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韩振峰  纪淑云 《实践》2013,(10):30-30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群众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把群众观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和党的全部活动中,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苏区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是对毛泽东“群众观”形象深刻的揭示 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向党员干部强调群众蕴涵的巨大力量:“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毛泽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以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正确的群众观,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苏维埃政府和红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央苏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对革命无限忠诚,他们为革命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要钱给钱,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发展形势以及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社会教育的政策与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中央苏区社会教育的成功开展。中央苏区社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呈现出群众性、战时性、灵活性等特点,而且起到了动员工农群众投身于革命洪流、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破除苏区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等历史成效。  相似文献   

3.
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中央苏区的伟大斗争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经验。其基本的有:把握群众情绪,从群众的切实需要出发;关心群众生活,热心为群众排扰解难;推广群众经验,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维护群众利益,把实现、保障群众利益放在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刘小毛 《党史文苑》2008,(12):13-14,22
中央苏区科普工作体现明显特点:领导高度重视;苏区军民全民参与科普工作,普及率高;围绕反“围剿“和反经济封锁等中心工作展开,目的明确;贴近群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成效显著。总结中央苏区科普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科普工作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4,(5)
中央苏区时期党极其重视群众工作,党的群众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汲取中央苏区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一是要理解群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民意";二是要唤起群众: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发出"民声";三是要满足群众:切合群众实际需要,体现"民生";四是要激发群众:尊重群众自主创造,彰显"民本"。  相似文献   

6.
中央苏区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在群众工作的实践当中,形成了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重要理念和方法,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根基。  相似文献   

7.
中央苏区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和服从于当时的中心工作,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育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广大干部、红军官兵和当地群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一文所反映的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军事动员、发展经济以及文化教育中开展群众工作的情况。中央苏区重视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和支援战争,做到军民结合;关心群众日常生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把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与保障红军给养结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才溪乡在民主选举、军民关系、合作社商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有创新性实践,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时期,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身体力行倡导调查研究之风,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深受苏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933年11月18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检查团到中央苏区的模范乡——兴国县长冈乡作了一次深入实际的农村调查,总结了长冈乡的工作经验,正确地提出并解决了组织经济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与革命战争的关系,写下了著名的《长冈乡调查》这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司法体系,在司法体系建设初期和巩固发展时期都设置了不同的司法机关。中央苏区司法工作坚持公开审判、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和吸纳群众参与司法工作,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为司法机关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支撑。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体现新民主主义法制的特点。中央苏区司法体系是苏维埃政权下对于司法的有益尝试,我们从中积累和总结先进经验,这对改进和优化我国司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科普工作体现明显特点:领导高度重视;苏区军民全民参与科普工作,普及率高;围绕反围剿和反经济封锁等中心工作展开,目的明确;贴近群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成效显著。总结中央苏区科普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科普工作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时期,孽生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陋俗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央苏区革命事业的发展。我们党通过出版革命报刊书籍,扩展了反陋俗文化的宣传阵地;通过形式多样易于宣传的标语口号,增强了反陋俗文化斗争的针对性;通过开展群众文艺活动,丰富了反陋俗文化斗争的形式;通过大众化的革命宣传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驱动了反陋俗文化工作。我们党通过宣传革命思想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反陋俗文化斗争,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红军指战员革命阶级觉悟和革命政治水平,实现了广泛的革命政治动员,推动了中央苏区建设和革命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中央苏区严重缺医少药的现实,伤病红军有时无法得到很好的治疗。中央苏区制定了一系列伤病红军优抚条例,从政策上重点关注、物质上多点关心、精神上多加关怀。在贯彻落实优抚工作上,苏维埃政府不断健全组织体系、建设医疗机构、严厉执行优抚条例、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有力地保障了伤病红军的身心健康,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等先进共产党人领导红军和群众,坚持发展并坚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开启了党早期的伟大执政实践。本文从中央苏区的初创与群众路线的提出、中央苏区的巩固发展与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左"倾错误对群众路线的偏离与反"围剿"的失利三个方面,论述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15.
民主选举是苏维埃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农群众当家作主参与苏维埃国家管理的具体形式。中央苏区的民主选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完善选举法令、为群众办实事、宣传动员等,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工农群众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巩固和发展新生红色政权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央党史研究室从研究我党的历史的角度,批复确认了江西、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属于原中央苏区的范围,其中包括广东的大埔、南雄、饶平、龙川、平远、兴宁、梅县、梅江、蕉岭、丰顺、五华等县(市、区)。“申苏”和确认工作无疑将助力我省老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申报工作中,我省以党史部门为主,通过组织专门力量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史料进行较大规模的征集和研究,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使广东申报中央苏区的工作成效显著,填补了广东党史研究的空白,为促进广东老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了党史部门的特殊贡献。去年以来,《红广角》专访组就广东的中央苏区申报工作问题对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成员、巡视员陈弘君研究员进行了二次专访。他分别就中央苏区县的形成、范围,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贡献以及广东部分地区纳入中央苏区的历史依据,广东申报“中央苏区范围”的工作、积极争取对广东中央苏区范围的扶持、现实意义等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包括:领导土地分配,开展查田运动;组织经济建设,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发展教育事业,丰富文化生活;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实施社会救济,保障最低生活;倡导妇女解放,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实施民主政治,重视法制建设。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改善民生工作,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军区某红军师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省委书记强卫强调新时代需要激活红色基因。这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强烈反响。中央苏区是红色基因的源头,当前,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挖掘并有效激活中央苏区红色基因,对于深入开展"三大工程",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19.
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要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做到顺应民心民意,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主政瑞金期间,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从纠正肃反扩大化运动到开展土地运动,从发展经济到严惩腐败,实施了一系列顺民意得民心的举措,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瑞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局面“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20.
蔡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者,在中央苏区她积极开展妇女运动,健全各级妇女组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领妇女群众发展生产,破除迷信习俗,注意解决有关妇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有效地支援了红军战斗,赢得了中央苏区妇女群众的爱戴。此外,蔡畅知人善任,重视对妇女干部的选拔培养,为党培养出了许多德才兼备的妇女干部。蔡畅在党的领导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妇女观,为中央苏区妇女的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后来中国妇女运动的全面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