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于发展观认识的转变与深化,发展理论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很有必要对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及可持续发展涵义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消除在此问题上出现的误解。一、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发展,一般地把它理解为: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它是一个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就是逐步延伸、逐步深化的。1、把经济的增长视为发展。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经济增长成为发展的代名词。特别是第…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4,(6):48-48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以中国13亿人口为本,经济增长应该是可以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的增长。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样做既公平又效率,应该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我们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观上的突破陈江旗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的关注热点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此,发展研究作为一门新学科在欧美等国迅速兴起。各种社会发展理论、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相继问世。其中,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曾一度独领风骚,发挥过极...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的发展观——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历山学刊》编辑部孔祥敏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发生重大变化,开始由以经济增长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经济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举的模式。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相似文献   

5.
王鑫 《党政论坛》2012,(19):30-32
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各地政府在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实践中,对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越来越重视,在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指标设计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逻辑框架的没置、指标体系设计的技术方法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呈现出如下一些特征:1.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价值导向趋于人本导向国家发展观的调整决定着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和指标设计的理念与价值导向必须是与时俱进的。第一代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出现“泛经济化”现象;第二代发展观认识到社会发展不仅仅是实现经济的增长,社会结构也应在变革,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呼唤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损害;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也不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一观念,把发展的主体从经济和社会转向了人本身,认为发展不等于单纯经济增长,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切对人的发展不利的增长不再被看作是发展。“以人为本位”的新型发展观,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在人类需要发展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中,关键问题不是对资源和人的“保护”与“节制”,而在于创新。可持续发展观可以说就是创新观。…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病”之所以会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城市发展观把发展仅仅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城市化过程中,探寻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形态,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可持续的城市化。可持续的城市化,是21世纪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赵虎山 《求知》2004,(9):26-27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克服传统的思维定式,转变重物轻人和简单地把增长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具体到我们冶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来讲,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罗马俱乐部主席奥雷利奥.佩西提出的"新人道主义"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全球性环境、发展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实现有机增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文化教育来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的素质,同时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寻求经济增长与公平正义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10.
2005中国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5,(51)
2005年,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 收尾。 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年。十六 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 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 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以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 发展的良好势头,宏观调控正推动经济增长方 式发生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得到高度重视,城乡 区域协调发展有新部 署,和谐社会建设全 面展开,改革攻坚稳 步前行。  相似文献   

11.
范建明 《党政论坛》2009,(13):10-10
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使发展理论的研究成为热门学科。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探索的深入,世界发展理论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更新。到上世纪7、80年代以后,以经济“发展”观、“以人为中心”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代表,构成为在当今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发展理论流派。  相似文献   

12.
陕西经济增长应当走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相结合的路子张宝林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密切联系。也就是说,由生产经营方式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其发展变化的最终动因是生产力,是生产力诸要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在一定阶段上,经济的发展方式是以存量增加和增量...  相似文献   

13.
纠正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但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在发展中如何摆正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是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根据人与物的关系,可将发展观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物为中心,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这是经典的、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另一类是以人为中心、为目的,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于发展观的探索不断深化,大致经历了从注重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到注重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再到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经验,不断创新和发展着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但对发展的内涵及发展的方式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 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发展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重要目标 ,这种增长 ,在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 ,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中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 ,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一种新的发展观 ,即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1989年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  相似文献   

16.
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但不等于经济增长。在当代,作为时代精神的的一种反映,发展应当采取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包括以下内涵:一是在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中,注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带动和促进物的发展,使物的发展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推进人的发展服务;二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的发展关系中,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反对片面发展;三是在当前发展、长远发展和局部发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 想中居首位的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所需的生产要素的配置是通过投资来实现的,投资过程也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因此,一般地说,实现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首先是要保证有足够的投资。而要保证有足够的投资,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必须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良好的投资条件。下面主要以鹤岗市为例进行阐述。 发展经济所需的投资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本地区内部的投资…  相似文献   

18.
周耀虹的“经济增长、协调发展:邓小平发展观的一个亮点”一文指出,20 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简明论述,强烈地影响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贯穿于20 多年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历史进步,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当前通过对改革发展以来历史过程的反思,进一步理解其深刻内涵,确立科学发展观,同样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调整的关键是城市化问题.这个问题能够很好解决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处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过程一方面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把农村的资源要素——土地、劳动、资金转移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这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是一个效率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和农业比重降低而结构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团结》1996,(3)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这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及其战略,已经在世界各国引起普遍关注,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