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鼠年新春,两岸梅花交流展在上海豫园举办,素有“城市山林”之称的豫园,与台湾合办梅花展还是第一回,台湾地区的梅花来自苗栗县南庄乡“胡须梅园”,园主是被誉为“台湾梅王”的李锦昌先生。在台湾,李锦昌这名字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若提起“胡须梅”无人不晓。高山族出身的李锦昌长着两鬓络腮胡须,方面大脸,颇似达摩,以酷爱梅花而闻名,又有人称其为“胡须李达摩”。  相似文献   

2.
董配永代表是新当选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给记者最早的印象,是在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列席会议的董配永代表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发言,其中说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的激愤和关切,感染了会场所有人。而他下巴上那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一绺胡须更成为他的符号。在那以后,记者有过两次时间短暂的机会与董配永代表面对面采访。记者才知道,让人另眼相看的,不仅仅是那一绺胡须,他的温和儒雅,他的广识博学,他的忧国忧民,无不叫人惊叹。  相似文献   

3.
《创造》2016,(10)
正那天,去北京,在单向街书店的西海店,我问正坐在对面埋头读书的许知远同学:"你说,一个人读书会有穷尽的时候吗?"他很快地回答说:"我现在就有这种感觉了。"我知道这个问题很"无耻",不过没有想到他会那么"无耻"地回答。我在过去三十多年里的阅读量应该超过1900年之前90%的智者的阅读量了——柏拉图、孔子到底读过几本书?可是,为什么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却无法与先人相比?香港苹果日报总编辑董桥早年在伦敦钻研马克思。后来他说,原来自己认识的不是马克思其人,而是马克思的胡须。  相似文献   

4.
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我见到了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长女张闾蘅。张闾蘅介绍说:"我是在美国出生的。6岁到了台湾,在台湾长大。小时候,我知道我有一个很出名的爷爷叫张作霖,还有一个出名的伯父,可是这个伯父在当时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是一个叛徒,他是对国民党叛逆的人。所以我们从小就没能看见他,他在哪我们当时都不知道,知道他在台湾,可是在哪没有人告诉我们。我念书时,每当老师讲到历史,讲到西安事变这一段,因为我坐在教室里头,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7,(23)
正最近听一位在工厂工作的同学说了这么一件事,他所在的单位支部书记对工人言必称"下面的人",大伙对此很有意见。既然有"下面的人",那肯定就有"上面的人",这"上面的人"是又是谁呢,毋庸置疑,这位书记肯定是其中之一。称部属或群众为"下面的人",这种带有等级制的、歧视性的称谓确实让人听了不顺耳。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8,(4)
正民进党今年是否再和柯文哲结盟,先决条件似乎是柯文哲得先再一次确认蔡英文口中的"台湾价值",不料柯却反呛蔡英文:"很想知道她的‘台湾价值’是什么?"台湾《中时电子报》1月29日发表评论说,老实说,台湾民众和大陆民众也都想知道,蔡英文的"台湾价值"是什么?如今蔡英文口中的"台湾价值",显  相似文献   

7.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8.
10月影坛,因莫言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冲淡了"十月围(电影)城"战绩不佳的窘境。"攀缘"一下,笔者曾有幸在饭桌上坐在莫言身旁,那是影片《红粉》的一次研讨会后。他没有像自己曾描绘的"吃起饭来奋不顾身",话也不多,只是很留心地听别人说,但一开口,又往往"很逗",却明显不是有意的,也就全无某些人"幽默未遂"的尴尬。后来又邂逅过,听他偶尔提及家乡、童年与生活,多少感受到那是其创作的触发点和灵感的永久源泉。故乡高密比他"出名"早很多,其"扑灰年  相似文献   

9.
时政     
《台声》2016,(12)
正6月6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胡志强在台北表示,"九二共识"对台湾有益,可惜被人扭曲;不管面临多大困难,希望两岸交流能继续加温。他指出,近8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来之不易,可是台湾有人不接受"九二共识",甚至声称这是"出卖台湾"。很可惜,"九二共识"在台湾被人扭曲了,很多人没有完全体会到和平的重要性。6月6日,台中市府通过全台第一个"台中市登山活动管理自治条例"。该"条例"规定,台当局"中央气象局"发布海上台风警报时,市府可以公告管制区域,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2)
正他,没有很高学历,但其生命从不缺第一,也不乏大惊奇。他有一本自传,名曰《阿奇》,因其自诩是"台湾阿奇",其中隐约含着几分艺术家的狂放不羁,与自我感觉的良好,但没人能否认他的艺术天分及成就与荣耀。他,就是被台湾艺术界公认为"宝石陶顶级画家"的刘铭侮。刘铭侮是清代黑旗军名将刘永福的后代。1982年,他的作品在台湾基隆海关被扣,他本人也遭到"盗运宝物"  相似文献   

