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理测试技术测试误差主要来自被测对象、题目编制、测试实施过程等三个相对独立的方面,且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权重也不同。对被测对象的个别化、动态化处理,科学的编题,适当的测前访谈,动态、整体、多因素参考的评图等能有效提高测试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张勇 《刑事技术》2013,(6):50-51
心理测试技术是利用有关仪器设备探查、推断人的个体心理信息。它是一项"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测试技术,心理测试仪器会客观的记录下被测试对象的生理参数,但个体的生理参数在采集的过程中不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受到被测人自身生理状态的影响。服用抑制性药物对于生理参数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在心理测试时,  相似文献   

3.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甄别嫌疑人过程中使用的测谎方法.但由于测试中的原理机制等问题,反测试手段可以以多种方式对测过程和测试结果进行干扰.加强犯罪心理测试中的监控并提高反测试识别技术,可以较好地应对测试中出现的反测试.反测试的出现本身就是逃避测试的表现,一旦发现被测人存在反测试行为或心理,则应重点对其进行调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脑电测试结合测谎范式进行检测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今后的测谎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测试技术的广泛运用与司法对其结论的态度形成巨大的反差.基于心理测试技术的可靠性及其结论的正确性,被测人与案件和事实的关联,以及针对被测人的生理心理反应所形成的以图谱形式表现出来的痕迹,可以明确心理测试结论具有鉴定结论的证据资格.心理测试结论属于有限可采的补强证据,其证明力由法官自由判断但又对法官心证形成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5.
犯罪调查心理测试技术中的心理信息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说明心理信息概念对犯罪调查心理测试技术的指导作用。方法综合分析了心理测试技术的功能演变,用信息论的科学原理对心理测试技术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和诠释,详细论述了心理测试技术的心理信息探查功能,对心理信息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测试时机提前、测试前对被测人进行生理状态和心理信息受干扰情况评估、案件测试条件选择、测试题目编制、测前谈话控制、测试目的分析和测试技术综合运用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论述。结果每一部分论述里都结合了具体的案件办理实践,充分说明了心理信息新理论对心理测试技术实践的科学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6.
测试主题是心理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呈现给被测人的相关心理刺激所体现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能否找出案件的测试主题,编制出恰当的测试题目是测试成功与否的关键和核心。在确定测试主题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性、关联性、感知性、系统性等原则,并在全面掌握、分析案件相关信息和被测人的"污染"与"漂白"的基础上确定测试主题。  相似文献   

7.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绝不是曾被人错误传播的和百姓日常俗称的“测谎”,“测谎”是被人错译、错传、错用的非科学概念。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人有无经历过特殊事件的心理痕迹;技术评判原理是:主试使用口头语言唤起被测人认知活动时的心理生物反应图谱的变化;实案测试时,人可以选择沉默不答或者随意简单回答方式。此项技术中划分为六个阶段技术,其中第一个阶段犯罪心理动态分析最重要。此项技术有八个方面的作用和四个方面的局限性;实案测试中专业人员素质最重要;基础理论绝不能再传播错误和陈旧的“测口供说谎的理论”,实践部门切莫盲目购置未经不同类型实案检验的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达到高检院对未检部门"捕、诉、监、防"一体化的职能定位,从而构建系统的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理论和实务,检察机关应根据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特殊原因,将心理学方法引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将心理测试技术在于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环节,加强心理疏导、心理矫正技术在犯罪预防及帮教改造环节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孔得婷 《法制与社会》2014,(11):175-176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依据人心理活动及其与生理活动之间关系,通过言语刺激使被测人的生理指标发生变化,同时运用相关仪器将这种变化记录下来,从而判断被测人与案件的关系。主要包括六大阶段,其中心理访谈贯穿其中,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成功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使心理访谈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了解心理访谈的心理学依据,了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不同阶段谈话的要求、步骤、内容、目的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使犯罪心理测试变成了刑事测谎,导致犯罪心理测试业内的争议和业外的质疑。心理学家改变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主流心理学思想对犯罪心理测试重新进行了审视,形成犯罪心理测试的定向反应理论,开创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科学认识。现代犯罪心理测试研究揭示,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特异生理反应所反映的是被测者对犯罪的记忆状况,与犯罪有关的记忆状况决定着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反应的水平,反映被测者是属于作案人、涉案知情人、一般知情人,还是属于无辜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查题目结构及相关因素对心理测试(测谎)技术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总数达到216人的被测人进行模拟犯罪心理测试,以CQT和CIT的基本测试结构为核心,分别对4种题目结构的测试效果进行了分析评判。结果主要比较了题目结构对模拟犯罪测试的影响,同时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论测试需要一个比较优化的题目结构才能有效避免失误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测谎",是日常概念,绝非科学术语。其科学称谓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可简称心理测试技术或心测技术。测试结果能否作为证据,说法很多。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不容乐观;研讨其证据价值,必须首先对此状况及问题有深入了解。鉴于目前的混乱状况,将心理测试技术作为我国诉讼证据的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3.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犯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及生物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利用专用心理测试系统,通过微机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应参数,以此推断被测人心理上与案件事实相关对应的记忆痕迹,进而判明被测人是否“无辜”或为犯罪嫌疑人。这项技术是通过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描绘,编制测试题目,经过测前访谈、实际操作测试和图谱评判,探查把握被测人情绪记忆心理痕迹的相关程度,以此准确地将无辜者和涉案人员区分开来。我局自购置了SPS型心理测试仪以来,不断地将这项高科技手段运用于侦查破案,相继破获…  相似文献   

