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分析室主任胡鞍钢说,改革初期,西北地区人均GDP均高于福建人均GDP水平,其中青海人均GDP水平高于广东人均GDP水平,但是1998年广东和福建人均GDP相当于西北各省区人均GDP的1.7—3.5倍。资本投入增长率的差异性并...  相似文献   

2.
西部经济大发展。首先须从关注人才开始近十几年来,我国东西部的差距越拉越大.问题的焦点是人才资源培养、开发和引用赶不上。来自权威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改革初期,西北5个省区人均GDP都高于福建,其中青海人均GDP水平高于广东;但是1998年广东和福建人均GDP却相当于西北各省区人均GDP的1.7-3.5倍。  相似文献   

3.
“八五”期间.广西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八五”期间。广西经济迅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翻了一番多,1990钎449亿元,1995年为1606亿元,全区GDP年均增长16.7%,高于全国GDP增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1990年广西人均GDP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65.3%,处于低收入组.排名全国第29位。而1995年,广西GDP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73.9%,在低收入组的省区中率先跨入下中等收入组.在全国排名迅速跃升到17位。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个翻番,用了10年时间.落后于全国。而第.一个翻番用了5年时间.与全国同步。广西是在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族》2003,(1):66-68
屏边在云南省不算是一个发达的地方,但近几年来却因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而令人瞩目。一组数据可以作证:1986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为0.38亿元,农民人均有粮18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6元,贫困人口11.8万人,是国务院确定的“八七”扶贫攻坚贫困县。1998年,GDP为2.45亿元,农民人均有粮32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84元。2002年,GDP为3.56亿元,15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为10%。农民人均有粮35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元,贫困人口下降到900人(以人均纯收入560元为标准)。屏…  相似文献   

5.
博览之窗     
我国有望提前两年实现GDP翻两番《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预测,2018年中国GDP将达到2000年的四倍多,有望提前两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该课题组成员、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分别预测了我国下三个五年规划期间的GDP年均增长率。他说,预计“十一五”(2006至2010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5%左右,“十一五”期末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均GDP近1.9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2000美元。“十二五”(2011至2015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期末GDP总量将超过42万亿元,人均GDP将接近3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3000美元。“十三五”(2016至2020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左右,期末GDP总量将超过60万亿元,人均GDP将超过4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5000美元。(摘自《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6.
数字浙江     
第四 最近,中国第一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的排名出炉。浙江省紧随北京、上海、广东之后,排在第四,属于高水平组。生态文明水平,就是以更少的生态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产出。GDP、人口规模、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水平、经济活动能耗、人均生态足迹等指标,都会影响这一排名。  相似文献   

7.
解文 《中国人大》2012,(18):6-6
据媒体报道,9月14日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公布了《2011中国薪酬报告》。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低于GDP增长率0.8个百分点。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0.57万亿元,增长24.8%,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1.76倍和徒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幅的1.39倍,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0%左右,也远高于居民收入。因此,“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  相似文献   

8.
《政工师指南》2006,(1):29-29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日前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5%左右,“十一五”期末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均GDP近1.9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2000美元。以上的数据来源于统计局在“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上发布的《2005-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与预测》。  相似文献   

9.
在养老金全国统筹背景下研究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基本养老金发展现状的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人均养老金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养老金水平高于中部地区,并且东部地区非均衡发展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均工资水平与当前养老金水平的关系最为显著,实际GDP增长率对养老金水平也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人均财政支出和养老保险覆盖率对养老金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养老保险负担率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水平有负向的影响。建议加大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养老保险转移支付力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人口结构,以推动基本养老金均衡化发展,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相似文献   

10.
第四部分正确把握我区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的经济发展趋势一、我区人均GDP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人均GDP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78~2004年人均GDP增长了5.89倍,年均增长7.4%,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CDP比GDP总量年均增速低1.8个  相似文献   

11.
施本植 《创造》2003,(2):4-6
一、云南实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基础及条件从云南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看,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目标,云南的任务比全国更艰巨。主要原因在于:1、云南目前的人均GDP水平较大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现价计算,2000年云南的人均GDP为4637元,只及全国的65%。2、云南的GDP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排位后移。全国经济增长率从1996年9.8%回落到1999年的7.2%之后,2000年回升到8.3%,2001年也实现了7.8%的增长。云南经济增长率则由1996年的10.4%回落到1999年的7.2%,之后,2000年进一步回落到7.1%,2001年更降至6.5%。云南已成为经济…  相似文献   

