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让我倾注心血而又牵肠挂肚的是‘网络反腐'."这是湖南省株洲市纪委原书记杨平到省国资委任职副主任前,近日发在网上的一篇题为<再见,我可爱的株洲!>帖子里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2.
张鑫 《法治与社会》2011,(12):34-35
2008年,被不少网友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在这一年,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影响面广的特性成为反腐新平台。不断壮大的民间网络监督队伍.使网络成为网友表达反腐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一些纪检监察部门每天都在网上监测腐败线索,这里也成为他们获得线索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反腐现象勃然兴起。网络反腐提供了便捷的民意表达渠道,有效地加强了群众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行为的监督,但同时也增大了对个人权益特别是隐私权的侵害几率。如何规范网络反腐,控制网络举报的副作用,实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是我国法治建设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网络反腐中,实现各方利益平衡的关键,在于依法明确各项权利行使的边界。公共利益是隐私权行使的边界。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隐私权,法律应予适当克减,并根据不同主体的特殊性,确定不同的保护力度,从而真正实现有效反腐与对隐私权的相应保护。  相似文献   

4.
王立凤 《法制与社会》2010,(14):149-15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反腐在我国正在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反腐手段。但是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显示了它在反腐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它的缺陷和弊端。由于各种原因,网络反腐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如何对网络反腐进行规范,使其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佚名 《政府法制》2013,(28):19-19
互联网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但其影响却早已“虚拟照进现实”。大力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使其成为社会进步正能量,这是举国上下的普遍共识。这些年来,网络问政的兴起,网络反腐的接力,以及通过微博直播庭审,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结合其快捷、便利等先天优势,网络反腐成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模式.本文从网络反腐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其产生、现状以及当前这种模式所遇到的种种困境,面对前方荆棘,完善相关法律规制势在必行.故在本文最后,笔者为完善网络反腐,分别从法律意识、法律制度、举报人保护制度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法律思考,以期将网络反腐法制化、制度化,增强其反腐效果,对国家高速发展中的“腐败蛀虫”起到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反腐是检察系统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机遇。检察机关应该积极正视这些现象,充分地运用好网络反腐,并引导网络反腐走上法治的轨道。"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的话代表了检察机关对待网络反腐基本态度。面对网络反腐这把"双刃剑",检察机关绝不可能在消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王博 《行政与法》2014,(10):34-37
当前,网络已成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网络进行反腐是对廉政建设的重要补充.网络反腐的诸多特点使其成为网民热衷的监督形式.解决网络反腐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网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戴仁荣 《行政与法》2013,(12):22-27
网络反腐已成为我国反腐的一大利器,但网络反腐又是一把双刃剑.针对网络反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有必要以法治文化为理论机理,通过建设网络反腐法律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基础设施和组织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逐步培育网络反腐主体正确和自觉的网络反腐法治文化观念,唯有如此,方能从根本上实现网路反腐的制度化和法治化,消除网络反腐善治过程中的“人治”文化阻碍.  相似文献   

10.
张涵之 《法制与社会》2011,(18):148-14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反腐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反腐手段。它具有广泛透明、高效便捷、直观互动、可匿名等特性,成为传统反腐方式的重要补充。但由于其发展还不完善,目前存在着诸多缺陷,如网络信息的不可靠、反腐过程中易构成民事侵权或犯罪、影响案件侦破的进展、影响司法处理的公证性、被利用成为打击报复的工具等。因此如何规范和完善网络反腐,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克服其自身缺陷,是一个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谢发荣 《法制与社会》2013,(35):167-168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是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近期,人民群众通过网络揭发腐败现象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从探讨其正面意义开始,对网络反腐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邓思 《法制与社会》2015,(8):163-16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娱乐休闲与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也拓展到了网络领域,网络反腐也开展得很顺利,并且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我国当前的网络反腐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将以实践工作经验为基础,综合分析当前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其刑事法律效果,推进我国的网络反腐工作的开展,具有现实与理论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网络反腐案件层出不穷,网络反腐也成为新时期治理腐败的一个新的途径和重要手段,在人民心中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从结果来看网络反腐在查处和抑制腐败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日益显现.我们如何做到趋利避害,利用好网络反腐这个新兴的治理手段是我们接下来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周久耕案着手,阐述网络反腐的利与弊,通过本文的分析让大家对网络反腐有一个清晰而又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从"白宫书记"张治安、"天价烟局长"周久耕、"十不知局长"王瑞林,到"房叔"蔡彬、"表哥"杨达才、"不雅视频"雷政富……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就像一场席卷官场的风暴,一大批官员相继落马。网络反腐尊重了民意表达、吸纳了民间智慧、整合了舆论力量,网络以其特有的公开透明快捷,成为反腐的天然盟友。一、理性认识网络反腐第一,容易侵犯他人隐私。网上曝料通常只是抓到了某个细节、某个表情,有的甚至只是有罪推定,谣言虽能倒逼真相,但极易涉嫌侵权。如"人肉搜索",将公民的  相似文献   

15.
程舫 《法制与社会》2014,(7):171-172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反腐因其影响大、速度快、成本低等鲜明特色,已成为草根阶层申张正义的重要选择。与传统反腐方式相比,网络反腐在拥有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文章针对网络反腐的缺陷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反腐"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举报腐败对象、监督公权运行、制造社会舆论的强大反腐功能。当前全国公安机关正在建设和完善具有公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为传统监督和专门机构反腐的重要补充,网络反腐在新时期的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借鉴和运用好网络反腐这一利器,在公安反腐工作中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体制机制,在公安反腐工作中发挥网络反腐的反腐倡廉教育作用,对深刻理解新媒体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廉政建设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任雪  李娜 《公民与法治》2011,(16):11-12
近日,3家模仿印度网站“我行贿了”的同内民间反腐网站走红网络,不少网友纷纷在这3家网站上发帖曝光自己的行贿内幕,引发不少网友的“围观”,以致“我贿赂了”中文网冈访问量过大出现服务器瘫痪。  相似文献   

18.
他惊喜地发现初恋女友更加有气质了今年45岁的杨平出生在辽宁大连市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到大,他的成绩都是班上前几名的。高中时,学习成绩突出的他成了班中女生的青睐对象。高二那年,他恋上了亭亭玉立的班花赵玉,赵玉对杨平也并不反感。1986年,杨平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考到外省读书的大学生。当消息传到家乡,乡亲们伸出大拇指,钦佩地称他“状元郎”,杨平成了家乡渎书娃的学习楷模。赵玉也考入了当地一所师范学院,两人依依不舍地到不同的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19.
公民网络言论反腐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榕 《犯罪研究》2011,(6):20-27
随着网络的逐步发展和积极应用,网络反腐在我国已渐成气候。公民通过网站互动、新闻跟帖、网络举报、论坛、博客、微博、民间反腐网站等各种言论平台在网络反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网民言论非理性、网民言论代表性不足、网民意见权威性不够、网络管制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我们应该从加强网络立法、落实公民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加强网站行业自律、提高网民网络素养,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反腐言论处置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反腐网站等方面协力促进网络反腐的发展,并把这一体制外反腐力量更好地纳入到整个反腐体系之中,使民间资源与官方资源形成良性互动,使公民网络言论反腐迈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王姝 《政府法制》2013,(10):46-47
今年“两会”,关于“反腐”仍是各代表团热议的话题,比如有代表提出“把腐败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进法制的笼子里”等观点,一抛出便成为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