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平 《山西青年》2024,(4):193-195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当前,高职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压力、学习困难、人际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凸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需求。借助互联网技术,可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在线心理辅导与咨询体系及打造智能化监测与干预工具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包括整合资源形成多元化网络心理服务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网络心理教育质量以及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优化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贾静茹 《山西青年》2024,(5):181-183
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职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为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可以更好应对复杂职业环境,需要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趋势,改革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规范合理、系统化落实心理健康教学,助推学生高效、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以心理健康教学为立足点,深入分析职业能力发展背景下高职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陆庭辉 《山西青年》2023,(6):193-195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而团体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心理教师要开展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利用高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弥补传统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由此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策略,意图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获得健康且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社会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形势和工学结合的人才要求,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了探索,并从课程教育、工作网络和服务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调查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领导重视不足、机构不够健全、师资相对匮乏、课程设置极少、经费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调查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领导重视不足、机构不够健全、师资相对匮乏、课程设置极少、经费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愈发壮大,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长足发展。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是推动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持久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研究,要充分认识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明晰发展现状,把握工作重点,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8.
"美好教育"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开端,心理健康教育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支撑.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快乐感、教师获得幸福感、家长有获得感,从而有力推进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以高职院校为例,重点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为高职院校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9.
李端鹤 《山西青年》2023,(8):196-198
近年来,健康管理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在健康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指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适应能力以及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从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干预机制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倩倩 《山西青年》2023,(3):177-180
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基于心理问题模式和价值中立原则开展教学,通过融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五个方面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借助混合式教学策略,将线上线下相融合,拓展教学时空,促进教育个性化深度变革,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韧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古志华 《世纪桥》2013,(3):111-112
策略是原则方法的大方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坚持恰当的教学实施策略,基于新时期高职学生心理发展新环境,立足社会化、服务城市化,以培养实际行动能力为本,是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坚持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构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构建一套可行、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湛江师范学院实践证明,根据教育教学实际从组织上构建金字塔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充分发掘"学校--家庭"互动模式的功能,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是有意义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梁阳 《理论导报》2012,(1):44-45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其自我心理保护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其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开设心理咨询和辅导三个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面对高职生日益严峻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力求通过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知识的运用、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在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工作中,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高职高专类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从全局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各项教育措施进行最为有效的整合,建设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主体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改变教育主体单一化的模式,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多元主体模式,既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和同辈辅导与互助活动,各教育主体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改变教育主体单一化的模式,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多元主体模式,既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和同辈辅导与互助活动,各教育主体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2015级~2021级高职院校新生连续七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发展变化趋势,比较“90后”和“00后”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状况上表现出的差异,进而弥补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在类似研究方面的不足,为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6,(7)
积极心理学、发展性辅导理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也促使高校开始探索适合院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结合理论发展和现实需求,探索了以学生发展辅导室为平台的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模式,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在此模式下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20.
冯圆  黄静 《山西青年》2022,(8):187-189
近年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诱发因素增多和学生规模扩大双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以校级机构主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已捉襟见肘.而现阶段,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人力投入、经费保障、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等方面均面临着一定的短板和困境,因此,加强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的研究,对于破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题,提高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