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5年6月15日,由中共北方党组织责成共青团北方区委经济斗争委员会创办了《北京工人》杂志,周刊,竖排,32开本,零售价铜圆二枚,全年定价大洋三角。当时,“五卅”运动的浪潮汹涌澎湃,李大钊同志主持下的北方党组织抓住有利时机,发动工人群众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为了进一步发动和组织工人、指导工人斗争而创办了由陈为人主编的《北京工人》杂志。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工会博览》(原《北京工人》)创刊80周年,我应邀以老作者的身份写一篇文章。本来想推辞,但我与《北京工人》的联系确实比较特殊,也就觉得是一种缘分,却之不恭。我有个习惯,发表过作品的杂志,如果有可能就把它存起来。尽管我清理过几次报刊杂志,但《北京工人》一本也没有扔过。  相似文献   

3.
1984年10月,经市总工会党组请示市委批准,《北京工人》杂志再次复刊。复刊后的《北京工人》开始为双月刊,所以1984年只出了一期。在复刊的第一期上,当时市委分管副书记徐惟诚写了《祝<北京工人>创刊》的“代发刊词”,要求这个刊物“帮助广大职工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把读书学习引向更加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1日,《劳动午报》社(含原《北京工人报》和《北京工人》杂志)成立15周年,报社的维权牌也打出了15年!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工会博览》(原《北京工人》)杂志创刊80周年,本社记者对历任杂志社总编辑、编辑进行采访,我们的采访从1984年《北京工人》杂志三度创刊时的首任总编辑已经80高龄的陈庸章先生开始。  相似文献   

6.
王颖 《工会博览》2005,(16):7-7
上世纪50年代初,四川籍的钟德钧放弃大学学业,来到北京市总工会,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工作当中。从此他与当时的《北京工人》,现在的《工会博览》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位见证过《工会博览》杂志发展、年逾七旬依然精神矍铄的老先生。  相似文献   

7.
艾君 《工会博览》2010,(13):21-24
在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到来之际。笔者写就此文。主要追叙一下我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陈为人从事工人运动以及与其创办的《北京工人》(现更名为《工会博览》)杂志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8.
1950年5月1日,在中共北京市委的关怀下,由北京市总工会重新创办《北京工人》杂志,半月一期,32开本。杂志由市委直接领导,每期稿件按重要性分别由邓拓(市委宣传部长)、廖沫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审  相似文献   

9.
王路曼 《工会博览》2014,(32):21-21
近日,2015年顺义职工春晚的节目海选活动在顺义区工人文化宫剧场拉开序幕。70支队伍400多名文艺爱好者参加了职工春晚选拔。经过激烈角逐,语言表演类的大双簧《巧辩》,乐器演奏、二重唱类的《渔舟唱晚》、《共筑中国梦》,歌曲类《圪梁梁》,舞蹈类《沙漠少女》等70个节目受到评委、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节目组将对评选出的优秀节目,进行重新组合、编排后,登台2015年顺义职工春晚演出。  相似文献   

10.
刊中之报     
《工会博览》2008,(1):27-29
《劳动颂歌》暨工人歌曲演唱比赛落幕;北京市公安民警抚助基金会成立;北京电控公司举办《劳动合同法》培训;北京密云文委工会工作瞄准“一二三四”;  相似文献   

11.
艾君 《工会博览》2010,(5):18-23
2010年,北京市总工会迎来了她60华诞。伴随着北京工人运动风风雨雨成长起来的市总机关刊物《劳动午报》和《工会博览》杂志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发展历史应该追溯到哪里?报纸和杂志之间交错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记者为此进行了追溯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王颖 《工会博览》2005,(19):6-6
金秋的一天上午,记者采访到了曾任《北京工人》杂志主编的李学明。交谈中。记者感受到了他对工作对同事的热诚、对杂志的辛勤付出,而房间里。学勤明义人直品正。的条幅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评出2009年度一人物。除了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中国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这样的“权势人物”之外,平民味儿十足的“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上榜的群体人物高居榜单亚军位置。  相似文献   

14.
王颖 《工会博览》2005,(18):7-7
贾群娜是《工会博览》(原《北京工人》)杂志发展史上唯一的一任女主编。日前,记者见到了贾群娜,亲身感受到了她的睿智和对杂志发展的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5.
《工会博览》2005,(14):6-6
80载风雨兼程,80载坎坎坷坷,80载寻觅真理,80载苦思探索;21世纪的今天,我们共携手,同跋涉,圆梦想,铸辉煌。今年是《工会博览》杂志(原《北京工人》)创刊80周年。这是一个传承中国工人革命史的纪念日,这是一件记载中国工人阶级在血与泪的交织奋斗中走向光辉  相似文献   

16.
读书频道     
《工会博览》2006,(4):40-40
《中国年》《中国年》是我国首部以春节新习俗为主题的贺岁书,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民俗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乡土文艺家艾君主编。本  相似文献   

17.
王颖 《工会博览》2005,(17):7-7
日前,记者采访到了1984年原《北京工人》杂志三度复刊时曾任副总编辑的葛景智。当问及在杂志工作的感受时,葛景智用了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难忘”。1984年,新闻专业出身的葛景智从北京市科协调到市总工  相似文献   

18.
因为李叔同的《送别》,北京城南,在我的眼里就成了一个故事万千愁煞人的地方,我总感觉,《送别》就好像是写给北京城南的一当然是北京城南,当然,还有陶然亭公园。  相似文献   

19.
排行榜     
《工会博览》2008,(18):50-50
“符号中国系列”丛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全套包括《中国印》《中国书法》《中国玉》《中国京剧》《中国瓷》《旗袍》《北京胡同》《太极》《中国茶》《中国玉》《中医》《笔墨纸砚》等12本书。是中国出版界第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的全景式扫描、梳理和记录,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忠实地记录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而更好地保护、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王蒙 《法制博览》2008,(12):26-26
白居易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让他在15岁时就名声大噪,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的组诗《新乐府》特别是其中的那首《卖炭翁》,更足无人不晓。无疑.白居易对中国文学有着重最大贡献.但不可否认,他的人生却义有丑陋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