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国际与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静 《学理论》2015,(7):37-38
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王明"左"倾错误的形成,与共产国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共产国际为王明的"左"倾错误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思想指导。本文分析了王明"左"倾错误的形成过程、"左"倾错误产生的消极影响及遵义会议对"左"倾错误的纠正。  相似文献   

2.
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我党关于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是与列宁、斯大林对这个概念的使用相一致的。我查阅了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后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我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和列宁、斯大林是根本不同的。一国内外都有人认为,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建设:传统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季晓军任何一种精神文明都有它自身的特色──总是借助于一定的经验过程把自己与其他类型的文明传统区别开来,同时把某些人类的共同经验变成一种殊相与共相的关系。斯大林曾用"文化──心理"共同结构这一说法来表明一个民族有它...  相似文献   

4.
秘密使者     
一九三三年春,林育英同志从上海到苏联,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和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当时担任代表团团长的是王明,副团长是康生。王明在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的支持下,于一九三一年一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取得党中央的领导权,因为惧怕国内白色恐怖,于一九三一年秋离开上海到达莫斯科。对王明的所作所为,林育英早有所闻。据当时在苏联工作的卢  相似文献   

5.
彭华 《各界》2008,(3):19-22
斯大林生前十分健康   许多人认为,斯大林生前健康状况极其糟糕,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这才诱使脑溢血突发,造成意外猝死.但现在找到的材料证实,这种说法根本不值一驳,斯大林长达三十年的体检报告可以作证.……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即“一国胜利说”,斯大林捍卫了列宁这一学说,并系统发展到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因而,“一国胜利说”是列宁的功绩;“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则是斯大林的贡献。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考察一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就会发现:列宁不仅提出了“一国胜利说”,而且还提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斯大林也曾论述过“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但那只是对列宁这一学说的  相似文献   

7.
东正教成为俄国国教已有一千余年,俄国自认“第三罗马”、莫斯科被称为“君士坦丁新城”也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弥赛亚使命”教义被大肆宣扬,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低估。斯大林的“苏联中心主义”具有“弥赛亚使命”的一切主要特征。与列宁截然不同的是,斯大林一向把苏联的国家利益和“历史使命”视为高于一切,把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机制视为贯彻“苏联中心主义”的工具。苏联时期诸多超出常规的理论观点和实际行动,都可佐证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8.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包括了斯大林一九五二年二月至九月写的四篇文稿,它集中讨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总结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些重大课题,代表了斯大林以及苏联党和人民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因而我们从中看到了斯大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共产国际存在的二十四年中,联共(布)始终处于共产国际的领导地位;它在共产国际的活动中有种种特权.这些特权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各国工人党和共产党之间平等关系的准则,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带来了产重的不良后果.造成联共(布)在共产国际中的特权地位,而且这种特权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9)
1931年回国后的张闻天便参与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从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的形成、内容、影响入手,在分析张闻天对"左"倾错误方针的宣传与贯彻即:在革命形势判断方面夸大高潮;在组织方面参加了对"罗明路线"的错误批判;在斗争策略上实行打击中间力量。寻找张闻天"左"倾错误的原因即: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左"的指导与"家长制"的领导影响;苏联长期以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党内斗争方式的影响;中共中央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领导体制的影响;张闻天属于"学者型"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11.
于继增 《各界》2013,(12):44-50
贝利亚是斯大林“大清洗”时代的秘密警察头子,以阴险恐怖、滥杀无辜闻名于世.把康生比作贝利亚的,是俄罗斯当代著名汉学家维克托·乌索夫.他在所著《“中国的贝利亚”康生》这本书中,大量征引解密的共产国际档案,筛选中国国内最新资料,仅附录注释就有539条.有些史料闻所未闻,让我们看到一个像贝利亚一样的“恐怖人物”.  相似文献   

12.
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43年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并在党内得到普遍接受,在时间上绝非偶然,而是与共产国际的动向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实现,与共产国际后期在组织上、理论上的支持,以及对作为支部的中国共产党的宽松态度有直接关系,否则,这将是一个更加艰难、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前苏联理论界正在对苏联历史进行重新评价。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以新的眼光看待斯大林。很多苏联人开始感到,构成斯大林问题的不汉是苏共20大上揭露的政治迫害,而更主要的是斯大林所建立的政治、经济體制实质。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物”。他说,“我们站在历史真理的立场上既要看到斯大林在争取社会主义和捍卫社会主义成果的斗争中所作的贡献,也要看到他和他週圍的一些人所犯的严重政治错误与横行霸道”,“斯大林及其周围的一些人对党对人民所犯的大规模镇压和违法罪过是很大的”(《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莫斯科,1987年)。同时,戈尔巴乔夫在谈到斯大林时期“在党和国家领导中形盛了行政命令制度,官僚主义更加严重”时指出,“在那种情况下,这种经营管理方式和制度,总的来说是有成果的”,但是“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4.
孙新彭 《理论导刊》2008,42(3):28-31
斯大林以列宁名义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对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作了一种错误的注解."一国胜利论"实际上是列宁领导俄国党和人民通过不断调整理论、进而不断调整战略与策略而取得的结果.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个问题,防止神化领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共产国际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但是共产国际对于中国的抗战方针,特别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统一战线中处理同国民党的关系的方针,从整体上说来是不正确的,并给中国共产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和危害.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特点,制定和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从而使民族抗日统一战线能够长期坚持和巩固下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潘燕 《瞭望》1995,(33)
记者:国企改革在我国也已进行了16年,如何评价以往16年的改革效应,您有所谓“两率”冲突的说法,能否请您谈谈这一说法的具体内涵.林毅夫:这里所说的“两率”冲突,是指生产率和利润率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郑异凡 《各界》2014,(4):47-48
斯大林于1953年3月5日去世。关于他的死因迄今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中毒身亡,有的说当年苏共领导“集体无作为”导致死亡。还有一说,在孔策沃别墅抢救和死亡的不是斯大林本人,而是他的替身……种种说法,令人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非爆发式质变理论,同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时期的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中,学习和研究非爆发式质变理论,有着现实意义。 (一) 非爆发式质变的理论,是斯大林晚年提出的。一九五○年,斯大林发表了名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在批评一些同志认为语言的发展采取爆发形式的错误观点时,斯大林指出:“语言从一种质过渡到另一种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一下子破旧立新,而是经过语言的新质和新结构的要素逐渐的长期的积  相似文献   

19.
刘薇 《学理论》2015,(2):130-131
斯大林模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设成功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它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存在一些弊端。从苏联的具体国情、联共(布)党内斗争、斯大林的个人专制来探讨斯大林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可以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提高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以便更好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来。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思想系统形成发展于延安时期,即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及东去西柏坡这段时间(1935年10月—1947年3月)。邓小平说:“延安时期那一段,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比较完整地形成起来的一段。(《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56页。)一、在正确对待和消除共产国际消极影响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这是毛泽东思想系统形成的主要实践依据。1、认真克服来自共产国际的王明“两个一切服从”的右倾错误,丰富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理论。1937年8月10日,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