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本文认为集资犯罪具体包括: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手段进行募集资金的行为。同时,对这四种行为的构成特征、犯罪特点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惩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综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内容,一共包括9个条文,除了第九条规定的“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的程序性内容以外,其余8条实体性内容不仅涵盖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与其密切相关的集资诈骗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非法经营罪以及虚假广告罪等罪的定罪与量刑问题,而且还涉及刑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非法集资活动,我国<刑法>中适用最为广泛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以此定罪既不符合对该罪的法律解释逻辑,错误扩大了其适用范围,也不利于构建对非法集资活动的有效规制体系,未能为民间金融的合法化预留空间.实际上,对于存在合理需求的非法集资活动应以"疏导"代替"堵塞",以直接融资手段进行处理.体现在刑法规制上,对于非法集资活动的刑罚,就应当以"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代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要达到这一转型,<证券法>中尚需要扩大证券的定义,相应该罪名也应当改为"擅自公开发行证券罪".  相似文献   

4.
建议增设非法买卖、转让土地罪杨受林,秋跃一、增设非法买卖、转让土地罪的必要性近年来,非法买卖土地的行为与日俱增。非法买卖土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此类犯罪予以治罪,目前则十分困难,近乎无法可依的状态。1987年7月,浙江省某县朱某以125...  相似文献   

5.
陶涛 《法制与社会》2013,(32):69-70
近年来各地发生的一些案件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得到了公众的关注,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在实践中仍有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在风险社会背景下研究更有意义。本文对罪名的行为的方式以及吸收来的资金是否用于生产经营做出了分析,应该从存款的特征等方面进行认定。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区别,应当抓住诈骗类犯罪的行为结构,认准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非法吸收存款罪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法吸收存款罪探析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屈学武非法吸收存款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6月30日通过的《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七条增设的罪名。本文拟对此新型金融经济犯罪作一初步探讨。一根据《决定》的规定,所谓非法吸收存款罪...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违法犯罪情况及刑事立法的思考崔宏智一、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违法犯罪的几种主要形式1.非法募股、发行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1993年4月22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公开发行股票,需由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证监...  相似文献   

8.
虚假信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媒介传播时,其具有的隐蔽性和无限制性的特征,可能会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现行刑法中尚没有规定专门的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而是通过散见于刑法中的一些条款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规制,主要涉及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虚假广告罪、诽谤罪等10种犯罪。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的构成要件特征来看,犯罪  相似文献   

9.
60多岁的河南人吕某为了开车回老家省过路费,购买了多幅伪造的警牌、军牌和管用装备。近日,北京丰台法院以非法买卖警用装备罪和非法买卖军用标志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  相似文献   

10.
论互联网金融的行政监管与刑法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宪权  金华捷 《法学》2014,(6):8-16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法律监管层面出现了真空地带。由于互联网金融属于金融业务的范畴,因而我们应当通过金融监管的方式以行政监管和刑法规制相结合的手段对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行法律监管。应当以引导为主、以取缔为辅,对非金融机构参与金融业务的经营资质以及互联网金融活动的业务操作环节进行监管。司法机关应当根据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不同情况,分别以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非法经营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和集资诈骗罪、洗钱罪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刑法规定的出售、制售发票犯罪,有二百零六条规定的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二百零七条规定的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以及二百零九条规定的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第一款)、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第二款)、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第三款)、非法出售发售罪(第四款)。笔者试就这些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作些阐释,以求有益于司法实践。一、发票真伪与罪名的认定凡是有账务的地方,都离不开发票。目前,我国使用的发票大体包括三大类(行政事业性收…  相似文献   

12.
韩松 《法治纵横》2011,(16):63-65
2011年7月8日,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法作出了一审判决:该法院以被告人李湘铭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奸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非法运输枪支罪,虚报注册资本罪,抽逃出资罪,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骗取贷款罪,一审判决其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相似文献   

13.
一、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根据我国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关于非法行医罪的主体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本罪是特殊主体犯罪,另一种认为本罪是一般主体犯罪,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只能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才能成为非法行医犯罪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不具备医疗技术、医疗知识的普通自然人;(2)具备医疗技术,但尚未取得合法行  相似文献   

14.
发行股票、债券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为许多新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所采用,而且也为一些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所效法。发行股票、债券的根本意义在于它可以迅速地将个人、集体以及国营企业的多余或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使用、将投资者的利益和企业的经营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看,随着经济进一步搞活,运用发行股票,债券来集资的方式将会愈加推广。本文试就当前股票、债券发行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这种由资金持有者与资金需求者直接融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收生产资金,使企业获得某些营运资本,使生产者关心其经营成果,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适当进行试点,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不少企业在发行股票和债券,另一方面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的配套服务机构不健全,法律调整非常有限,新近颁布的“上海市证券柜台交易暂行条例”适用范围也较窄。企业在发行股票和债券时已暴露出一些问题,因而加强全面统一的立法显得很有必要。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ONCRIMEOFISSUINGSTOCKANDBONDCERTIFICATEBYMAKINGFALSEDOCUMENTSBaoWen制作虚假文件发行股票、债券的行为是指股票、债券的发行人故意制作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债募集办法,发行股票、债券的行为。这一行为是证券业健康发展的毒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证券法或公司法(一些国家的商法)中明确规定为禁止行为。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将这种行为作为犯罪,严厉打击。例如,日本商法典第489条规定:“发起人、董事、监察人等,外国公司的代表人或接受委托募集股份或公司债者,在募集股份或公司债时.…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元月29日,广西宾阳县人民法院审判厅里,回荡着审判长声音宏亮的宣判: “一、被告人黄××犯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3000元;二、被告人韦××犯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3000元;三、被告人黄×犯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四、被告人  相似文献   

18.
孟亚生 《江淮法治》2009,(20):26-27
2009年6月5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以“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对盗窃游戏装备,非法获利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的6名被告人分别判处1年至1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高额罚金。  相似文献   

19.
2020年2月25日,全国法院第十二期"现在开庭"全媒体直播活动聚焦一起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上诉案。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利用互联网远程庭审系统审理了此案并当庭宣判,依法判决维持一审判决中犯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罪部分,撤销一审判决中犯非法狩猎罪部分,以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上诉人方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相似文献   

2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了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但刑法实施一年多来,以此两罪追究刑事责任者寥寥无几;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违法犯罪现象却屡禁不止,呈愈演愈烈之势。笔者认为,该条文立法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