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1998年8期刊有《慎提“公仆”》一文,读后有些不同想法。谨与作者商榷。我认为对领导干部有时美称一声“公仆”,未尝不可。“仆”的意思虽原指封建社会里被雇到家里来做杂事、供役使的人,但我们现在所说的“公仆”,其根本意思已经变化了。这里“公”,是指“国家”、“人民”。古为今用,为国家、为人民“做杂事”,供国家、供人民“役使”,是一种光荣,是一种共产党人或领导干部终生的追求。今天,对“公仆”,更应赋予新的具体的含义。我认为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朱镕基总理在会见全国公务员代表会议代表时所说的三个条件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公仆”。它们是: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公仆”,肩负着服务群众、代表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任,也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诱惑的考验。笔者以为,作为人民群众的“公仆”,要履行好职责,担当起重任,经受住考验,关键是要答好“三道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些同志滥用“异化”概念,把我国某些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看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权力异化”,说什么“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政府变成了老爷,不受人民控制了,变成异己的力量”,并认为这种异化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产物,是克服不了的。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不符合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4.
社会协商对话是近年来我围人民群众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民主形式。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明确规定,要在我国设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并把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项制度,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特点和要求。首先,社会协商对话具有主体的广泛性。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全体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国家机关和国家公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的公仆。社会公仆的活动,应当让社会主人知道;作为社会主人的人民,也完全有权了解、检查和监督社会公仆的工作。社会协商对话,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参加协商对话  相似文献   

5.
当“官”的要成为社会公仆,这是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对代表其意志来行使国家权力的人们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巴黎公社的实践就是要把当“官”的变为社会公仆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曙光刚露,巴黎人即意气风发、青春壮丽、公仆林立。其决定性的条件是,巴黎公社首创了无产阶级民主制,这种崭新的民主制有它的内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全体公职人员须经选举始得任命,如不称职可随时由选民撤换,等等。制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公仆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最起码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底线。在新的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主人只有了解自己的“公仆”,才能行使监督之权;“公仆”也只有向主人公开自己的形象,才能接受人民的监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诚然,我们不搞西方式的民主,不搞拉票竞选,但中国的老百姓应该对各级领导人有所了解。在这方面,中央是做得很好的,在全国党代会和人代会上当选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都由新闻媒体及时地向国内外作基本情况的介绍,而在地方上就做得不够,特别是市县一级,新当选的党政领导人的个人简历,对广大人民群众往往是“秘而不宣”,有的地方甚至连党代表、人民代表对新当选者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或不甚了了,这不能不使人感到缺憾。  相似文献   

8.
“公仆”顾名思义,指公众(人民)的勤务员。公仆精神实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然而,有些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淡薄,他们以人民的“父母官”自居,当起了威风凛凛的官老爷。“父母官”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当官者有‘暖民如子”这一说,老百姓也敬佩清官,仰之如父母,于是乎,“父母官”成了当官者的美誉。然而封建时代的“父母官”毕竟跟共产党的干部格格不入,一个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老爷,一个是勤勤恳恳,平等待人的服务员;在与群众的关系上,前者带有施舍含义,后者则提倡奉献精神。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看成…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如何从管治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的政府转变,首先要弄清我国政府管理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公共权力的来源及特征等属性,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忠实地为人民办实事,做马克思所倡导的“社会的负责的公仆”。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6)
弘扬公仆精神展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要求,周恩来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公仆思想,内化为高尚的公仆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主要方面:自觉树立公仆意识展现了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鲜明态度,积极躬行公仆实践是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内在本色,密切联系群众是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路径,永葆公仆本色是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解析周恩来公仆精神对于美丽中国建设和小康社会的生成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人”及“公仆”教育,是企业经常性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实际上在“主人”和“公仆”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种种模糊认识,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如有的人认为,干部大权在握,说话算数,当然是主人而不是公仆;工人只管干活儿,处处听干部指挥,根本不是主人而是仆人。也有些人对宣传口号产生误解,我们讲干部做人民的公仆,就以为干部不是主人;我们讲工人做企业的主人,就以为工人不是公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呢?原因是以往的宣传中存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勤政廉政”已经讲了十多年了,有的机关部门还将它写在墙上,用以警示公仆们真心实意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在两“政”警示下,确实有不少公仆照此为人处事。为了人民的  相似文献   

