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代名将张经武,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人,1906年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历任红军党校政治营营长、军事教导团团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参谋长等职.长征胜利后,先后担任山东纵队司令员、晋绥军区参谋长、晋绥野战军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西藏军区第一政委、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张经武遭到迫害,1971年含冤去世.张经武的一生出生入死,战功赫赫,闻名遐迩.然而,他的婚姻、家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
张经武让衔     
张经武让衔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实行军衔制,中央军委总干部部根据张经武的资历和功绩,提名授予他上将军衔,并委托当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同志找张经武征求意见。此时,张经武已受命担任中央驻西藏全权代表、中共西藏工委第一书记。贺龙对张经武说:"中...  相似文献   

3.
一代功臣、宽厚仁慈的张经武将军遭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面对野心家、阴谋家的无耻行径,张经武毫不退让。他挺直脊梁,宁折不弯,最后以死抗争,绝食而亡。可谓惊天动地,感人至深!历史是公正的。张经武倒下的是躯体,不朽的是灵魂。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他,是一位宁折不弯的将军。▲张经武与翻身农奴在一起张经武这个名字,对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了。但五六十年代,他曾经显赫一时,做过“封疆大吏”——中央政府驻西藏代表,后来又任共和国主席办公室主任。只要先看看下面这份张经武亲笔写的简历就可以知道他当初是怎样…  相似文献   

4.
一代名将张经武出生入死,战功赫赫、闻名遐迩。然而,他的婚姻、家事却鲜为人知。一元钱婚礼1938年9月,张经武受中共中央委派,赴山东组建八路军山东纵队,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1月底到达山东沂水县。12月初的一天,中共山东省委在省委所在地沂水王庄召开妇女工作会议。从山东抗日根据地各县来的妇女部长相聚一堂,郭洪涛、张经武作为中共山东分局领导,和山东省委书记黎玉一起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进行之中,张经武目光被一位年轻的妇女部长吸引住了。她脸庞清秀,穿着朴素,一头齐耳短发,显得格外精神。她发言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她汇…  相似文献   

5.
正张经武,开国中将,湖南株洲炎陵县(原酃县)人,1906年7月出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参加长征……1938年10月,张经武奉毛泽东和党中央命令到山东创建八路军山东纵队,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受命奔赴山东开创抗日根据地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山东各级组织成功领导了十几起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十几支抗日武装。但这些抗日武装都面临着军政干部缺乏、武器装备落后、战斗经验不足、兵员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良驹 《广东党史》2007,(6):35-38
1951年时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的张经武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驻西藏代表、中共西藏工委书记、西藏军区第一政委。从此,张经武在世界屋脊整整战斗了15个春秋。张经武领受中央任务到亚东动员达赖回西藏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派李维汉为全权首席代表,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为代表,在北京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进行谈  相似文献   

7.
张经武     
张经武王锡堂张经武,又名张仁山,1906年7月15日出生于酃县沔渡乡下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考入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因为家境贫寒,仅读了一期就辍学回家种田、学裁缝,整整两年。1922年上期,张经武在本族祠堂的资助下,重返三师续读。在"三师"他结...  相似文献   

8.
1951年5月至1965年9月,张经武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中共西藏工委书记,在“世界屋脊”战斗了14个春秋。他忠实执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西藏工作的指示,正确贯彻党的统战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为全面实施《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巩固祖国统一,增强藏汉民族团结和西藏民族内部团结,彻底解放西藏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力劝达赖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刚刚在《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上签完字,毛泽东就在中南海丰泽园约见张经武,面授进藏事宜。毛泽东再三叮嘱张经武说:“经武同志,…  相似文献   

9.
张观怀 《湘潮》2012,(7):23-24
1995年12月1日,一辆小车驶进了株洲市炎陵县委招待所。从车上下来几位军人,其中一位高高的个儿,两鬓斑白,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在前面。他身板硬朗,眉宇间既有几分威严,又有几分慈祥,特别是那一口炎陵县的“本地话”叫人倍感亲切。他是谁?他就是时任成都军区副政委张少松中将。这次他是专门回到生养自己的故乡炎陵县看望父老乡亲的。  相似文献   

