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综治办、团省委牵头,联合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省社科院等有关部门组成课题组,开展《浙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调查及预防体系建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重点对本省流动人口青少年、社区闲散青少年、未成年人、归正青年、在校大中学生等六类青少年群体进行研究,形成了20多万字的课题报告。报告在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特点及成因进行系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浙江省实际,提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建议。我们认为,该研究报告内容丰富翔实,对策建议针对性强,是一份难得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材料。本刊拟分期全文刊登,以为各地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期刊登第一部分:《浙江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预防体系建构研究总报告》。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综治办、团省委牵头,联合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省社科院等有关部门组成课题组,开展《浙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调查及预防体系建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重点对本省流动人口青少年、社区闲散青少年、未成年人、归正青年、在校大中学生等六类青少年群体进行研究,形成了20多万字的课题报告。报告在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特点及成因进行系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浙江省实际,提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综治办、团省委牵头,联合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省社科院等有关部门组成课题组,开展《浙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调查及预防体系建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重点对本省流动人口青少年、社区闲散青少年、未成年人、归正青年、在校大中学生等六类青少年群体进行研究,形成了20多万字的课题报告。报告在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特点及成因进行系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浙江省实际,提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建议。我们认为,该研究报告内容丰富翔实,对策建议针对性强,是一份难得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材料。本刊拟分期全文刊登,以为各地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期续登第六部分:《浙江在押未成年犯基本现状与防范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综治办、团省委牵头,联合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省社科院等有关部门组成课题组,开展《浙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调查及预防体系建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重点对本省流动人口青少年、社区闲散青少年、未成年人、归正青年、在校大中学生等六类青少年群体进行研究,形成了20多万字的课题报告。报告在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特点及成因进行系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浙江省实际,提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建议。我们认为,该研究报告内容丰富翔实,对策建议针对性强,是一份难得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材料。本刊拟分期全文刊登,以为各地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期刊登第二部分:《浙江省社区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综治办、团省委牵头,联合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省社科院等有关部门组成课题组,开展《浙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调查及预防体系建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重点对本省流动人口青少年、社区闲散青少年、未成年人、归正青年、在校大中学生等六类青少年群体进行研究,形成了20多万字的课题报告。报告在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特点及成因进行系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浙江省实际,提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建议。我们认为,该研究报告内容丰富翔实,对策建议针对性强,是一份难得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材料。本刊拟分期全文刊登,以为各地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期刊登第三、第四部分:《关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浙江省归正青少年重新犯罪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急剧增加,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澳门地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考察,简述其有关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防治对策,以期对我国的相关课题研究和具体对策制定,提供有关的信息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突出问题,能否有效地减少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直接影响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效及社会治安稳定的大局。本文结合浙江省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实际,对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及预防措施做了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2):F0003-F0003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面总结广东省在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效提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水平,2008年12月28日,由广东团省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综治委预防办主办,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佛山中院承办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和谐社会构建”主题论坛在佛山市隆重举行。省政协副主席陈蔚文,省高院常务副院长、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陈华杰,团省委书记、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谭君铁,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西省政法委关于开展“促进和谐平安建设,服务江西崛起新跨越”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省犯罪学会与团省委、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法院、省司法厅、省犯罪学研究所等部门共同负责“如何提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效能、有效遏制犯罪低龄化趋势”课题的调研工作。课题组在上述部门中抽调了12个工作人员,分为4个工作小组,于今年4月下旬和5月中下旬分别奔赴全省各地市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李春生系列抢劫强奸杀人案入手,认真剖析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提出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社会课题,在我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也是长期以来社会学、犯罪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以及党委、政府、群团工作的重点研究领域。采取科学的、富有成效的预防措施,是最大限度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目前贵州省古少年吸毒群体庞大,滥用新型毒品问题日益突出,因吸毒诱发违法犯罪及感染艾滋病情况严重,青少年零包贩毒形势严峻。贵州省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的治理对策主要分为教育对策和行政对策,其中教育对策主要包括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计会综合治理预防。行政对策主要包括,加大禁毒力度、严格管理外出务工人员;加大行政处罚的力度;完善强制戒毒措施,加强戒毒治疗;加强对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八城市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郑州、沈阳8个城市25岁以下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当前我困整个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体状况基本一致,与本地青少年违法犯罪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流动青少年中侵犯财物类犯罪的比例更高。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就业、权益保护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流动青少年犯罪预防方面,应在综合治理方针的指导下,加强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改善他们的生存发展环境,增强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3):F0002-F0002
近年来,新媒体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同益突出,已经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为从理论、实践、政策、法律等层面有效探讨和研究新媒体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重大课题,推动全社会更加关心、关注新媒体之于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为深入掌握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根本成因和发展趋势,科学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客观规律和主要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与措施,2009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地方团省(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操学诚,  相似文献   

16.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长期以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并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然而青少年犯罪率在整个违法犯罪的比率中却呈不断上升趋势。我们不否认这与青少年的年龄段特点有直接原因,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坚持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实践中确有难点,本文探讨了如何看待难点并采取可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17日,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在广州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法律研究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齐聚羊城,围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路径与对策”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8.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天,来自全国各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第一线的同志们与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汇聚“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共同商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途径与对策,这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域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举措。在此,我向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论坛的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河北省2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2500万,占河北省人口总数的40%左右。青少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能否遵纪守法,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因此,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为党、国家和学界所高度重视。最近,笔者对近十年来河北省青少年违法犯罪历史、现状、特点等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犯罪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现整理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与法》2007,(1):14-16
目前.我市拥有各类学校2107所.在校学生117万余人,其中中小学在校生80余万人.学生总数占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开展好教育系统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于全市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至关重要。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坚持预防和教育并重和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形式多样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依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使广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知法、遵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大大减少.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由于工作出色.2006年我局被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