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城市低保家庭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兴的贫困群体,他们无论在经济能力还是社会地位上,都处在明显的弱势地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子女受其父母的影响,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从低保家庭第二代的就业问题入手,探讨了低保贫困群体形成的原因,他们的从业现状和其受其影响子女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目前城市低保家庭第二代就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但城镇低收入居民,是城镇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缺少了同样是其他城镇居民所拥有的社会保障;他们也缺少了农村人所赖以生存的土地。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事关我国社会深层次矛盾问题。本文从关注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养老、医疗、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边缘群体是在各大城市或多少都存在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虽然居住在城市,但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他们虽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他们享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等基本权利,他们虽然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为城市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但他们亦给城市带来了负面效应,这些矛盾反映出来的问题既涉及法律,亦涉及人口,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解决问题的途径亦不可能集中,单一,然异曲同工,各方探讨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随着高校扩招而出现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业难的原因有国际、国内、学校、家庭和个人等方面,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应在毕业之前做到内外结合,提高他们的能力,在毕业时做到多方协助,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5.
周长明 《人事天地》2010,(19):45-46
七月,又一届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在求职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遭遇用人单位设置的“工作经验”门槛。面对这一难题,有的人丧失自信,未战先败,有的人则沉着应对,脱颖而出。如何破解“工作经验”难题,是毕业生求职就业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择业、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社会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造成的严峻就业压力,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解决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问题,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这对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推动国家就业大局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长期以来是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本文关注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问题,是在城市里有一定务工经历的农民工的二次转移路线。实践证明大多数农民工的二次转移主要路线是回流农民工原始输出地。但是他们大多数并不是直接回流农村而是留在了家乡附近的中小城镇。由此本文梳理了当前研究文献对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一是国外文献的研究状况,二是国内部分的研究。其中国内部分包括,历史回顾、动力机制、人力资本、农民工回流与城市化、农民工回流与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回流权益保障、农民工回流创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主体,但要其真正成为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他们迫切需要有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文章分析了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实现农民工培训的统筹规划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育是个体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习走向工作的过渡阶段,实施职业指导,不仅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克服入学之初的迷惘与松懈,明确努力方向,树立人生理想,科学制订大学生涯的个人发展计划,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还可以帮助大学生选择职业,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协助大学生开发自我潜能,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由于受到过重就业压力的影响,暴露出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强调物质利益与生存竞争、情感迷失、人格扭曲和盲目追求社会化。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交往动机,对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