14.
目前,心理测试技术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需要,不同的案件条件,以及不同的被测试人,选用不同的技术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常用的技术方法CQT和GKT各有优缺点,GKT方法的优点是在犯罪情节保密程度高的情况下,认定结果的准确率相对较高,这种方法测试的是人对目标问题的认知反应,方法应用和测后评图易于掌握。但缺点是对测试案件需要提供的条件要求也较高,有些疑难案件,尤其是久侦未破的案件,往往是缺少可以利用的GKT问题,无法满足GKT方法测试所需要的条件要求,因此,应用范围相对较窄。而CQT测试方法的优点是涵盖面广,是目前国…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民事诉讼和刑侦实践中,或明或暗地存在着心理测试结论的有效与无证据资格的冲突.本文深入研究了该冲突的表现形式,揭示了本质,提出了如下观点:心理测试技术不能被界定为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只允许设立少数心理测试机构以鼓励科学探索,测试机构及其人员必须保持严格的中立性和独立性;心理测试技术只能在严格遵循科学道德和司法道德的前提下,试用于刑事侦查中;在民事诉讼(以及行政诉讼及国家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考核招聘工作)中等要禁止使用心理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武伯欣  张泽民 《证据科学》2008,16(5):622-628
“测谎”,是日常概念,绝非科学术语。其科学称谓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可简称心理测试技术或心测技术。测试结果能否作为证据,说法很多。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不容乐观;研讨其证据价值,必须首先对此状况及问题有深入了解。鉴于目前的混乱状况,将心理测试技术作为我国诉讼证据的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7.
激励测试是心理测试的重要一环,是案件相关测试前的预演,一次成功的激励测试,可以让被测人亲身感受测试过程,提高注意力,尽快进入测试状态,增加其对心理测试准确性的信任,也可为案件正式的测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依据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理论,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利用心理测试系统,对嫌疑人进行心理生物反应测试,以帮助甄别嫌疑人与案件关系及案件有关情况.其在犯罪案件侦查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久侦未破的疑难案件有独特、突出的作用.正确认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要在遵循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理论方法研究和应用技巧的开发研究,正确地应用于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基于眼动追踪测量认知负荷变化的犯罪心理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可用于认知犯罪心理测试的眼动指标及测试方法。方法对被测人进行视觉、听觉双通路-双任务模拟案件犯罪心理测试,要求被测人对相同问题分别进行诚实回答和欺骗回答,对不同眼动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注视点离靶、眼跳次数、眨眼间隔随认知负荷(实施欺骗时)增加而增大,并未发现瞳孔变化与答题策略间存在特定关系。结论注视点、离靶距离等眼动指标能有效分析认知负荷变化且应用于认知犯罪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20.
付翠 《政法学刊》2013,(6):69-73
ERP测谎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测试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测试过程中,而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往往会将ERP测谎技术和CPS测谎技术结合使用。但两种测谎技术的测试顺序是否会对测试结论存在影响还无定论,因此文章拟利用同一模拟案件情境对被测人分别进行CPS和ERP测谎,并以测试顺序为变量来分析不同的测试顺序对测试结论是否具有显著影响,以期为心理测试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