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陈独秀(1879—1942)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名噪一时的政论家和思想家。作为《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的创办者和主编,他对青年十分关怀,就青年问题撰写了诸多文章。本文旨在阐明和解析他在这方面的论述和思想。一、对吾国青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以说,陈独秀对人的青年时期或青年人可谓讴歌和赞美有加:"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下的历史教科书中,"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经常被混为一谈。作为《新青年》同人团队的灵魂人物,胡适—直反对这种概念混用。在"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之间,胡适更愿意采用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1915年9月15日,由上海群益书社印制、陈独秀主撰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发行。从第二卷第一号开始,这份杂志定名为《新青年》。1918年1月,《新青年》在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等北大同事  相似文献   

3.
正仲夏六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次盛会。可以说,这是一次属于青年人的伟大集会,青春的激情将在这里被点燃,青春的梦想也将从这里被放飞。青年者,国家之魂、民族之基,青年的历史使命从来都与时代潮流紧密相连。"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  相似文献   

4.
朵渔 《同舟共进》2014,(7):20-23
中国现代教育的发轫期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翌年9月,更名为《新青年》。陈独秀为《新青年》写的发刊词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奋斗者何?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视之若仇敌,若洪水猛兽,而不可与为邻,而不为其菌毒所传染也……”《新青年》浸染了整个时代,成了一代青年的启蒙圣经,对整个新文化运动的开启功莫大焉。据周策纵估计:“五四”时期,即1917到1921年间,全国新出的报刊有1000种以上。杜威说,这些报纸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大量的问号”,“在一个信仰既有权威的教条,又是使人感觉满足的国家里,这种提出疑问的热潮,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学术之先锋,思想之活力。《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素来重视青年学者的培养,日前在上海韩湘水博园召开了上海青年新锐座谈会。来自不同科研机构、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20位青年新锐,主要围绕"学者的社会担当"、"当下的学术热点"以及"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定位"三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周智强、《文汇报》资深记者史煦光参加了座谈会,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对青年学者的成长提出中肯建议。  相似文献   

6.
1990年夏季,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亚平宁半岛揭幕,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球迷们为之呐喊、亢奋和懊丧,中国的球迷们也被深深地卷入到绿茵场上的纷争之中,青年"女球迷"数量陡增引起了人们的侧目.一、青年"女球迷"现象种种一些足球运动较为普及的城市,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开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大连、广州、深圳、福州等地,青年"女球迷"们对世界杯大赛表现了异乎寻常的热情.据对上海3家工厂的抽样调查:青年"男球迷"达95%,而青年"女球迷"也达28.6%.在世界杯赛期间,正值沈阳电视台播放香港电视连续剧《情义无价》,不少女青年在两者播放时间矛盾时,竟毅然选择看球赛.一些过去曾与"球迷丈夫"争看  相似文献   

7.
毕耕  马岚 《学习与实践》2015,(3):129-134
在辛亥革命之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把《新青年》作为宣传平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有力促进了中国思想启蒙、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新青年》的启蒙思想一直都认为是民主与科学,但实际上其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探讨青年文化、东西文明、反孔非儒、文学革命、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等多方面。《新青年》以思想启蒙为旨归,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论、批判,宣传启蒙思想及民主、科学的理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启蒙主题,呈现出"多元变奏"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5月31日,团东山区委举行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建团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座谈会,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全区二十多名基层团于和青年代表参加会议,畅谈体会。大家结合实际,踊跃发言,气氛热烈。  相似文献   

9.
张明  韩山 《乡音》2013,(11):26-27
[人物名片]郝崇书,女,1956年生,河北平山人,农民作家,为平山县政协委员,出版有纪实文学《毛泽东在西柏坡的日子里》《七月流火》《共产党之歌》《新中国水电之源》和电视剧本《西柏坡》等。2010年10月,在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门联合举办的"双百"评选活动中,《毛泽东在西柏坡的日子里》入选中国"百部农民作品",她本人入选中国"百位农民作家",并成为河北省唯一当选者。  相似文献   

10.
一定时期内青年的读书趋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年们的文化心态.在迷茫和痛苦中徘徊的青年,总是垂慕诸如《悲剧的诞生》、《存在与虚无》及宗教方面的书籍,然而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青年对此类书籍则往往弃之如草芥.可以讲,青年的读书倾向是其文化心态的晴雨表.那么,当代青年的读书趋向有哪些?青年的文化心态又是如何呢?1991年6月7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对北京、广州、武汉、广东南海县、湖北江陵县等地的青年、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读书趋向调查.8月  相似文献   

