人时期;其后是新产生的社会时期,这时人人都是独立的、自由的、平等的;最后确立了私有制,人们便组织成国家,从此人类进入了文明状态即政治社会.政治社会的国家是根据人们订立的契约而产生的.由于…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民主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 ,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德拉·沃尔佩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深入探讨。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不同和对立 ,而德拉·沃尔佩则强调了二者间的肯定———否定的关系 ,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恢复和更新。他认为共产主义应该得到继承现代民主制的遗产的资格和权利 ,主张社会主义民主应当吸收资本主义民主中的合理成份 ,并论证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德拉·沃尔佩将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冲突 ,归结为民主和自由的冲突 ,并追溯到卢梭的民主精神和洛克、康德的自由主义精神的冲突 ;而他主张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卢梭的民主精神和洛克、康德的自由精神的合题 ,要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民主和自由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哲学史上,卢梭最早明确地提出合法性概念。卢梭的政治合法性思想极富开创性,也颇具争议性。缔结并遵守社会契约是统治者获得政治合法性的前提,平等是划分合法的政府与暴虐的政府的标准,政治合法性与共和制密不可分。自然状态预设是卢梭政治合法性思想的逻辑起点,公意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石。人民本身就是主权者,且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但卢梭同时赋予主权者以绝对权力。  相似文献   

10.
柳飒 《湖湘论坛》2006,19(2):65-66,69
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意义重大,对于西方社会影响极其深远。中国近代对民主政权形式的第一次选择时,也曾想仿效英国议会制度,并且建立了议会制度的外壳,但因为缺乏议会主权观念,导致议会成为专制政权的一块“遮羞布”,最终被遗弃。研究英国议会主权观念的由来和确立,不难发现形成制度的历史土壤和背景是不可轻易移植的。  相似文献   

11.
人民主权原则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国家的主权者,只能是由缔约者个人组成的共同体──人民,所以,国家的统治权应该由君主手中转归人民手中。这一理论是先由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卢梭提出,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它成为近代宪法原则之一。这...  相似文献   

12.
1 近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西方的议会民主政治,是在封建社会母胎中孕育并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以及城市市民阶级的发生、发展的,英国的议会政治于十三世纪时已经形成,十四世纪时,又由一院制变为两院制,贵族院由僧侣贵族与世俗贵族组成,众议院由各郡、各城市选派的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从而提高了这些代表在议会中的地位,使议会的权力有了加强。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国会的力量已足以与封建国王抗衡,因此,革命成功后,近代以议会政治为主要特征的民主政治,得以顺利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反封建专制和宗教迫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同时,其内部也存在着哲学论争,突出表现在卢梭与伏尔泰以及狄德罗领导的百科全书派的论争上。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方相信理性,并相信理性能带来社会进步,而以卢梭为代表的另一方相信感觉,认为对理性的误用会产生一系列灾难性的社会政治后果。其论战丰富了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政治理性,共同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理论武器,也因此为现代性批判提供了思想养料。  相似文献   

14.
朱茜 《求索》2012,(3):68-70
民主社会早已成为全世界大势所趋,但何种民主模式最能符合"民主"原意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传统自由主义民主,共和主义民主均有其不尽完善之处。本文认为,罗尔斯提出的公共理性因其自主性和公共性的优点,足以成为调节民主社会公民之间政治关系的基础原则,但是,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并不是最好的实现公共理性的制度设计。相反,哈贝马斯的审议民主理论超越了共和主义民主和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缺陷,更好的实现了公共理性自主性和公共性的价值,是实现公共理性的更好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欧盟的角度看全球化的冲击对国家主权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及全球化带来的冲击,然后从欧盟经济一体化,欧盟议会、欧盟法院的产生与运作,欧盟法的效力等方面,探讨全球化冲击对国家理论的新发展,提出要用主权层次分析理论看待当今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对主权权力的让渡。  相似文献   

16.
主权被认为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本质属性,也是国际法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美国学者路易斯·亨金在《国际法:政治与价值》一书中充分论述了他的主权思想,在国际关系变化的背景下,路易斯·亨金认为国际人权法的兴起、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豁免制度演变等因素构成了对传统主权学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代议机关亦称代表机关、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是指代表公民和国家制定法律和决定重大问题的国家机关。在西方国家,代议机关一般为立法机关,称之为议会、国会、国民大会。英国、日本等国的立法机关也是权力机关。中国的代议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称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和西方国家的议会都是代议机关,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是两种不同的代议民主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说是一种体现人民主权并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运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代议制。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8.
方卿 《岭南学刊》2007,(1):14-18
近代以来的政治发展赋予了民主以“人民主权”这一新的正当性依据,这一正当性依据的确立引发了民主之形式要件的热烈讨论。民主的形式要件并非民主得以确立的充分条件,相反,将民主的形式要件混同或凌驾于民主的正当性依据必将导致民主迷失于代议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以及与人民主权原则背道而驰的精英民主、多元民主等形形色色的外在规定中,从而引发民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公民治理理论虽源于西方国家,但以公民为中心的制度设计理念与我国基层的村(居)民自治都是基于人民主权理论,因此公民治理的精神应运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以人民主权为政治权力合法性唯一来源的现代国家所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治理,即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就是人民群众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治活动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20.
论预算审议在我国民主宪政体制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孔武 《岭南学刊》2009,(6):68-72,92
预算与议会制度是民主政治制度的滥觞,二者互为袁里。人大审查预算既是我国宪法的法治原则也是落实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法治原则而言,预算审查成为人大监督行政权的有效手段,旨在防范行政机构的恣意或对公民宪法权利的非法侵害;对于人民主权原则而言,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对预算所承栽的重大政府决策作出取舍、人大作为代议机构,还是各种不同的利益和不同声音的汇聚论坛,预算审议与民意政治的发展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