13.
伏琛 《瞭望》1990,(42)
有一位学者给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作了界定,说: “腐败就是权力变质——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这样“蜕变”的结果是:权力由原来应为社会兴利除弊的机制,变为滋生弊害的障碍机制。也就是说,原应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反变成了某些人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介体了。 国家干部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人民授权予公仆,总希望他们一心扑在公务上,多为人民作贡献。但擅长以权谋私之流不这样想,他们担心“有权  相似文献   

14.
今年农历正月的一天,天津市和平区的居民自发地涌上街头,伫立在寒风中为一位普普通通的交通民警送灵。他23年如一日,忘我工作在三尺岗台上,终因积劳成疾,于今年2月病逝。他就是天津市和平区“十佳公仆”之一、共产党员戴成江。 在人们看来,交通警察站在管界上,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取一点“实惠”,那是很方便的。然而,“人民好公仆”戴成江却没有利用职权捞取一分好处。那些在某些地方被人称作“老虎”的部门,在天津和平区都是群众欢迎的“公仆单位”。“水老虎”、“电老虎”、“气老虎”,成了群众心目中的“送水观音”、“光明天使”、“顺心火神”。  相似文献   

15.
破除假政绩     
施平 《瞭望》2001,(13)
“两会”之后,各地正在传达贯彻并组织实施《“十五”计划纲要》。在新的世纪、新的任务面前,各级领导干部大都摩拳擦掌,准备一展才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成就一番事业——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要创造出色的政绩。这种愿望无疑是很好的。如果当着人民的公仆而无所事事,沉迷于游游荡荡,吃吃喝喝,为“官”几年,江山依旧,民穷如故,这样的“公仆”要之何用? 追求政绩,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目的。一种人,立志报效人民,不计个人利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埋头苦干,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指归,凡是人民高兴、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16.
试析当前主仆关系颠倒现象产生的原因○刘荣刚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认为: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所有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党员干部受人民委托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事务,是人民的公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广大党员干部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  相似文献   

17.
公仆就要仆从于人民,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解决“四风问题”,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回归“公仆”本色。怎么做到公仆本色的回归,让群众满意呢?我们不断强化“百姓至上”理念,践行群众路线,制定实施了系列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措施,创新开展了公开征集、交办“群众最不满意十件事”等活动,实行工作由“群众提出、群众交办、群众监督、群众评判”制度,初步形成了群众批评监督党委、政府工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九四年,《党政论坛》开设了“政府形象漫谈”的新栏目,很在意义。我也来凑凑热闹。政府形象是由官员形象构成的,而官员的自我定位问题,则是决定其官员形象的重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官员的“位”分为“社会主义”和“社会公仆”,并认为,社会主义的政权应该努力使“社会公仆”不致于堕化为“社会主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概念,官是指在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中担任一定职务或享有一定特权的人物,是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是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工具。这个定义太强调了阶级性。根据这种解释,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时下,“公仆”一词使用频率颇高,人们往往把领导干部比喻成公仆,许多报刊还专门开辟了“公仆赞”、“公仆论谈”之类的专题,愚以为不妥,应慎提“公仆”为好。其一,“仆”字含义是奴隶、奴仆、仆人的意思,它是指被雇到家里做杂事,供役使的人。因此,“仆”带有很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有力佐证,它与“姨太太”、“妾”、“太监”等词一样,见到这些字眼,就会让人联想起不平等的社会历史。现在有人反对把干部称为“父母官”是很有道理的,其实“公仆”之称还不如“父母官”,称“父母官”还有一种亲切感,而“仆”则与主人完全是主子和奴才极端对立的关系。其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干部也好,群众也好,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并无高贵卑贱之  相似文献   

20.
“公仆”原指公众的仆人,比喻替公众服务的人,也可以解释为,受人民委托服务于社会公共事务的专门人员。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但也毋庸讳言,在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如陈良宇、王昭耀、刘志华、李大伦等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