11.
事业的成功者,大致上都具有一种光环效应。然而,也正是这一夺目的光环,遮碍了人们的视线,无形中抹去或淡隐了成功者的背后和过去无数艰难坎坷与斑驳伤痕。下肢残疾的我不仅以4部电视文学剧本得以刊发投拍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还以百余篇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走进了残疾人作家的行列。《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等报道了我自学成才的情况,《中国当代文学新人集录》、《中国残疾名人辞典》等亦将我载入其中。在我的《有泪不轻弹——往事纪念册》里,分别记载着河南省青年自学成才"骏马奖"、郑州百名青年精英——身残志坚青  相似文献   

12.
百年来,中国青年的地位作用、时代责任一以贯之。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现在,从繁华忙碌的都市到人迹罕至的边疆,从科研攻关前沿到抗疫斗争一线……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青年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理想同向同行,展现出立大志、担大任的时代自觉。  相似文献   

13.
学术信息     
中国青年研究学会成立大会暨全国第四届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由原订的今年6月延至今年12月上旬在重庆市举行.研讨会的内容除原定的"90年代青年和青年工作展望"外,将重点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讨.与会者正就此内容撰写论文,会后将从提交的论文中择优编辑出版《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文集》(民)《中国青年研究》编辑部和中国青年政治  相似文献   

14.
1921-1925年,Y.D.活跃于《妇女杂志》《妇女评论》和《现代妇女》等重要的妇女问题杂志上,是这一时期中国妇女解放运动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经过考证可知,频繁出现在不同的妇女问题杂志上的Y.D.实为同一作者,即吴觉农。青年时代的吴觉农作为一位非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男性知识分子,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关注、参与和退出,皆与个人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足以成为一代"新青年"参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典型个案。文章试图通过考察吴觉农在婚恋观、妇女职业观、生育观等妇女解放之核心问题上的叙述,触及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在普通知识青年群体中的深入程度和局限。  相似文献   

15.
《浙江人大》2011,(7):28-29
洞头是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全县拥有大小岛屿168个,素称"百岛之县"。县域总面积892.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8万。上世纪70年代,一部《海霞》电影,曾让许多人知道了洞头这个地方,如  相似文献   

16.
正"台湾少数民族的孩子走出来,才能认识到多元文化的美,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同样美。透过这样的联欢之夜,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团结的力量。"8月12日赛德克姑娘张淑珍率台湾少数民族青年在两岸青年"携手·同心"联欢晚会上表演丰年祭特有舞蹈《我们一起来跳舞》后,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17.
有报刊说,"近年,在中国诗坛寂寞的背景下,众多的年轻人把目光投注到了汪国真身上,汪国真的诗如经文一样被年轻人狂热传抄,'汪国真热'象潮水一样涌动." "汪国真的'狂潮'呵,目前在纵深发展地连连出击,好几个出版社正在抢时间出版他的新诗集,他的《诗歌赏析》,他的诗歌录音磁带、贺年卡.好几个刊物,如《中国青年》、《辽宁青年》、《女友》,已辟出专栏,刊登他向人们展露的宽广胸怀和潺潺流水的心声……"汪国真呵,汪国真,你的名字真是当今年轻人心里所涌动的诗泉吗?你那《年轻的潮》、《年轻的思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Z1)
1915年9月,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月刊。次年,易名为《新青年》。《新青年》创办时,北洋政府对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的打压比清朝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统计,从1916年底到1919年五四运动,有29家报纸被封,16位记者或主笔因抨击时政被判刑或枪毙。《新青年》的创办需要勇气和智慧。《新青年》创办第一年,每期仅印一千份,筹办经费困难。但在短短的两年里《,新青年》由于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对封建迷信进行了有力地揭露和批判而轰动一时,发行量达一万五千多份,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青年工作论坛》是山东省团校主办的山东省第一家青年问题学术理论刊物.它的宗旨是:倾听时代的呼声,努力把握青年的脉搏,坚持以改革、探索、创新、求实、社会效益为准则,研究青年和青年工作中普遍关心、急待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呐喊"是《青年工作论坛》的方向.删繁就简,领异标新,提倡争鸣,支持探索,是《青年工作论坛》追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流行语"进入我国青年研究界的视野,始于1991年底.由金大陆教授主持编辑的上海《青年学报》杂志,于当年的"冬季号",推出"流行语与青年文化"专栏,随后连续策划、组织、刊出十几篇关于不同城市青年流行语的研究文章.1993年,这一成果汇集成《南北城市青年流行语》一书,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