12.
福建现在: 福建现在状况用四句话加以概括:起点低、发展快、不平衡、压力大。1)起点低。改革开放前,福建GDP总量才66.37亿元,人均273元,农民纯收入173元,财政收入15.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7亿元,而支出16亿元,缺口达3.3亿元,靠中央拨补。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多年间,福建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13.
《福建通讯》2002,(12):17-17
福建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必须拓宽山海协作通道。目前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增长相对滞后,甚至与沿海的差距有扩大之势,如山区GDP占全省的比重由1990年的36.8%降至22%;人均GDP只及全省人均水平的66.1%,比1990年下降19.4个百分点;人均财力沿海大约是山区的1,4倍。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英国的追赶 根据麦迪森提供的数据,1820年,美国人均GDP相当于英国人均GDP的73.3%,1870年为75.3%。而后美国开始经济起飞,1870年-1913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3.9%,同期英国为1.9%。1900年,美国人均GDP相当于英国人均CDP的89.2%,到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经济正处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广东应该如何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增创产业新优势,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知识经济是工业化以后才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按照有关同志的观点,一国一地区发展知识经济应在人均GDP达到或接近5000美元,同时要具有较高的社会知识化水平及强大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从广东目前情况看,1997年全省人均GDP为10428元,用汇率法折合为约1200美元;社会知识化水平方面,全省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只有2%;创新能力方…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耕地现状根据详查结果,1990年底我国耕地为20.16亿亩,比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大了41%,但有效耕地面积并没有增加。1.人均耕地仍低于世界水平。按详查数计算,人均耕地只有1.66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3.75亩的44%。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大于2亩的12个省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除吉林和黑龙江省外其它省区粮食不能自给或仅能自给。小于1亩的除3个直辖市外,还有湖南、浙江、广东、福建4个省。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2810个)的23.7%,其中低于0.5亩的…  相似文献   

17.
资料     
《中州统战》2003,(5):24-25
各地实现小康时间表 不久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符合本地特点的小康时间表,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别。第一类:“率先实现现代化型”。北京、上海等地2002年人均GDP就已经达到了3000美元,天津2003年也要达到这个水平。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的发展也已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未来发展的任务,就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第二类:“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型”。陕西、四川、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建设小康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它们的目标是提前达到翻番水平。江西提出,到2005年,江西要实现人均GDP在中部诸省位次前移并力争进入前列,在此基础上,力争提前实现GDP比2000年翻番的目标,到2020年,使全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时事报告》2014,(3):7-7
“人均万元税负”到底重不重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2.9万亿元,有学者用它除以我国的13亿人口,得出了我国“人均税负接近万元”的结论。实际上,“人均宏观税负”跟“人均财政收入”不过是同一个指标两种叫法,但听到“人均税负接近万元”,大多数人的反应肯定是负担太重,而听到“人均财政收入万元”时,则会感到人均财力太少了。一个国家税负高低,一般用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即宏观税负来衡量。我国2012年公共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为22.59%,全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5.33%。而宏观税负的世界平均水平约为40%,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家研究表明:儿童入学率每提高1个千分点,人均GDP可以提高0.3%至0.6%;人口的出生率每下降1个千分点,人均GDP也可以提高0.3%至0.6%。人口素质上去,人口数量下来,这一上一下就可以使人均GDP增长0.6%至1.2%。可见,教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意义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20.
潘海平 《半月谈》2004,(24):25-28
浙江.这个以弄稻侍桑闻名天下的地方。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开始承载另一种历史使命:突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市场经济的启蒙者、拓荒者和先行者。浙江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3.1%。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从331元人民币增加到了244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去年首次超过广东名列各省区之首。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18年保持全国第一位。2004年更是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中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20余年后。浙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让浙江也让全国其他地方看清了市场经济的“庐山真面目”:仅有速度不是好的市场经济。仅靠数量不是好的市场经济.仅有经济增长的“单兵突进”更不是市场经济的终极目的!当已经体会并经历了这些切肤之痛后。浙江正以渴求突破阵痛的探索。在市场经济走向深水区征途中。再次成为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