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华 《两岸关系》2020,(4):12-14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重大政策主张,强调"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重大政策举措。其中,关于加强、深化、扩大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大陆方面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的诚意。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合作建立在"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这样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使"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的承诺实实在在地落到了实处。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近40年的历程看,大陆经济发展是两岸经济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9,(21)
<正>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6条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更多同等待遇。"26条措施"宗旨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惠台措施"一脉相承,是在对台工作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的又一具体体现。"26条措施"涉及为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2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  相似文献   

5.
崔岩 《两岸关系》2023,(8):16-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9,(21)
<正>11月4日,在2019年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当天,《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公布并施行。新出台的"26条措施"与去年发布施行并引起强烈反响的"31条惠台措施"既一脉相承,又更新更实,是祖国大陆坚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的充分体现。"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今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将继续率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天然纽带。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文同言,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2300万台湾同胞和13亿大陆同胞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彼此容易亲近、交流和沟通。大陆同胞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真诚希望台湾同胞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9,(23)
"两岸一家亲"理念,让大陆改革开放的"红利"惠及到每一位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始终是两岸全体中国人秉持的方针和期待。一段时间来,大陆不断出台一系列惠台措施,大大便利了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和生活,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年来大陆与大陆同胞一起学习、工作和生活,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建立了互信。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相似文献   

9.
回忆从2008年岁末开始。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两岸可以签定综合性经济合作西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这是中共中央向台湾同胞再次释放的善意和诚意,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8,(3):80-80
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博鳌会见了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一行,就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强调,当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性机遇,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大力推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的第一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同胞的主流民意。台湾同胞期待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红利",同时也认识到,应更加珍惜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这是台湾政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重点在于两岸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在于更多台湾青年在大陆生活就业、生根发芽。近年来,两岸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创业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和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21)
正10位两岸各领域大咖,为两岸产业、经济、文化、青年交流建言献智,共同擘画两岸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篇章——想方设法为台胞谋福祉、求便利一直是大陆在做的事情。两岸民间交流,民生议题先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强调,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8,(5):4-9
焦点胡锦涛博鳌会见萧万长 4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了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就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交换了意见。尽管“胡萧会”只进行了20分钟,却并非如媒体此前所料,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相反,代表双方充满善意的尝试,两岸关系已迈入务实的新时代。 会谈中,胡锦涛强调,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萧万长表示,两岸经济密不可分。长期以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一直发挥着稳定两岸关系的正面作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取得进展,得来不易。现在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尽快启动两岸周末包机,并实现大陆居民来台湾旅游。希望能尽快恢复两岸协商,以利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18.
循序渐进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年来到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方面,胡总书记指出,“我们期待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两岸可以为此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这为今后扩大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5日,以"台商聚力长三角、两岸共享新机遇"为主题的台商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活动在上海举行。这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支持台商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发展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早在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就提出了两岸直接通商、通航、通邮.祖国大陆首先单方面开放市场,曾对台湾地区商品进口实行优惠税率,到1995年底,两岸贸易大陆累计逆差达536亿美元.容许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充分显示了祖国大陆为发展两岸经贸关系、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造福两岸人民的决心和诚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