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被誉为“红色摇篮”的四川省通江县城东北50公里处的王坪村,有一处著名的红军遗址。这里依山傍水,碧树参天,一年四季花香鸟语,清幽怡人。在山坡密林深处,坐落着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墓群——王坪烈士陵园。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关中,过秦岭,翻越大巴山,攻占川东北的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经过10个月浴血奋战,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都达到鼎盛时期,形成“全国的第二大苏区”。在蒋介石的指使下,四川军阀刘湘纠集地方反动武装110多个团、约20万兵力,向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动“六路围攻”。为收紧阵地,诱敌深入,1…  相似文献   

2.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这副对仗工整,气势恢弘的对联,出自四川省达县一个叫何永瑞的父子三人之手。更令人难忘的是,何永瑞父子三人的命运,与红军长征紧密相连。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徐向前、李先念等率领,从鄂豫皖根据地转移西征,经陕南进入四川东北部,经过浴血奋战,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所到之处,国民党军政人员和地方豪绅纷纷闻风逃窜。当地达县梓桐乡的团总杜光亭平时仗势欺压百姓,群众对他恨之入骨。他听说红军马上就要打到梓桐乡了,就赶紧连夜逃走了。敌人怕红军,穷人盼红军。以教书为业,在梓桐乡颇有…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党的队伍中,始终有这样一批同志,他们听从组织安排,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从不向组织讲条件;他们到矛盾较多、环境复杂的地方去开展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无怨无悔,从不动摇。从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3年时间里,中央决定项英、陈毅等率领红二十四师  相似文献   

4.
林伟 《政府法制》2012,(8):23-23
1934年秋天,红军长征前组建红八军团,罗荣桓同志调任政治部主任,军团长曾经是罗荣桓手下的连长,政治委员不久前还是一军团的一个团政委,现在都成了罗荣桓的顶头上司。罗荣桓同志毫不介意,非常尊敬两位领导。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甲于一九七一年丧偶后,在一九七四年又与乙结婚。甲与前妻生有一子二女,其中长子、长女在一九七四年前就已参加工作和分别成了家,只有小女与甲乙共同生活,受他们的抚养。甲去年病逝。乙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的三个子女共同赡养她。对此案如何处理,我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甲乙结婚时,甲之长子与长女已工作并分别成家,无需乙抚养,并  相似文献   

6.
1935年,我在陕北神(木)府(谷)佳(县)榆(林)革命根据地担任红三团团长时,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来到陕北的喜讯。当时,神府佳榆革命根据地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大举“围剿”中,已与西北革命根据地隔绝。我们在紧张的反“围剿”战斗的间隙,时时盼望着能得到党中央的指示,能见到毛泽东主席。在人民群众舍生忘死的支援下,我们孤悬陕北最北端的根据地坚持了下来,红三团也发展壮大成了陕北红军独立师。随着“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独立师改编为八路军警备第六团,我任团长。毛主席给我和政委发来电报,命令我团东渡黄河参加抗战。我率警六团出征晋…  相似文献   

7.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是做好新形势下法院工作的关键,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一、充分认识建设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的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各项工作归根到底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纪律和业务素质全面提高了,我们的政法工作就一定能不断开创新局  相似文献   

8.
二月六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喜气洋洋。在坐满人的会议室里,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同志,满面笑容,心潮激荡,高兴地和同志们亲切交谈。她就是被错划为右派的原石景山区法院副院长梁志清同志。她的右派问题被改正以后,又回到法院工作。现在同志们正在给她开欢迎会。梁志清同志出身于贫农家庭,一九三八年,当她只有十六岁时就参加了革命,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历任县妇联会干事、主任、司法科长、北京市人民法  相似文献   

9.
新年贺词     
《法学》1983,(1)
一九八三年来到了。我们热烈地向战斗在政法工作战线上的同志和广大读者。致以亲切的新年祝贺!  相似文献   

10.
压在身上的包袱我们从1957年以来陆续积压了50起重大疑难案件。这些案件都发生在丛山峻岭、地域辽阔的陈汉山区。那里的政治情况复杂,早自1930年,就是红军的游击根据地,也是敌人疯狂镇压的中心。革命同反革命的斗争,在这里表现得非常尖锐。红军的掉队战士、坚持游击的地方干部和革命同志家属被残害的事件,时常发生。解放初期,1949年,这里还发生了几一次反动道会门暴动。我们所积压的56件案件,  相似文献   