10.
历史常常出现一些巧合。1951年,湖南酃县人、革命老战士张经武,肩负党的重托进驻西藏,战斗了15个春秋,在世界屋脊留下了他深沉的足迹。20年后的1985年,被任命为西藏军区政委的张少松,也是湖南酃县人。他并不是张经武的本家,但是前辈未竟之业的忠实继承人。他踏着前辈的足迹,效法前辈的风操,在“世界屋脊”上谱写着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1951年6月,张经武受命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他从不远万里经香港、新加坡、印度转赴西藏亚东时起,与西藏结下了15年不解之缘。本文叙述的是他在西藏的几段故事。布施贫民到了拉萨,西藏地方政府把张经武安排在市内一个贵族多余的房子里。这房子比较狭小,四周紧邻民房,噶厦(西藏地方政府)也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张经武生活艰苦朴素,也比较豁达大度,对眼前的一切都不放在心上,刚住下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西藏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农奴们均信仰佛教,寺庙繁多。宗教是政治的支柱,寺庙直接影响着政治。所以,张…  相似文献   

12.
张治宇  李向阳 《湘潮》2006,(3):56-56
孙毅,人称“孙胡子”,是解放军中鲜见的蓄须的高级将领。2003年7月5日,孙毅走完他100年的人生旅程。这位历经战火的“军中不老松”、“全国健康老人”一生留下了许多轶事。“四条腿”与“两条腿”1934年秋,中央苏区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战略转移前夕,从军委总部开完会回到师部的张经武师长,立即找来师参谋长孙毅,向他传达总部会议精神。随后,他面带难色地说:“老孙呀,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说这话时,张经武表现出一副局促不安、但又有话不得不说的神态。孙毅看到师长有难言之隐,急不可待地说:“有什么事,你快说吧!”“你听了,千万别生…  相似文献   

13.
周燕 《湘潮》2013,(4):21-23
张经武既是解放军中能征善战的传奇将军,又是中共统战史上的传奇英雄。1936年,在民族危亡的重要时刻,他出任毛泽东的特使,去华北抗日前哨执行极为艰巨的统战任务,为中华民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4.
张经武,湖南酃县人,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西南军区副参谋长、西藏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6年初夏,“文化大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起来。刚从西藏回到北京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不到一年的张经武对当时的情况不太了解,对于中央统战部出  相似文献   

15.
周燕 《湘潮》2006,(11):20-24
1951年夏天,尚未掸去一身征尘的张经武将军,肩负着共和国特命“钦差”的神圣使命,取道印度,跨越喜玛拉雅山脉,孤胆进入西藏这片几乎全无汉人的祖国民族区域。他在西藏担任党、政最高领导职务长达15个年头。在这期间,西藏完成了从封建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跨越。  相似文献   

16.
1951年春,张经武刚刚就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兼人民武装部部长不久,一件与其职务几乎毫无联系的大事落到了他的肩上:毛泽东要他同李维汉、张国华、孙志远充任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凯墨·索安旺堆、土登旦达、土登列门、桑顿·登增顿珠进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李维汉是中央人民政府的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是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  相似文献   

17.
简人卫 《新湘评论》2010,(19):46-47
兰才干,男,1956年6月生,1984年7月入党,1989年3月起任炎陵县中村乡梅岗村党支部书记。他癌症晚期、全胃切除,却依然坚守岗位,带领群众致富。2007年,他作为全省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参加了省委常委会议,并在会上作“村官不是官,责任重如山”的发言,时任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给予了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8.
1951年5月23日,《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张经武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担负实施《协议》,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的伟大重任。8月8日,张经武辗转香港、印度、东亚,抵达拉萨。10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宣布西藏和平解放。就在这个时候,西藏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与帝国主义勾结,制造了一场妄图把西藏从祖国的大家庭分裂出去的武装骚乱。西藏处于——  相似文献   

19.
1951年5月至1965年9月,张经武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中共西藏工委书记,在"世界屋脊"战斗了14个春秋.他忠实执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西藏工作的指示,正确贯彻党的统战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为全面实施<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巩固祖国统一,增强藏汉民族团结和西藏民族内部团结,彻底解放西藏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21,(6):37-37
生前系湖南省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2019年11月因公殉职时年56岁。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根基层一线勇挑工作重担,九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政坚主战场,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增收。破解民生难题、提升幸福指数。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脱贫攻坚事业鞠躬尽療,带领炎陵县成为湖南省第-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面貌,用工作实绩践行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苦千实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