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是一起全国罕见的腐败案件,给沈阳市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正如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同志所指出:“慕绥新等人的所作所为带坏了班子,败坏了风气,给沈阳市的经济建设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沈阳案件被揭露出来后,辽宁省沈阳市的广大党员干部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进行反思。在“慕、马”等反面教员面前,他们想的是怎样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想的是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2.
辽河奔腾,涤荡尘埃. 发生在辽宁省沈阳市的慕绥新、马向东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的一批犯罪分子,为他们的贪婪和罪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沈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和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分别被依法判处死缓、死刑.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马向东2001年12月1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伏法.同时被审判的14名罪犯也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罚.  相似文献   

3.
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中央纪委监察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辽宁和江苏省委、省纪委及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了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市检察院原检察长刘实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慕、马案件涉及领导干部人数之多,违纪违法金额之大,案件情节之复杂,造成的后果之严重,实属罕见。这是一起典型的团伙性腐败案件。慕绥新因受贿金额特别巨大,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马向东因贪污、受贿金额特别巨大,被判处死刑。同时,司法机关对慕、马等案涉及的一批重要案件…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总结、反思沈阳市慕绥新、马向东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深刻教训,进一步统一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认识,增强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共沈阳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王启文,请他回答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慕绥新、马向东等案件警示录》《录像片)该片通过对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沈阳市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有力查处和深刻剖析,揭示了慕绥新、马向东等人违纪违法案件的典型性、严重性及他们走向深渊的原因。从而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吸取教训,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都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御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此片党内限级发行。定价:150.00元。 《党支部书记工作指导》中央及省有关部门的党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联合编撰。这套丛书共由两部分组成,前四册主要是根据中央、省委有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规定和新精神,围绕当前形势下,党支部书记在实  相似文献   

6.
顾威 《党建文汇》2001,(11):34-35
2001年10月10日10时,辽宁省大连市、抚顺市,江苏省南京市等地人民法院分别对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沈阳市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16名贪官进行了审判,慕绥新被羊死型缓期二年执行,马向东被判死型。至此,轰动全国的“慕马案”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7.
慕绥新(沈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 权力对公众而言,既可造福百姓,也可祸害事业。对个人而言,既可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也可腐化堕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腐败问题最近被曝光。据中纪委的通报,其收受贿赂和礼金,“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显然,这“巨大”与“严重”,决非短时间所能形成,也决非“神不知,鬼不觉”。既然如此,为何其能够边腐败边升迁以至于今呢?是慕绥新善于伪装,抑或是其他?  相似文献   

9.
王竹 《党建文汇》2002,(2):30-31
2001年10月10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国关注的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作出一审判决,依法判处慕绥新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记者通过对慕绥新案办案人员的细致采访,了解到一些既让人震惊又让人觉得可悲、可笑的事实,同时,办案人员首次透露了慕绥新没有被判处死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田英 《大特区党风》2002,(5):25-27,24
“8小时以外”监督: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一批腐败官员相继落马,受到党纪、政纪、法纪的严肃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几年查处的案件看,一些党员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发生时间大多在“8小时以外”,空间多是在“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以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原沈阳市长慕绥新、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大大小小的腐败官员无不如此。  相似文献   

11.
摘要诠释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的几则语录,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见识,更有助于我们识别腐败分子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2.
慕绥新:沈阳市委原副书记市长。慕绥新于1993年4月至2000年12月,受贿价值人民币6661.4万佘元的财物,并有人民币269.5万佘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鉴于慕绥新主动坦白司法机关尚未掌  相似文献   

13.
首次公开的慕绥新忏悔录表明,慕绥新在沈阳市任职的4年中,有180余人,其中85%以上是各级各类干部,每逢年节,大事小事,以各种名义给其送钱物多达600余万元。每次。看望”送钱大约在1万元左右,如果从个人收入中支出,对大多数人采说是根本办不到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查处了一大批大贪官: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沈阳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海关原副署长王乐毅、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原光大董事长朱小华、原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慕绥新、马向东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披露之后,众多善良的人们在震惊、愤慨之余,也纷纷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些人论地位够高的了,论权力够大的了,论生活够阔的了,党和国家待他们不薄,为什么还要那样贪得无厌呢?”“他们巧取豪夺,祸国殃民,结果也把自己弄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即便从个人利害考虑,这究竟图个什么?”“命都搭进去了,钱再多有什么用?这些人看起来精明过人,实际上岂非愚蠢透顶吗?”  相似文献   

16.
关于慕绥新《我的罪行与反思》,本刊于2001年第10期以《评慕绥新的“书面检查”》为题,作了初步的剖析。辽宁省委原第一书记郭峰对慕绥新《我的罪行与反思》作了详细批注,进行了深刻剖析。这篇批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总结吸取慕马案件的教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团结与原则     
沈阳市常务副书记崔文信在对慕绥新、马向东违法违纪案的反思中谈到,慕绥新将在鞍山市口碑非常不好的周伟调到沈阳市担任烟草专卖局局长,很多常委有想法,却没人出面制止;群众举报夏任凡,中纪委下令调查,慕绥新从中阻挠,也就没人再坚持;市委常委会上,慕绥新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也没人进行批评。对这些问题,之所以没人坚持原则,提出反对,主要是怕影响关系,影响团结。把没有坚持原则的人说成是维护团结,看上去堂而皇之,细品起来,却全不是这回事儿。他们怕影响的团结,究竟是什么样的团结?是怕影响沈阳市稳定发展的大局,为维…  相似文献   

18.
悲剧人生     
没有人会拿痛苦作为人生的代价来迎接自己凄凉的晚年,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走到那一步才看得清楚。多行不义必自毙,从自然规律来说,这是天意;从个人来说,这是人为的,因为命运总是由自己把握的,怨不得别人。尽管这个道理并不深刻,却是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走进铁窗才琢磨透的。走上仕途的慕绥新踌躇满志慕绥新的父母早年参加革命,一直跟着革命队伍南北转战。当全家随着革命队伍北上,来到长春安居下来时,慕绥新已经9岁了,他和妹妹一起上了学。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世事如白云苍狗,…  相似文献   

19.
慕绥新、马向东那一彪人马把沈阳弄得不成样子,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了.在2001年7月沈阳市第十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班子后,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明确提出,沈阳市的新领导不要像慕绥新那样成为"党内个体户".  相似文献   

20.
大凡贪官东窗事发,身陷囹圄之时,都表示忏悔。其忏悔词往往也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放松思想改造”之类的套话。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昔日这个峨大冠、坐高堂、不可一世的高官,在成为阶下囚后,在其“书面检查”中虽然也毫不例外地讲了许多类似的套话,但其中也有“实话实说”,令人深思。 慕绥新自己讲:自1994年担任辽宁省建设厅厅长起,至2000年12月辞去沈阳市市长止,尤其是在沈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