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吕忠梅 《世纪行》2014,(11):13-15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建设系统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法治建设的一个核心思想和重要理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吹响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集结号,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总目标,以"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南开区人大常委会作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更应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建设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为促进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推进依法治国做出积极贡献。一、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治国方略。具备法治思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知法懂法、崇法守法和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用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这是第一次,反映出执政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重大政策考量,为我们国家今后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直面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迫切期待,提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指导和推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5.
郭伯权 《中国民政》2014,(12):42-4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政作为在社会治理建设和民生领域保障服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重要职能部门,建设法治民政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中国、法治陕西、法治民政……是一种包容的关系,前者为统领,后者为基础。实现总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7.
<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方法论是一致的,思维决定行为,思维方法决定行为方式。由此,必须不断强化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思维以推动法治建设。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迈向法治中国的重要里程碑。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并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孙肖远 《群众》2014,(12):6-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此基础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衔接,决定了依法治国与深化改革一样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因而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最本质的特征。深刻认识全面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以下简称"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下简称"一体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将"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决定》在第七部分专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作了具体规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很多亮点与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明晰了党和法治的关系,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进行了战略性部署。  相似文献   

12.
《人民论坛》2015,(6):38-3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习近平论依法治国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  相似文献   

13.
杨正万 《人大论坛》2014,(12):56-5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主题确立为“依法治国”,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法治建设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法治建设能否带来新的面貌,都离不开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树立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正>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正>全面依法治国与参政党法治化建设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同志强调,统一战线"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4,(11):33-33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开辟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征程。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结合省情和实践,作出了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四个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8.
正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  相似文献   

19.
《时事报告》2014,(1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周瑞玲 《前进》2014,(11):33-3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贯彻《决定》的这一精神,对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要求,也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