11.
今年十月,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的难忘时刻。回望70年前这场气吞山河、壮丽史诗般的长征,她不仅令人敬仰,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长征,创造了人类军事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有着无数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浸染出的壮美。抚今追昔,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红军英烈,深深怀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每一位英勇的红军战士。有人要问,红军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靠的是什么?很重要的一条靠的是,红军将士心中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这就是推翻“三座大山”,为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因为…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监察》约我写一写我所经历的长征往事。长征中,我担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师政治委员。作为一名长征老战士,一名红军政治工作干部,回首长征岁月,我深深地感到:红军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面对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依靠崇高的理想、正确的决策、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还离不开严格的纪律。我就讲几个红军长征严格遵守纪律的小故事。取出青稞麦,就要给乡亲们留下足够的银元1936年4月26日,红二、六军团从丽江的石鼓、巨甸渡过金沙江,进入人称“香格里拉”的雪山藏区。5月上旬,红二、六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号召。各级人民法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开创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要问题。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辟“为人民法院工作开创新局面献计献策”专栏,欢迎读者踊跃投稿,就人民法院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特别是如何建设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善战的审判队伍的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促使大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共同把人民法院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来稿务请开门见山,去芜存菁。每篇最好在一千字以内,集中阐述一个问题,一点意见,一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名话救下开国上将孙陈伯钧1927年底,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砻市亲自创办了红军第一个培养基层干部的训练机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教导队。这个教导队的队长叫吕赤,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是一位优秀的红军干部。陈伯钧在教导队任一区队区队长,两人关系很好。当时,红军非常缺乏武器弹药,而陈伯钧却拥有一支名为“曲尺”的手枪,不过这支枪的扳机有些毛病,打不响。粗通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时任《经济日报》记者的罗开富,在当时该报总编辑安岗的安排下,徒步重走了长征路,并写下了300多篇饱含深情的感悟文章,汇总为《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一书,轰动一时。当时罗开富同志完全按照安岗总编辑规定的“六个必须”,徒步走完长征路:一是全程每一米都必须是徒步,决不弄虚作假;二是必须与红军主力部队长征时的行程和驻地相一致;三是必须走原路,即使山下或山上有了公路,也要走红军走的山间小路;四是必须每天写一篇文章;五是1935年10月19日中央主力红军到达吴起镇,罗开富必须在50年后的同一天即1985年的10月19日走到;六是在中央主力红军因战事休整的路段里,必须设法徒步采访红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线并作出报道。在罗开富同志踏访长征路的途中,聂荣臻、杨尚昆、邓颖超等30多位老红军在报上发表谈话,表示支持和赞扬。当他走出草地时,中央军委还给他发来了贺电。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刊特约请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经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同志专门撰写文章,谈他当年踏访长征路上的真实感受,文章的史料性、思想性强,其中许多故事既鲜为人知,又十分感人。从本期起,本刊将分三期刊发罗开富同志的文章,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6.
刘永贤同志是一位从五十年代初期就从事司法工作,在司法战线上兢兢业业战斗了三十多个春秋的藏族干部。他曾先后任舟曲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法院西藏自治区分院审判员,日喀则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一九七○年调回甘南州任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如今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战斗,终于推翻了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然而,就在这一天,白公馆、渣滓洞里仍然关着我们的同志;就在这一天,南征途上还有百万将士在浴血拼杀;就在这一天,还有千千万万海外学子在“回家”的路上——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地处川西平原,是宝成铁路和川陕公路必经之地。全县有二十四个社、镇,近五十万人。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在传达贯彻全国八次人民司法工作会议精神中,我们联系实际深揭狠批林彪、“四  相似文献   

19.
律师同志:我今年62岁。1998年我妻子病故。2003年,经人介绍,我与贺某认识,不久,我们开始同居,她比我小13岁。当时,贺某对我挺好,人也聪明,以至于我什么都听她的。2004年,贺某提出要买房,动员我出资8万元,她出资4万元,共同买了一产权房,现价值16万元,产权证上写的是贺某的名字,然后双方就以夫妻的名义搬进去住。后来,由于双方性格不和,我们感情渐淡,并不断发生争吵。2005年8月,贺某搬到其女儿家居住,我多次打电话叫她回来,她说,现在已经另外有男友了,与我的关系到此为止,并且警告我,态度好一点,房屋暂时由我居住,否则她随时赶我滚蛋。我一听大吃一惊,我拿钱给她时,对她非常信任,并没有叫她写一个字据,甚至房屋产权证也  相似文献   

20.
马平 《中国司法》2006,(6):26-27
3月1日这一天是期盼已久的《公证法》正式实施之日,这是我国公证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今年也是笔者从事公证工作第十个春秋。十年奋斗与拼博,十年探索与进取,其中感悟颇深。战斗在一线的每一位公证人都会铭记,“执法为民、诚信为本”是我们共同的信条,“优质高效”是我们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