11.
正认识叶姿麟好些年了,每回见她,我都亲切喊她"姿麟姊"。她不知道的是,我悄悄把她跟"旧世代"做了连结。说是"旧",其实是"真金"。那年头,台湾副刊与文学兴盛,文人受到报社礼遇,犹如盛夏,太阳早早晨起,迟迟西落,一整个天,都是文人光芒。没有网络、没有微信,作家难得一见,何况还能亲切喊声"姊"的?姿麟姊任职"自立报系",犹如主掌一颗太阳。有回访杭州,作家、浙江省作协主席麦家提到,上世纪80年代,他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方是"梅海",一方是"梅世界";一个在大陆湖州,一个在宝岛南投。2016年4月,湖州市安吉县杭垓镇组织梅花交流团赴台湾南投县信义乡爱国村考察交流。参访期间,杭垓镇桐杭村与信义乡爱国村开展联谊活动,以梅花为媒,结成了"姐妹村"。双方约定,在梅花盛开的季节,桐杭村与爱国村每年轮流举办"两岸梅花文化节",以3花4为媒进行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两地民众永续友情。  相似文献   

13.
文坛“怪杰”李敖在台湾名气很大,他自诩为博学的洪水猛兽。台湾民众都知道李敖很有傲世独立的名士之风。普通人说他时也是肃然起敬,比如台北一个跟文学不沾边的朋友,很羡慕我们去了李敖家,和李敖有一番交往。他说,李敖确实是个人物。李敖狂放。他60年代挑起东西方文化论争,从此成为台湾文化界的风云人物。别看他曾两度入狱,后来蒋经国召见他,他不去;民进党拉他,他不理睬。不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看不顺眼他都直言不讳。连赴台访问的几位很有名的北京作家,也被他拒之门外。理由是,跟官方不打交道,包括它方的人介绍来的人。怪…  相似文献   

14.
<正>1988年之前,陈映真一直是台湾思想界引领风骚的人物,1988年之后,由于他出任刚成立的"中国统一联盟"的创盟主席,从此备受批评与冷落,以至于台湾新世代的"新种族"可能完全不知道他的存在。其实,台湾的"新种族"是1989年之后弥漫于台湾的"反中"气氛所创造出的,虽然"政治上有中性化的倾向",骨子里还是台湾长期"反共亲美"教育下的"成品"。作者作为新种族之一,能够在赵刚的  相似文献   

15.
<正>孔子曰"知耻近乎勇",孟子亦曰"人不可以无耻",顾炎武更是将"士大夫无耻"提升到"是为国耻"的高度,可见,人,尤其是知识人,理应知耻而不能无耻。一个人行为不端,做了错事,这是很丢人的;但只要知道羞耻,勇于改过,那就可以得到人们的谅解,找回做人的尊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真的那么在乎羞耻或者说那么知耻么,尤其是那些读过书,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士大夫"?恐怕未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知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知耻原本是一种自省的行为,然而对于一些缺乏自省力,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24)
正很有趣,也很不理解,缘何一个艺文类的金马奖,在台湾却会被酸,会被死拉硬扯,会被戴了个政治帽,甚至占尽台湾某些媒体的头条二条。直到近几天,有台湾友人转来了其他能够代表正面声音的媒体文章,这才仿佛茅塞顿开。原来,这是一些"沉沦的台湾媒体正拖着台湾往下沉沦",是"毒(独)性"极强的那种。这个理论,出自台湾一位知名专家的口,他正在极其勇敢地用针,为台湾毒瘤挑血,丝毫未惧。  相似文献   

17.
雪梅 《楚天主人》2011,(2):41-41
前不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来到中山大学进行访问,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回答大都是"不知道"。"这15年来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丁肇中幽默地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这样也就可以在回答  相似文献   

18.
130年,远吗?     
《台声》2015,(19)
<正>近段时日,在刘铭传的故乡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铭传乡,两岸同胞再一次用心纪念这位台湾的首任巡抚。英灵远去,英名永存。自此,台湾,安徽,又一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任时光流逝,任岁月蹉跎。认识铭传,由于台湾,走进台湾一如走进满怀思念的地方。思念之一就是,台湾乡亲于铭传不可谓不爱之极,至今"铭传大学""铭传国小""铭传国中""刘铭传路",以及上世纪50年代初纵贯线北上2次对号特快车被命名为"铭传号",仍像英灵矗立,那思想那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2)
正台湾目前有一股隐忧,那就是"文化台独"似乎已经成为"政治正确"。如果这一股趋势不能有效地化解,台湾社会将更难团结在一起,两岸关系也将更为险峻。网络上一则洪素珠女士辱骂老荣民的画面,让台湾社会感受极为不舒服,它涉及的已经不仅是"认同政治正确"的强势嚣张,而是连一些人与人基本的相互尊重也都可以置之不顾,这反映出认同问题对台湾的伤害有多么严重。我们担心的并不是洪素珠一个人的辱骂演出,而是"洪素珠们"的心态与行为。洪素珠要老荣民"滚回中国去",这个句型与陈水扁的语录何其相似。陈水扁不也是说过"嫌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20)
正摘编自9月30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台湾陆委会副主委张天钦日前曾对媒体表示,马当局时代承认"九二共识",但申请加入亚投行时仍未成功,"我想很多东西大概都是一种借口"。换句话说,在他的认知中,有没有"九二共识"都没有关系,那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如果台湾陆委会只是想要为蔡当局脱罪硬拗,那倒也罢,但若心中真做此想,那就真令人忧心了。马英九时代申请加入亚投行未果,的确与"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