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目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主要存在四种消极作为现象:失职不作为,违规乱作为,茫然不知为。作为不到位。公安执法消极作为的原因既有作为人执法思想不端、执法素能不高的主观因素,也有执法监督不力、执法环境不佳的客观因素。公安机关要把党的方略、历史任务和先进理念体现在权力运行上。树立人民警察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进一步解决公安执法消极作为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安边防执法规范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执法主体的执法理念。当前,公安边防警察在执法理念上存在着角色定位不准、角色转换偏差、执法的标准化与正规化不高、执法效果追求不明确等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应的对策,明确执法理念在公安边防执法实践中的重要性,对促进公安边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影响公安执法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包括主客观两方面。在公安执法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保障人权理念、执法为民理念、公正执法理念、权力制约理念。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以来,面对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执法环境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公安部党委在深刻分析、准确判断、科学把握维护稳定工作面临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作为一种执法理念,理性、平和、文明、规范体现了公安执法活动追求的高境界,揭示了公安执法工作发展的新方向.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凝聚着公安部党委对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如何提高执法效果的深度思考,体现了对当前执法环境深刻变化的准确把握和对新形势新挑战的积极回应,是指导公安执法工作全面、健康、深入发展的一项创新性、科学性理念.  相似文献   

5.
公安行政执法对象的人权在执法实践中常常受到侵犯。公安行政执法过程中对人权的侵犯主要表现在滥用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和滥用公安行政处罚两个方面。公安行政执法过程中侵犯人权的主要原因是公安行政强制措施方面的立法不规范、执法主体的人权观念淡漠和执法主体素质偏低。防范公安行政执法对人权侵犯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立法质量,树立法治理念和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出发,公安机关要在公安执法中更新执法理念,强化群众观念、人权意识,推行人性化执法。在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中也要凸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实现执法为民。  相似文献   

7.
公安执法力求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分析公安执法实践中“三个效果”不一致的种种成因,要正确理解在执法中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三个至上”的理念,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理性、文明的执法方式,提高正确处理法律和政策的关系的水平,不断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素养和执法水平,从而实现公安执法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给公安机关的执法理念、侦查办案模式、运用法律水平、履职能力、执法体制带来巨大的挑战。公安经侦部门作为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执法部门,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公安经侦部门及其民警应理性对待刑诉法修改,正视面临的问题,主动更新执法理念、转变传统侦查模式、完善执法制度、增强执法保障、提高执法办案能力,积极应对挑战,更好地打击犯罪,服务经济建设,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9.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进程中离不开公安法制部门的检查、监督、指导。当前新疆的公安法制工作中尚存在重视不足、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准确和制度监督落实不到位以及多部门监督交叉未成合力等问题。改进公安法制工作,必须以规范化建设目标为要求,转变执法理念,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打造高素质执法队伍,优化公安法制工作环境,完善执法监督考核制度,切实发挥公安法制部门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公安执法公信力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视角,阐释了提高公安执法公信力,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体现和依法治国方略的保证,同坚持公平正义、执法为民、人权保障等紧密联系。而执法不公正、人权保障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非警务活动过多、民警执法素质偏低等,则是当前减损公安执法公信力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并论述了完善此命题的对策措施,诸如提高公安民警执法素质、追求公平正义价值、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规范执法程序公正和支持民警依法反暴制暴的执法行为等。  相似文献   

11.
There has been a debate about whether the Punishing Payment to Damage should be put into the Civil Law Code of China in the future, for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unishing Payment to Damage conflicts to the Compensation Principles. From the angle of origin of the Compensation Principles, this paper demonstrate that it should be restricted in the field of private law. Thus we should break the monopoly of public law to punishment, and reserve the space to it in the field of private law. 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the Punishing Payment to Damage, the civi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full of diversity and manifold, and the happen of damage could be decreased. Putting the Punishing Payment to Damage into the Civil Law Code of China in the future is not only legitimate but also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2.
道德和法律在目的、功能、构成要素、物质文化基础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而在人性假设、演变和发展、调整对象、适用范围、规范的特性、属性、表现形式、实施方式、运作程序、成本耗费以及作用效果等方面又体现各自的个性.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确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和区别,并界分各自的适用范围,让二者保持适当的距离;另一方面,我们更应看到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功能上共生互补互促的紧密联系,从而取长补短,使他们调整社会关系的整体功能实现最大化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根源于法本身的特性,制定法具有不可排除的种种局限性特征,然而以实现正义和公正为目的的法律,在被实施过程中必须弥补和矫正这种局限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司法途径来矫正法的局限性,不仅是正当的,也是合理的;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对法律的解释、对法的发展和对法的局限性的矫正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但是法官解释法律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为了更好的发挥司法对法的局限性的矫正功能,必须完善法官解释法律的体制和技术问题,而最重要的是解决法官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平衡保护私人自治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两个基本点的考虑,公私法划分标准采用"规范性质区别说".按照这种观点,民法中的任意性规范都是私法,强行性规范都是公法.这是以规范为单位对民法属性进行的考察.民法既有私法性的规范和制度,也有公法性的规范和制度,既调整私法关系,也调整公法关系,所以,民法是公私混合法.  相似文献   

15.
法律卫士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从检察官制的起源论证检察官作为法律卫士的合理性:其次,将检察机关定位为司法官署,从身份上保障检察官独立行使检察权;再次,在体制上,通过塑造检察官的法定义务和客观义务来保障其法律卫士地位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任何法律部门的形成,都需要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经济法部门也不例外,它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在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的协同作用下形成的。主流经济法学说的确立构成了经济法部门形成的主观条件。经济法部门的形成亦符合法和法学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自身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商法的体例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法的体例与体系是目前我国商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学者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根据我国商法体例与体系的历史与现实,我国应建立一个与民法相协调,以商法通则或商业登记法为龙头,以商事单行法为主体,具有部门法地位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商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渊源 ,社会思维 ,文化传统 ,人民意识等多方面 ,中韩两国存在着极其相似之处。由此 ,两国在腐败问题的背景和困惑等方面也惊人的类似 ,但从处理方式和效果上来看 ,我国与韩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们试图通过分析比较两国在反腐败工作中的法律制度的设立 ,从而找到我国制度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 ,吸取经验教训 ,建立适合中国自己的反腐败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军事法学界对于战争和武装冲突法律制度有国际战争法、武装冲突法、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等称谓。笔者认为武装冲突法继承了国际战争法的大部分内容,是后者的现代表述。而国际人道法是武装冲突法中关于人道主义保护的内容,为其所包含。国际人权法与武装冲突法中的人道主义保护内容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在同一种精神和价值下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用武装冲突法表述上述法律体系最为恰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法与道德的一般联系为线索 ,深入总结了影响中国古代法律的内容、形式、特点等 ,并紧紧围绕道德是法律目标与法律是道德手段两个命题展开论述 ,对其危害法治建设的消极性进行了分析 ,以期从历史中吸取某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