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文章对检察权的司法属性与监督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认为检察权监督属性以司法属性为前提与依托。检察权主要通过侦查监督程序制约侦查权,检察权主要通过诉讼程序制约审判权、行政权。检察权与侦查权、审判权相互制约以及检察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实现权力制衡。最后对检察权自身的监督制约机制进行探讨,检察权自身的监督以权力监督为主,以权利监督为辅。  相似文献   

2.
郭立新  张红梅 《河北法学》2007,25(2):129-136
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主要包括外部权力监督和权利监督两个方面.检察权的外部权力监督在法律层面上完善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对检察权的监督以及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对检察权的制约.在权利监督制约层面,则要增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辩护人的防御性权利和完善救济性权利,建立和完善人民监督员的社会权利监督制度,形成对检察权有效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3.
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检察权需要健全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以保证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具体思路: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实现党对检察权的依法监督;明晰权力机关监督的宪政内涵,完善人大对检察权的宪法监督;规范社会监督渠道,保障社会公众对检察权的权利监督;健全权力救济程序机制,强化诉讼当事人对检察权的利害监督;完善公安司法机关内部制约规定,加强公安司法机关对检察权的诉讼监督。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的公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公诉制度雏形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曲折的发展完善过程。我国公诉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在执法思想上,从"重打击、轻保护"向"打击和保护并重"的转变;在职权配置上,从偏重"职权主义模式"向"混合型模式"的转变;在执法过程中,从"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转变;在与其他政法机关的关系上,从"重配合、轻制约"到强化诉讼监督职能的转变。我国的公诉制度体现世界诉讼文明和司法工作规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完善我国公诉制度,要进一步强化公诉职能,强化公诉权的独立性,强化公诉裁量权,强化对公诉权的监督制约和加强专业化公诉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检察权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也在不断调整、完善,其中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尤为重要。应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和各层级检察官、检察机关全覆盖,实体监督与程序监督并重等方面出发,着力强化系统内党的监督、领导干部监管、集体监管、职能部门监管、上级检察机关监督、司法责任追究,优化检察权配置,推动构建完善立体式的检察权运行内部制约监督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检察权配置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成军 《河北法学》2011,29(12):144-152
检察权需要进一步优化配置源于其宪法与宪政地位的张力。检察权优化配置是指立法机关在一国宪政框架内,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根据传统文化及社会公众领域内生的主观法权诉求,授权检察机关行使特定职权和职责的规范性活动。优化检察权配置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保障人权。优化检察权配置必须坚持合宪性、权力制约与监督、遵循司法规律、检察一体化、权力结构完整、权责统一以及法律保留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监督行政的基点、机制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行政法治的基本途径是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制约。为此 ,必须确立行政权是一种有限的权力之观念。对行政权的监督应当从“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两个方面着手 ,确保监督权力的独立性、可行性 ,并制定相应的监督程序以保障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县(区)"一把手"的权力监督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一把手"与班子成员的关系,自我监督与外在监督的关系,自觉接受监督与有效接受监督的关系;打造好五种模式,即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程序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将这五种权力监督模式有机结合,有利于构建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对县(区)"一把手"权力腐败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9.
许彩云  付立华 《河北法学》2007,25(6):149-153
检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检察权进行定位,结合检察实践,从内部制约的角度对检察权的制约机制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其性质与内涵,分析了检察权内部制约机制存在的缺陷,主张从司法权和法律监督权两个方面来完善检察权的内部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其自身的监督制约。在加强对检察权行使的内部监督的同时,不断完善检察权的外部制约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方能有效规范检察权的行使,彰显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疑,而单纯在监督之外再设置监督,又容易陷入无穷无尽的层层监督的桎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并提出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监督的要求。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求检察机关在强化法律监督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自身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特别是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执法办案权将交由主任检察官和检察官行使,在新的检察权运行机制下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检察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检察权的依法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2.
检察权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权力,是检察机关依法通过履行诉讼职能来行使的法律监督权力。检察机关在行使检察职能的过程中,存在着严格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但这种监督制约机制并不完善。为了防止检察权滥用,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才能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才能确保司法公信力,才能满足公众对司法的要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13.
检察权的司法化运作及其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察权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的权力,是行政权和司法权互相分权制约的产物。检察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法律监督性质的国家权力。我国检察改革的方向是将检察权运作司法化。检察权运作司法化应当以检察权独立为前提,改革行政化管理模式,构建以检察监督侦查、司法审查机制、有效辩护原则和居中审查机制为主体内容的审前程序。  相似文献   

14.
检察权在国家权力中的定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考察这些制约因素,对正确界定和理解检察权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国家因素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意志是检察权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国家任务是根本要求,国家权力结构模式是具体影响;人民因素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人民主权是检察权产生的理论基石,人民权利的让渡是现实需要,人民合法地决定检察权的地位源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因素的制约作用体现在:社会权力与检察权的分离与契合,市民社会权利的让渡赋予了检察权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5.
张健 《河北法学》2008,26(1):176-180
现代法治精神和诉讼理念倡导对权力实行监督,防止司法腐败。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同样需要监督制约,以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通过对刑事审前程序监督制约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的地位及检察权性质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关系到检察机关在国家机关的角色功能定位及作用的发挥.检察权是具有独立属性的国家权力,检察机关的定位及其检察权的属性是在宪政体制下的制度安排.在强化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同时,加强对检察权的权力制约和权利监督是进一步完善检察制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检察权在我国宪法定位上是一种法律监督权,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授权检察机关专门行使,对其他权力进行专门监督的一种国家权力.我国检察权的现实状况是:检察权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因应有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造成只监督别人自身不受监督的印象,从而出现"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疑.因此,加强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保障检察权的有效行使,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进程正不断推进,逐步形成了以检察官为中心的办案形式,检察官对案件终身负责.由于检察官检察活动独立性增强,导致检察权运行的秩序需重新架构,在保证检察官在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前提下,对权力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成为关键一环,而以强化责任追究为切入点,着力构建一种有效的问责机制则是完善权力制约制度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一、检察机关问责机制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19.
陈锋  邓洪涛 《法制与社会》2012,(18):147+151
法律监督提出伊始,即被用来指称社会主义检察机关和检察制度的特征与属性。其实法律监督也是各种检察制度下检察权和检察职能的本质属性。法律监督的本质特征是对一国其他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以保证权力在法制的轨道上公正运行,其主要使命是监督制约权力,而非监督普通公民的遵法守法活动。  相似文献   

20.
程巍 《法制与社会》2010,(2):156-156
健全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是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大监督作为外部监督,与内部检务督察在对象、目的上具有共通性,本文从加强检察权的监督制约、确保捡露权正确行使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检务督察内部制约与接受人大外部监督的关系,提出二者有效结合的途径,力争实现监督效果的最大化,促进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确保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